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章 四大发明与工业革命2(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秦朝时期,朝廷的工匠刚刚因为天幕在奥运会时的造纸流程研究出比较简单粗糙的麻纸。

    民间,造纸成功者还在少数。

    天幕一下子放出后世各种各样的纸,大秦人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民间百姓开始商量:“原来各种植物都可以做纸,咱家附近的野草野树也可以试试。”

    这一次天幕上放得造纸过程格外清楚,还有材料相当丰富,各种各样植物似乎都可以一样,让原本没信心造纸的普通人家也开始心动了。

    “有毒的草都可以做纸呢,也不拘什么好不好,哪种草多就用哪种。”

    “没错,就算不能写字,放家里糊窗户也可以。”

    “还可以做灯笼!有这一层纸灯笼,以后也不怕被风吹熄了烛火。”

    “做那什么纸人纸马捎给祖宗也好。”

    不同人有不同的想法,但是共同点,是都看到了纸张的好处,可以使用的地方太多了。

    恰好一阵风吹来,吹得户外衣衫单薄的老人一个哆嗦,裹紧了身上单薄的衣衫:“不知道可不可以做衣服,不是说做纸跟做布料差不多吗?”

    恰好,天幕还真说到了这个。

    【因为造纸的起源与缫丝纺布工序有关,聪明的古人就想到了用纸来制造衣服。】

    【这一试,还真得很不错。】

    【相传,用纸制衣服起源于南北朝。但是相关史料记载不多。

    有关纸衣、纸衾,也就是纸被子,在宋朝最为普遍,不少文献资料里都有记载,多以褚树做褚衣、褚被。】

    北宋时期,苏轼住在简陋的房屋里,数着铜钱,把已有的铜钱分为每天使用的分量,一份份挂在屋檐下,每天取一串使用。

    天气渐渐转凉,苏轼想着该去置办一些冬日的衣衫被褥。

    苏轼掂量一下手里的铜钱,买丝绵皮毛都不够,他自然也没想,只是想买一床新的纸被子。

    家里去年的纸被已经旧的起毛快破了,也没以前那么保暖,还有点漏风,该去买一床新的纸被子。

    走到街上的商铺里,苏轼打量着一份又一份纸被子,询问起价格来,每问一次眉头皱的加深一次。

    新的纸被还是很贵啊。

    苏轼摇了摇头,转身打算再将就一下,商铺的老板认识苏轼,对这位清廉的官员很有好感,主动攀谈:“您若是看上哪一份,我可以便宜卖给您。”

    “不用不用。”苏轼连声拒绝,看着这个并不大的铺子诚恳道,“你也是要养家糊口的,便宜卖给我,你又拿什么钱养家里老小。”

    商铺老板想起自己一大家子,那么多娃娃等着他挣钱买米粮,家里老人每逢冬日要花大笔医药费,只能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这年头,谁都不容易。

    但是看苏轼的为难,商铺老板也看不下去,让妻子在招待其他客人,自己拉着苏轼走到一边:“您若是有时间,不如听我的法子,

    或许可以自制一床纸被。”

    苏轼眼前一亮:“我倒是有(),

    ?()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不保暖。”

    “那更简单了,我教您一个法子可以补纸被。”商铺老板细心教导起来,过程说得极为详细。

    “纸被若是旧得起毛了,或者将破未破,可以用黄蜀葵梗五七根,捶碎之后,用水浸泡,然后搅和成均匀的涎水,刷在快要破的地方,等干了之后就像新的一样。若是没有蜀葵梗,用木槿针叶捣水刷之也可以。”

    “听起来不难,我回去试试,多谢!”苏轼高兴地与商铺老板告别,回家就开始尝试起来。

    .

    南宋朝,洪迈拉起妻子的手,感受着对方冰凉的手心,十分怜惜:“都怪为夫没有本事,不能给家里挣太多米粮布帛,才连累你跟我一起隆冬披纸裘。”

    妻子反过来安慰他:“不错了,有纸裘已经比别人家好太多,多少人家里纸衣都置办不起。”

    陆游表示:你说得对!

    同样是南宋,诗人陆游听到天幕提起纸被子,看向自己简陋卧室床上崭新的纸被子。

    站在书桌边,陆游想起友人的慷慨,提笔写下《谢朱元晦寄纸被》:“纸被围身度雪天,白于狐腋软如绵。”

    家里现在如此贫困,冬日里连保暖的衣物被褥也没有,还好友人朱熹从福建给他带来纸被,才让他在漫漫冬夜不至于冻得睡不着觉。

    .

    明朝时期,有年幼的皇子觉得有了重大发现,开心地跟朱元璋说道:“父皇,你看这纸还可以做被子咧。”

    在他看来,大明造纸业比宋朝还发达,也可以发展纸衣纸被。

    谁知,朱元璋的反应很淡,不光朱元璋,年长的皇子们也都很平淡。

    “纸被子再便宜,哪有棉花保暖。”作为穷苦人家,什么芦花纸被稻草没睡过,朱元璋淡淡地说道。

    正因为棉花更保暖,明清时期的百姓才开始用上棉花被子穿上棉袄,慢慢把纸被淘汰。

    纸衣纸被不过是无可奈何下的选择,文人夏日穿穿纸衣附庸风雅,还会在上面写诗作画大秀才艺,真到了寒冬腊月冷得不行的时候,谁不是立刻换上皮裘盖上丝绵被子。

    若是让贫苦百姓自己选择,有得选的条件下,谁不是更喜欢丝绸丝绵。

    大明是有了棉花,朱元璋宁愿减税鼓励百姓种植棉花解决根本的御寒问题,也不想把纸浪费在做衣做被上。

    在连棉花都没有的秦汉时期,纸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秦汉时期的贫民百姓一个个使劲瞪大眼睛去看天幕中的纸衣纸被,看看具体怎么裁制。

    而更有条件的皇亲贵胄们已经开始让府上或者宫中的工匠们开始尝试起来。

    “陛下,这纸衣着实可行。”大秦墨家被甲方已经逼出了高效率,在已经有造纸术的成果下,造出了第一件纸衣。

    墨家巨子还穿上来体验了一番:“挡风可以,真要说多保暖倒也没有。”

    “也或

    ()    许是工艺还不够,那纸被既然能保暖说不定用的材料不同。”农家人对各种植物了解,提出中肯的建议。()

    “”

    ?西羚墨提醒您《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麻布做成冬衣都不保暖,更不用说是做成纸衣。

    但是对贫苦百姓而言,冬日能家里每人一件麻衣、有麻布的被子,已经算不错了。有多少人,连麻衣都穿不起。

    【到了现代,纸张还能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

    【造纸术起源于华夏,纸扎作为丧葬品同样起源于华夏,是华夏独有的丧葬文化。】

    【2019年6月,有艺术家把纸扎文化搬进了法国埃菲尔铁塔附近的博物馆,艺术展的名字叫“极乐天堂”,给西方人展示来自华夏的纸扎文化。】

    各种各样的纸扎物品被摆放在玻璃的展览柜里,各方面的纸扎产品都有。

    传统的纸扎人,纸扎马,纸房纸车,还有现代的纸扎家具,纸扎食品,制作精美,上色细腻,栩栩如生,如果不说这是纸扎,甚至会误以为是真实的生活物品展览。

    在博物馆里,不少西方人被这别开生面的展览吸引进去,进去观看。

    有记者去采访,询问观者对纸扎文化的观后感。

    “华西的死亡文化比较特别,会让我感到特别欣慰。”去参观纸扎的外国人金发碧眼,看起来与华夏人相差甚远,但是在感情上却并没有什么不同。

    她动情地说道:“我母亲去世的时候也非常悲伤,但是看了这个展览,一想到她可能依然在另一个世界好好活着,我可以给她捎钱捎衣服,我就觉得安慰许多。”

    “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神,科学家也不能肯定。也许是更高位面的人,也许在三维之上有四维、五维的人能够跨越时间与空间,在低维度的人看来就是鬼神。”

    另一位接受采访的女性看起来十分的冷静理性,她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我不信鬼神,相信科学,但我依然觉得这样的文化非常有意思,会让人仿佛跨越了生死,能与逝者继续交流。”

    也有男性语调夸张道:“这是一种很浪漫的死亡文化,我深深地为神奇的东方文明折服了!”

    在社交媒体上,同样有许多讨论:

    “我们总是避讳谈论死亡,但是每个人都避免不了死亡。在这样特殊的东方文明面前,可以引发人更深刻的思考死亡……”

    “我会想起我爷爷,想给我爷爷烧个纸电脑让他丰富一下死后生活……”

    “哦,我觉得很有意思,希望我死后也能用到这样的纸房纸车纸马,甚至现在就想试试哈哈!”

    .

    唐朝时期,原本造纸术被上层世家垄断,在天幕爆出造纸术后,民间已经有能工巧匠造出纸张,导致纸张开始大幅度降价,同时也鼓励了更多的民间造纸行业纷纷涌现。

    纸扎铺子慢慢也兴起起来,民间百姓虽然依然有买不起,受到启发,决定

    ()    自己来制作。

    在一户平民农户家中,

    丈夫泣不成声。

    独自抚养他长大的老母亲刚刚去世,

    听到天幕说起纸扎文化,男人哽咽着道:“陪葬不起金银,还陪葬不起纸钱吗。”

    妻子在一旁安抚:“咱自己造纸,不求多好,给孩子练练字,给祖宗烧烧纸钱就够了。”

    他们孝顺的女儿也跟着安抚爹娘:“阿耶,我会画绣花样子,等造出纸来,给奶奶画些好看的房子马车,让奶奶在地下过得舒舒服服的。”

    男人欣慰地把妻子女儿一起搂在怀里,狠狠点头:“好!我们一起做!”

    ——对更多底层百姓来说,陪葬纸制品依然很奢侈,但是好在天幕给出详细的造纸术,给出了具体的纸扎物品图片可以参考,他们可以慢慢尝试。

    【当一个国家强大起来,自己的各种民俗文化也被当做流行趋势。】

    【欧美甚至因为华夏的冥币流行起AncesterMoney,意思是“祖先钱”,开始了自己各种中西混搭的祭祀祖先法。】

    一间关好门窗,拉好窗帘的室内,一位棕色头发的女子跪坐在小桌子前。

    小桌子上铺着一块深沉的黑丝绒布上,上面摆放着蜡烛,水晶,香料,祖先的照片,食物,清水,然后是厚厚的一叠带着熟悉阎王头像的冥币,和用来烧冥币的金属盆。

    她虔诚地双手合十,点燃冥币,投入金属盆中慢慢燃烧,一边许下自己的心愿:“爷爷,请让我一夜暴富谢谢!”

    另一个平台上,主播对着镜头解释如何“烧祖先钱”才是正确的烧法。

    “首先,要把纸钱打折,这样叫‘财不外露’,才能寄到祖先的手上;”

    “其次,要一边念着祖先的名字和生日,一边说着祈祷祝福的词语,一边烧钱,这样祖先才能听到;”

    “最后,如果你没时间给祖先烧钱,可以告诉我你祖先的全名和生日,我可以帮你烧哦~”

    不少热爱烧祖先钱的爱好者甚至成立了“烧祖先钱互助小组”“祖先钱帮”,互相传播新烧法,还讲述各种烧祖先钱后来的好运气。

    除了祈愿,还有小伙子准备好自己的行囊,准备开始自己的环球旅行。

    当然,旅行过程中难免遇到危险,哪怕是再多的准备也不免遇到意外,所以他在科学装备之余,还带上了“玄学装备”——冥币。

    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祖先烧一叠冥币:“曾祖母,曾祖父,曾曾祖母,曾曾祖父,曾曾曾祖母……你们好!今天我要去爬山,我们一起上路吧!”

    .

    看后世人和西方人学自己的纸扎文化的大宋人正看得津津有味,突然看到西方人奇奇怪怪的祭祀法,深深的无语了。

    宋神宗赵顼失笑道:“这外国人是不是学得不对劲?”

    什么时候祭祀祖宗是在自己卧室了!

    什么时候给祖先烧钱是天天烧了!

    祭祀祖宗不是让祖宗给你当许愿神

    明,

    瞧你许愿什么“一夜暴富”,

    祖宗如果能做到那就不是祖宗,是财神。

    还有旅途一起上路的,不觉得不吉利吗?!

    王安石作为经济大佬,看到这一幕顿时计上心头:“不知道大宋是否可以向海外兜售冥币?”

    大臣们齐齐眼睛亮了。

    这个的确可行啊!

    大宋的造纸业可是很发达,这个时期的纸扎和冥币已经很成熟,海外贸易更成熟,但是相比较而言,瓷器会破碎,丝绸容易被老鼠咬破,天幕前面提到的水果保鲜期也是个很大的问题,但是冥币纸钱和纸人纸马,这个不怕啊!

    纸人纸马是用竹篾做框架,表面糊上纸张做壳,再上色描画。

    论成本,只有颜料昂贵点,竹篾和纸张的原材料都很容易得到。

    “天幕也放了大宋的纸扎文化,我们完全可以多写一些故事话本,传扬大宋的阴间文化……”有私底下写过话本子的文官脑筋很活跃,已经无师自通掌握了市场营销的精髓。

    “也可以根据各国不同的帝王,画他们的皇帝或者皇后。”

    看天幕上放出的各国货币与冥币对比,似乎完全没有忌讳一说,还会故意把皇帝皇后的画像印刷在钱币上,让宋朝官员不理解之余也印象深刻。

    “这个太冒犯了,还是按照他们的钱币印刷吧。”也有官员谨慎说道。

    但是无论哪种做法,很明显,这门生意,大宋做定了!

    【不止是给祖先烧钱,年轻人百无禁忌,在高昂的物价下已经无师自通,开始提前给自己烧钱。】

    年轻人连自己都不放过:

    “我给自己烧钱,烧它个百八十万,等我死后就不愁没钱用。”

    “什么担心死后没香火,不存在的,就算有子孙万一不孝顺,你死了也管不着不是?趁我活着先存好才是最妥当的,人还是得靠自己。”

    华夏民族,主打一个存储节约,以防万一。

    古人:听起来好有道理。

    “我给我自己烧房子,抢先占个位置,死后直接拎包入住。”

    “我给我自己烧妹子,生前不能妻妾成群,死后直接开后宫哈哈哈哈。”

    “现在人口太多,房地产那么紧张,男多女少娶妻也紧张,还是活着就得做好打算。”

    “古代皇帝生前就要修帝王陵,咱没地盘修帝王陵,起码丧葬品也得准备齐全是吧。房子车子票子妹子,还有娱乐设施手机电视游戏机,怎么也不能低于我生前的生活水平吧……”

    古人的思路顿时打开了。

    什么吉利不吉利,自己还能害自己不成,先抢个地盘再说。

    沉迷长生的嬴政、刘彻:“………………”

    果然是百无禁忌,他们连死都不让宫人说,后世年轻人已经在活着的时候给自己烧纸钱了。

    莫非是因为他们心态好,所以才长寿?

    李世民看得乐不可支:“后世倒是风气开放哈哈!”

    弄得他都想尝试了。

    【可能有人觉得,丧葬品算什么文化?】

    【但是国内不以为然的事,国外非常慎重。】

    在越南,因为受华夏文化影响,很早就开始使用华夏冥币。

    艺术家发现民间用的冥币和丧葬品文化都是来自华夏,觉得失去了本土特色,会让人遗忘本土的丧葬文化,于是开始设计越南自己的冥币和纸人纸马等等。

    冥币上不再是与华夏一致的阎王,变成了越南特色的人物。

    在欧美,当冥币刚开始流行,高傲的美国人立刻不满:活着的世界都是美元货币体系,死后的世界怎么能是华夏的货币体系?

    如果全世界都烧华夏冥币,岂不是阴间世界以华夏货币为主?

    美国网友在网络上号召美国人说道:“华夏人烧钱是给祖先烧钱,假如他们十亿人同时段烧华夏冥币,将会有大量的华夏货币冲击阴间市场,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所以我们要设计自己的美元冥币。”

    十分懂经济的美国人连阴间也不放过,反应速度最快,立刻设计出了以属于自己的“美元冥币”,想要跟华夏人抢夺阴间货币市场。

    加拿大见状,同样不服输,设计出“加拿大冥币”。

    然后华夏针对各个国家的特色,直接印制出带着美国总统头像的美元冥币、带着加拿大总理头像的加拿大冥币等等,根据各国特色推出各种货币,还有信用卡,统一由华夏的“天地银行”“冥通银行”出品。

    .

    嬴政敏锐地感受到,各国对冥币的态度背后同样各有深意。

    有些人是凑热闹一般的玩耍态度,但是玩耍背后,还有着各自民族本身的特色。

    比如美国,一如既往的高傲霸道,哪怕是阴间市场也要抢占市场,以美元为主。

    不过比起现在还没影子的美国,嬴政注意到了其中另一个信息:“同一时期大量的钱币烧入,会冲击市场导致通货膨胀?这通货膨胀又是何意?”

    每个字单独看都能理解,但是结合到一起,哪怕结合管仲曾经的经济战争手段,嬴政也难得有些不理解了。

    李斯猜测道:“当货币变多,市场的货物却只有那么多,那么物价飞涨,但是钱不值钱了。比如盐,原本1石盐现在是100钱左右,但是短时间铜钱太多盐太少,同样的1石盐需要1000钱才能买到,或者这就是通货膨胀。”

    嬴政点点头,大概明白了。

    接着想一想大秦的现状,觉得不用担忧了:“大秦没那么多铜,不可能同时有那么多铜钱流向市场。”

    李斯想起后世提到过使用银子和纸币,意识到后世的货币体系也与如今的大秦不同:“或许,这种问题在纸币上问题会比较大。”

    纸不像铜,哪怕不用,也可以融了打造兵器等。

    尤其是大秦的秦半两,非常实在,也非常值钱。

    最重要的是,秦汉时期都是金钱本位制。大秦本就是以黄金和铜为钱本位

    ,铜很值钱,不是纸币那样,如果作为钱本位的铜或者银子不够,纸币就不值钱成了一堆废纸。汉承秦制,同样以黄金和铜为钱本位。

    .

    到唐代时,货币体系变成帛钱两级体制。

    用唐朝人的话来说,大唐是“钱帛兼行”。但是丝帛同样可以作为衣物使用,本身就很珍贵。

    大唐的货币在盛世时期,购买力很强,无论是铜钱还是丝帛都很值钱。

    君臣对通货膨胀反应不是很大,更在意的是美国的态度。

    “这美国人果然霸道。”长孙皇后听到天幕说了许多次美国的事宜,但是一次比一次厌恶美国。

    李世民叹气:“也说明美国果然实力强大。”

    连普通的国人都能如此霸道,整个国家政府又该多么强势霸道?

    难怪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这个超级,就压得许多国家无法动弹,方方面面都受到压迫。

    .

    宋朝人同样在讨论这个问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