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3 章 华夏五千年神话3(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年治理海水入侵的方法。

    .

    “咳咳,我朝也有灵湫庙。”长子县县令刚看灵湫庙就觉得眼熟,但是那对联他们庙里又没有,但是地名又符合。

    宋徽宗年间,民间发现了一座非常古老的庙宇,位于浊漳河的源头。

    而当地人认为,精卫是浊漳河的河神,这座庙宇就是祭祀精卫的。浊漳河所在的晋东南地区的长子县,正是“精卫填海”神话的衍生地。

    大旱之年,长子县县令带领百姓去这座有女娃和精卫鸟塑像的庙宇求雨,大雨应祷而至,非常灵验。

    这件事被地方官写入奏折上报朝廷后,宋徽宗认为此庙非常灵验,亲自赐名“灵湫庙”。这也是“灵湫庙”史料上最早的记载。

    此后,宋、元、明三朝,灵湫庙都多次修缮扩建,当地人祭祀朝拜,不仅仅是求雨和河神,已经扩展至农业的方方面面,与其父神农炎帝一样被赋予了农业神性。

    【可能有人说,你非要给女神正名,是不是偏心?】

    【这个世界的最初,原本就是先有母系氏族,后有父系氏族。先有女性部族和部族首领,后才有男性部族和掌权者。】

    【女性没有抹除男性的功劳,但是男性却篡改历史。

    男性,到底是一己私心,还是在害怕女性?这到底是谁偏心?】

    嬴政的手轻轻敲击着桌案。

    从汉朝往明清,越是限制女性、打压女性,男性反而越是衰弱。

    大秦历朝历代出了不少手腕强势的太后,反而能度过一次次的危机。

    就如同后世那比一个王朝还要长寿的医药世家一样,三个女强人可以为家族不断地续命。同样,强大的皇室女性也可以为皇朝不断续命,就如同隋朝的义成公主。

    “大秦宗室日后娶妻纳妾,不论出身,以能力挑选。”嬴政郑重地看向扶苏、公子高等人。

    又看向公主等人,说出了最重要的一条改变:“大秦公主可以与公子接

    受同等教育,并且拥有同等继承权,能者居之!”()

    这一句话,在公主、公子和大臣们心中掀起轩然大波,但又没那么多反对者。

    ?想看西羚墨写的《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第 173 章 华夏五千年神话3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一来,以始皇帝的强势,既然颁布了命令,就一定会实施;

    二来,此时汉时的阴阳伦理等男女有别的限制还没那么严重,秦朝作为奴隶制度与封建制度的过渡期,大部分还处于“贵族”与“奴隶”的两极化状态,连活命都艰难,谁还顾得上其他;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秦二世而亡的结局也没破,大秦有没有第三世都不好说,还谈什么女皇不女皇。

    淳于越目光微妙地看向扶苏,秦二世应该就是扶苏公子了,虽然未来已经没有了赵高和胡亥祸乱,但是有了女性竞争者,扶苏公子、或者说扶苏公子的下一位继承者,又会是谁?扶苏公子能接受女性继承人吗?

    嬴政看向李斯:“公主皇位继承权、女子受教育权、财产继承权等稍后细细划分,写入大秦律法,然后颁行天下。”

    李斯作为实用主义者,非常淡定地接下又一个新工作:“诺。”

    其余人等此时依然满脸震撼,哪怕扶苏也有些心情复杂。

    只有阴嫚公主,在父皇态度明确的支持下,大声喊出:“陛下圣明!”

    嬴政看了女儿L一眼,却对她的大胆并没有嫌弃,反而想到了大唐的公主们:嗯,他的女儿L们定然比大唐公主更优秀!

    随后一群公主们、百家的女工女弟子们仿佛被唤起心神,齐声大喊:“陛下圣明!”

    她们知道,从这一刻开始,当这条律法被秦始皇的嘴说出来、当这条律法被写入大秦律法,女性的地位才能得到真正的改变,才不会在后面随着时代和统治者的改变而被限制。

    【儒家、统治者,修改神话和史书,把女性上古神当做古代帝王一样,篡改是非,最终也导致了华夏的神话非常破碎,前后逻辑不通,不成体系。】

    【比如女娲补天明明是天有不足,这里的不足被认为可能是陨石撞地球导致的大气层漏洞。对比上古时期恐龙的灭绝、以及我们现代空气污染造成的大气层黑洞,足以证明远古时期有一次来自太空的特殊天灾,但是当你篡改了女娲补天,连地球的历史也被篡改了;】

    【女娲补天在前,你非要编一个共工怒触不周山,再让女娲去补天。非要盘古开天辟地,再有女娲抟泥造人。】

    【可是地球的最初,并不是小说里那样的天地混沌。本就是先有动物,再有人类。从人类进化史来说,女娲整顿秩序、传播文明,才更符合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女娃所在的时期有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内陆。女娃为了治水牺牲被改为好游玩溺水,后来还记载成为又是被安排取印章、又是为了爱情,再次颠覆了历史,也篡改了地球的历史。】

    【我们知道,古代在不同时代,气候与现代不同,气温也分别有温暖期、寒冷期等等。比如唐朝处于温暖期,温暖期雨水丰沛会带来粮食增产,每一

    ()    次的温暖期都会带来盛世;()

    而明朝位于小冰河期,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使全球粮食大幅度减产,会导致社会剧烈动荡,人口锐减。因此也有学者认为小冰河时期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西羚墨的作品《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朱元璋:???

    大明的灭亡原因这么多?

    怎么又来了一个?

    最重要的是,凭什么唐朝是温暖期可以带来盛世,到大明就成了寒冷期带来亡国!!!

    “老天对我大明不公!”老朱愤怒!

    李世民先是想笑,但是笑到一半,想到了大唐最著名的盛世“开元盛世”之后,同一个盛世之君带来的“安史之乱”,李世民又笑不出来了。

    “天时地利人和,老天都这么给你创造机会,李隆基竟然不知道珍惜!”

    今天的李世民,又想打孩子了!

    他打不着,但是武曌打得着。

    “朕也是觉得,大唐这几年越来越热,尤其是长安,格外闷热。”

    武曌迁都洛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长安郊区的树木,在隋炀帝时期为了建造行宫砍光了,导致长安城没有树木绿化降温,每逢夏日格外闷热。而且长安城人口密集越来越大后,排水不及时,夏日有了闷臭异味,连皇宫也不能避免。

    但是洛阳靠水,气候上就凉快许多。

    虽然这个理由大臣们不相信,编造了各种政治理由,但是武曌不在乎。

    她年纪大了,为了住的舒服点,还在宫中种了许多牡丹花,怎么开心怎么来。

    “李隆基大概不懂雨水对农耕的重要性,这样,去洛阳周边农田感受感受。”武曌也不打人,把李隆基的行程安排的明明白白。

    李隆基:“……”

    上一次天幕结束当了一周的宫女,这一次天幕结束,又要去当农人吗?

    他这是在受什么见鬼的刑罚!

    【而上古时期,同样有气候的变化。】

    天幕放出了地球的地图,随着气温的变化,做出了蓝色海洋、绿色植被和黄色沙漠等地理位置的变化。

    末次冰期自1.2万年前结束,此后,气候逐渐变暖,与如今的气候类似。

    9000年前,全球均温开始超过现在,并在8500年前进入到一个温暖期,那就是女娃生活的时期——“仰韶温暖期”。

    在仰韶温暖期内,全球均温比现在高2℃左右,当时的东亚比现在更加温暖湿润。

    全球升温带来的第一个副作用,就是南极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被海水入侵,但是黄色沙漠区域也随之缩小,边缘的草原因为雨水充沛植被越来越旺盛,适合耕种的地方变多。

    当东亚地区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利于农业生产,仰韶文化因此进入了和平发展的年代。

    远古人类同样也有“仓廪实而知礼节”,他们开始有了闲情雅致做艺术品。仰韶文化的彩陶进入了发展阶段,做工相当精美,装饰图案多种多样,也有了猪狗鱼鸟等动物图案。

    ()    但是时间进入5000年前左右,仰韶温暖期结束,气候开始转冷,全球均温逐渐下降2-3℃,比现在的全球均温低1-2℃。

    这种干冷的气候将延续1000多年,到4000年前左右才结束。

    传说中的尧舜时代就位于这个寒冷期内,所以这个寒冷期,也被称作“尧舜寒冷期”或者“尧舜小冰期”。

    这一时期,因为气候变冷,农业生产艰难,制作彩陶的工匠在战争中死去,曾经精美的彩陶变成了朴素到毫无花纹的陶器。

    曾经雨水充沛的森林也退化为草原,曾经能养活羊群牲畜的植被越来越少。大家为了抢夺生产资源,开始频繁战争,几乎全民皆兵,进入了征战时代。

    【每一则神话的背后,都记载着一段历史。】

    【这些历史不仅仅是人类的历史,也是地球的历史。】

    “原来,气候与战争,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

    玄烨并不怀疑,他记得祖上说过,关外的寒冷和生存艰难,也是老祖宗努尔哈赤坚定要南下的原因。

    明末时期,关外格外寒冷,实在是难以居住。比起北上,当然是温暖的中原和南方更有吸引力。

    在老天爷的逼迫下,他们逼了自己一把,也逼走了走到末路的大明皇室,最终成功易主。

    玄烨并没有太骄傲,而是眉头紧皱。

    其他的可以解决,可是这样大的气候变化,该如何解决?哪怕是预警,钦天监能做到吗?

    【比如为什么人类始祖都是女性?因为地球上本就先有母系氏族,后来才有父系氏族。】

    【当你篡改历史,只从父系神计算,那你就缩短了人类自身的历史,至少要少计算几千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