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战争来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已经到了永兴十八年的三月。

    永兴是当今龙皇陛下登基后的年号,龙战野正是十八年前登基称帝。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一句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说的就是在同样的季节里,不同的地域之间气候是有很大差异的。在这个季节里,京城的人们已经跟亲朋好友一起出来踏青了;大应王朝最南面的临海城的百姓们或许正在穿着大裤衩子和背心在出海打渔;而定远城里的人们还在穿着棉衣棉裤,地上的积雪还没有化尽,但是已经能够出行了。

    聚集在定远城过冬的商人们开始备货、招募向导,准备出发。定远军上上下下也开始紧张起来,因为有消息证明,今年极有可能会爆发战争,也许不久之后就能在连苍山前线的关墙上看到大罗的侦察骑兵。

    这期间,西北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经过龙皇陛下同意,朝廷在西北六府设立了总督一职,上任西北总督的是督查院右都御史杨林。

    右都御史本来就是正二品的官职,总督也正好是正二品,但总督的权力肯定要比右都御史大,因为右都御史只不过是都察院的二把手,上面还有个左都御史管着。

    总督可是管着好几个府的行政工作,就算是西北偏僻之地,那也比在都察院当个二把手油水大得多,而且杨林上任西北总督之后,并未卸任都察院右都御史的职务。

    都察院能监察所有人员,包括文官、武将和皇室成员,所以杨林这个西北总督不但能将西北六府的知府、守备、同知、通判、知县等地方官员压得死死的,还能过问、监督西北的军务。

    最关键的是,杨林跟李家的关系并不好,他虽然表面上跟康家也没有什么深厚的交情,但杨林跟国子监的大祭酒韩荣关系很好,因为他们是同科进士,又都是清流一党。

    李安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是有些人又给定远军头上加了一道金箍呀。

    总督一职,顾名思义就是总理、监督某个地区所有的工作,既包括行政、经济工作,也包括军事工作。只不过在边境地区有专职的军事长官,比如朝廷在边境设立了镇西将军、镇北将军等,而且一般都是由世袭的公侯担任。

    这样的地方一般是不设总督的,因为一个二品的总督在手握兵权的公侯面前也跟一个孙子差不多,话都不敢多说,那还设置总督有什么意义?

    如果是在内地或者没有世袭公侯镇守的地方当总督那就厉害了,民政、军政都能管,简直就是一方土皇帝。

    现在镇西将军李宁阵亡,定国公李成又身在京城,西北边境已经没有了世袭的公侯镇守,但按照龙皇陛下的旨意,暂时由安西将军康夏主持西北防务,因此这个西北总督也是不插手军事的。

    康冬等人处心积虑地派杨林到西北任总督,其实是想消除定国公府对西北地方官府的影响。

    定远军有十万余人,后勤补给除了朝廷拨付之外,就需要西北六府的产出来支持,而且很多物资主要靠西北六府的支持,因为西北离朝廷太远了,很多物资运输起来损耗太大。

    可以说定远城是前线,西北六府就是定远军的后方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