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明古国11(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阿拉伯帝国,建国于632年,亡国于1258年,华夏史书称之为大食,西方史籍称之为萨拉森帝国,是一个强大的横跨亚欧非三大陆的帝国】

    天幕按照老规矩,首先放出地图。

    强大的,跨越三个大陆的帝国。

    【阿拉伯帝国建国后,对外进行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扩张运动,建立了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庞大帝国,鼎盛时期领土达到1339万平方公里,是人类历史上领土东西跨度最长的帝国之一,仅次于蒙古帝国】

    帝王们集体吸了一口冷气。

    1339万平方公里!

    这一个明确的数据,让帝王们心里野心之火熊熊燃烧。

    【我们来对比一下,阿拉伯与同时期华夏国家的疆域面积】

    【大唐之所以被带一个大字,唐朝领土疆域最大时期达到1237万平方公里,至于宋朝,嗯,大家快速闪一眼】

    荆咕把地图缩小,在阿拉伯帝国的东边,先放出大唐巅峰时期的地图,然后是北宋,南宋。

    前两个一个比一个大,后两个一个比一个小,对比相当的惨烈。

    李世民先是骄傲。

    这么大的疆域,有他和他李家子孙一半功劳!

    但是再一看还比阿拉伯差一点,有些不满。

    “我大唐怎么能比大食差,我大唐还可以再大点!”

    贞观群臣齐齐点头:“没错!”

    满朝文武,尤其是将军,没灭过一两个国都不好意思站在这里。

    打天下怕什么,他们还可以继续打!

    此时的贞观群臣还不知道,大唐最大的问题不是不能打,是疆域太大人口太少,导致政令不通不好治理,后来周边的领土逐渐失去控制。

    另一篇天空下,与喜气洋洋的大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宋。

    赵匡胤悲伤捂脸:这样的对比,比前面直接骂人和放视频还要羞辱人。

    悲伤的不仅仅是君王,大臣,百姓,齐齐郁闷。

    “啐,文臣软骨头不敢打,被蛮夷越欺负越小,太丢人了!”

    “还好有天幕在,提醒我们了以后可不能一直龟缩。”

    “他们不敢打我敢,明天我就从军去!”

    民间百姓气愤地议论纷纷。

    他们不敢骂皇帝,可是骂骂大臣还是肆无忌惮的。

    不止是赵匡胤出宫在民间酒楼上微服私访,不少文臣也在酒楼包厢里看天幕,看到这对比,跟友人一起骂骂咧咧。

    “我大宋如此富庶,还以为今天要被天幕夸,没想到……呸,这国土真是丢人!”

    “后世子孙无能!竟然丢了半壁江山,气煞老夫!”

    “日后定不能让那什么赵佶赵桓登基!”

    ……

    今天,是大宋的悲伤日。

    【在华夏历史上,除了两个擅长开疆辟土的游牧民族政权,汉人建立的大一统政权里,大唐的疆域是我国最大的疆域面积,现在也没能达到】

    刘彻一甩大袖:“哼,既然说了是汉人,用大汉作为一个民族的名字,朕的大汉,怎么可能打不下这么大的疆域。”

    不光他不服,朝堂之上的武将各个摩拳擦掌,憋着一口气想要开疆拓土,青史留名。

    桑弘羊不得不提醒,只四个字就让刘彻清醒了:“陛下,没钱。”

    刘彻:“……”

    真是残酷的现实。

    “这期不是讲富庶国家吗,多听多记,朕就不信大汉学不了。”

    桑弘羊默默点头。

    陛下不说他也会好好听的。

    【华夏是建立在农耕文明之上的国家,以土地为依托,造就了华夏文明保守、平和、中庸、注重穿成、万事求稳的特点】

    【地中海、印度洋沿岸诸国,比如希腊、阿拉伯等,受到地理环境限制,并不适合发展农业过自给自足的生活】

    【所以他们必须向海洋发展,通过不断改进航海工具,提升航海技术才能从大海中收获更多】

    【海洋文明的特点,就是开放,创新,扩张】

    【阿拉伯地形特殊,一半是沙漠地区,一半是滨海山区。二元背景也决定了他的文明是二元分裂状态,分为游牧人和定居者】

    “游牧文明,是匈奴那种吗?”心心念念打匈奴的刘彻脑子转的很快,“定居文明是我们华夏的农耕文明?”

    “地理环境还会影响文化,匈奴人总是劫掠大汉,是不是匈奴人不是不想种地,是种不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