第一百二十八章 细水长流和一蹴而就(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必了。”

    我自己能行。

    他拿过液压钳,来到其中一个集装箱跟前。

    从货场主那里得到的消息,这个集装箱是从华夏发过来的。

    因为发货人不详,收货人也没留具体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只有一个名字。

    到现在已经超过三个月没人领取,所以被卖掉了。

    朱羽钳开集装箱,入眼的是几个大纸箱子,里面是比较笨重的书、盒装的小电器,再往里,几个大行李箱撂在一起。

    纸箱子里的面的书,有些是孤本,天眼扫过,几十年前几百年前的都有,说是文物都没问题。

    行李箱子里面,泡沫塑料里包裹着一个个小物件——这些小物件,至少都是在一百年以前!

    有瓷器,比如笔洗、笔筒、小杯;有铜器,比如香炉、佛像、烛台;有银器,比如元宝、长命锁;还有金器,比如簪子、小元宝、大花金钱;还有玉器,比如如意、玉佩、小玉碗等等。

    零零总总,差不多有上百件,看年份,从百多年前到千年前的都有。

    集装箱的最后面,摆放着一个粗布裹起来的保险柜。

    朱羽走过去细细看了一遍,打消了请锁匠过来看保险柜的想法。

    这个老式的保险柜里面内侧贴着原始打开的密码顺序。

    朱羽试着顺转三、逆转五再顺转六的顺序过了一遍。

    门开了。

    上层两个抽屉。打开后,里面是一根根金条,和一沓沓的美元。

    光这些东西,总价值超过百万。

    下层是一个布包,里面是一个楠木盒子,打开盒子,用锦缎包裹的,是一个凉席。

    寻常人可能会觉得奇怪,怎么会有人把凉席放在这个里面?

    朱羽天眼已经看到,这凉席是古董,至少有三百年的历史。

    更重要的,这凉席,是象牙的!

    前天朱羽通过天眼看到这玩意儿后,回去就搜索了一下。

    搜索的结果把他吓了一跳!

    如果说唐刀存世还有十几把的话,目前象牙凉席,世上仅存三件。

    象牙席的历史非常悠久,在《西京杂记》中有汉武帝“以象牙簟赐李夫人”的记载,象牙簟就是象牙席。

    用象牙丝编织的席,纹理细密均匀,席面平整光滑,柔软舒适,收卷自如,夏天铺垫时较草席、竹席更为凉爽宜人,是当时的重要贡品。

    在席地而坐习俗流行的年代里,汉武帝把珍贵的象牙席赐给他心爱的妃子,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魏书·韩务传》:“韩务除郅州刺史,献七宝床象牙席。”《格致镜原》记载:“车永为广州刺史,其子役使多工作象牙簟者,土人患之”。说明象牙席自汉代以来时有制作。

    目前存世的三张象牙凉席是制作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1723-1735年),是广东地方官员进献朝廷的贡品,具体制作方法早已失传。据老技师介绍,这种制品只能在南方制作,因为北方气候比较干燥,象牙在噼削成片时容易断裂,更不可能编织成席。

    除此之外,当时很可能配制出了一种特殊的药水,用来浸泡象牙,以便使其软化,然后再噼成薄片编织。总之工艺相当复杂,造价非常昂贵,所以一直以俭朴自居的雍正皇帝曾下旨不要再做。

    朱羽打开楠木盒子,取出凉席仔细观看。

    这象牙席,长两米多,宽一米多,由许多宽不足半厘米的象牙薄片织成。织纹呈“人”字形,席的四周又以染成黑色的象牙片织出3道花边,和网上查到的资料一样。

    说明,这就是当初贡到皇宫里那五张象牙凉席中的一张!

    只是它怎么会在这里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