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忽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凡是了解一点儿康熙朝的历史,没有人会不知道康熙朝出了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太子胤仍。

    康熙亲手抚养大了元后赫舍里氏的幼子胤仍,在其三岁时便将其立为太子。后来太子品行不端,康熙又正值壮年,和逐渐长成的太子之间的矛盾愈发激化,逐渐以不可挽回之势滑向深渊。

    更有其它长成的皇子对太子储位虎视眈眈,其中以近乎获得满朝文武举荐的八皇子胤福为首。而皇太子胤初做了四十余年太子,经历了两废两立,最终圈禁致死。

    无论前朝的权势争斗如何波谲云诡,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人会质疑康熙对于太子的感情。胤初是康熙亲手养大的孩子,比起康熙数不清的其他子嗣,更是多了一层隔不断的养育之情。

    即使太子在康熙晚期性格暴虐,犯下诸多大错,康熙仍然在一废之后复立太子。或许那是因为一些政治原因的考量,但齐东珠却觉得,那何尝不是一个皇帝最后的慈父之情。

    可如今,康熙却说太子会成为第一批接种牛痘的孩子,这如何能不让齐东珠惊诧万分?齐东珠虽然因为后世经验,对种痘之法万分自信,可是她也能想象得到,对于消息闭塞,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来说,这是一项全新的理念和实施。

    康熙敢以帝国最为珍贵的皇太子身先士卒,想必是下定决心,为天下百姓做个表率,极力推广这种痘之法了。

    齐东珠看着康熙坚定有力的凤目,头一回儿升起几分探究,认真看了看康熙的面容。他其实比起东珠想象中要年轻,一双凤目幽深,其中时不时闪过敏锐的眸光。他还没有蓄须,按照满人的规矩,壮年男子过了四十才会蓄须。此刻的康熙面容光滑,棱角分明,一双剑眉如点漆,鼻梁如峰,生了一副极为吸引人的样貌。

    单看这张脸,其实并不如何威严,只是一个小麦肤色、面容俊朗的青年人的样貌,可若是被他那双幽深的黑眸锁住,便会无端升起一股被猛兽盯上的紧张感,即便是齐东珠这样在现代社会混迹久了,毫无生存意识的粗神经,也会感到后颈的寒毛有些起立。

    而齐东珠把这归于康熙那过分高大的身材造成的压迫感作崇。

    齐东珠的视线停留的久,过分明目张胆,甚至是大逆不道了。康熙寡淡的视线扫过来,才让齐东珠复又垂下了眸子装鹌鹑。可是她对于康熙让皇太子种痘的决定无从置喙,其他太医可是觉得皇上这做法儿过于离经叛

    道了,当即便有太医下跪,呼喊道:

    “皇上三思!皇太子贵为一国储君,怎可率先种痘?若是平民百姓,朝臣宗室家的子嗣都种过牛痘,方才能以此法亵渎皇太子贵体。"

    “请皇上三思!”?

    …·

    齐东珠悄悄抬头觑了一眼康熙的脸色,见他双眸露出不耐烦的神色,连忙将眼眸垂下了。她所察不错,康熙虽然算不上什么朝纲独断,但作为年少登基的少年天子,他掌权时日也不短,早就没什么跟人争论自己决断的心思。更何况明清实乃中央集权的巅峰时期,特别是大清的皇帝,那是万万人的主子,对中央和地方的掌控力都和汉唐时期不可同日而语。

    康熙做了决断,便没有旁人置喙的余地。他的脸色冷了下来,只开口道:

    “朕意已决。储君年岁正佳,适合种植牛痘,况且此法推行到南方,还需消耗大量官府之力,皇家为万民作表率,当使万民更信这防疫之法。"

    曹寅等御前侍卫都是勋贵子弟出身,与康熙较为熟悉,听闻此言,便知康熙心意已决,纷纷下跪说道:

    “皇上圣明!”?

    齐东珠左看看右看看,见大家都跪在地上,便也不情不愿地软了双膝,只求与大家同步,不当显眼包。但她的不情不愿有点儿太过明显,被康熙盯了个正着,心下冷哼不止,却还是道:

    "纳兰东珠进谏有功,虽没有一官半职在身,却献此良策,当受重赏。赐三品诰命,银千两,金百两,锦缎狐裘不一。纳兰东珠,你可接赏?”

    康熙知道这个小奶母对赏赐并不是很上心,却故意出言询问,实为挤兑。果不其然,齐东珠根本不知道三品诰命是个什么东西,却被突如其来的泼天富贵砸个正着,当即有些乱了手脚,结结巴巴地说:

    "谢,谢…"

    "谢主隆恩!!快说谢主隆恩!"她脑子里的系统疯狂尖叫,就怕齐东珠这个半文盲张口就是一句“谢谢皇帝”。

    “谢主隆恩。

    齐东珠鹦鹉学舌,说完赶紧叩首,掩盖住她挤眉弄眼的尴尬表情。

    康熙看她这样,心中冷嗤,却不知他自个儿面儿上都情不自禁带上了一点儿戏谑的神色,被曹寅等人看在眼里。

    康熙压了压唇

    角,也终于是当着这些太医的面儿,压下了对齐东珠进一步的挤兑,公事公办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