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1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岱岳自是应好,吃过早饭在井边提水洗了衣服,褚归上自留地摘了茄子和青椒,准备中午削两个土豆一块做地三鲜。

    昨天包饺子面短了点,剩了碗馅,煮个丸子汤,配道凉拌黄瓜,齐活。

    褚归向贺岱岳展示了他中午的菜单,贺岱岳见他篮子里或青或红的辣椒,对地三鲜持反对意见。

    “为什么不行?”褚归觉得他的菜单没什么问题,地三鲜他在京市经常吃,凭啥不行。

    “太辣了,你吃不了。”贺岱岳将褚归摘的大辣椒挑拣到篮子里,双城本地的辣椒品种个顶个的辣,他做菜时通常放一两个提提味,褚归摘了小半篮子,能辣死个人,“芳嫂寄了菜椒的种子,明年开春我种一些,到时候让你吃个够。”

    褚归妥协将地三鲜改为了地二鲜,贺岱岳提醒他用刀注意点,小心切手。

    茄子土豆滚刀块,凉拌黄瓜是拍的,哪来的风险,褚归推了贺岱岳一下:“光哥喊你了,你赶紧上工去。”

    打发走唠唠叨叨的贺岱岳,褚归把收音机提到堂屋给潘中菊解闷,他在隔壁卫生所,潘中菊有啥事叫他便是。

    上工的集合点依然是老院子,贺岱岳清楚地记得他六年前最后一次上工,一个人割了两亩地的麦子。集体干活,许多人混在队伍里磨洋工,贺岱岳的两亩地抵三个人的正常劳动量了。

    那时他参军在即,每天想着多干一点活,多给潘中菊攒点工分,年底多分点粮。杨桂平当着全村的面表扬了他,以激励大伙干活的积极性。后来他人在部队,村里当年的劳动标兵依旧落到了他名下。

    “我说得没错吧,山娃子绝对是最先一批到的。”

    老院子稀稀拉拉地站着几个人,杨桂平笑着叫贺岱岳到他跟前,“欢迎我们的劳动标兵。”

    众人发出善意的笑声,王支书打趣贺岱岳六年没下过地,怕是忘了农活要咋干了。

    贺岱岳颠了颠锄头:“忘没忘支书你待会看看就知道了。”

    杨桂平吹响了上工的哨声,鉴于贺岱岳六年后首次上工,他将其与贺代光分到了一组,两兄弟之间好有个照应。

    村里的活不外乎田里的跟地上的,贺岱岳与贺代光负责翻地,他挖土的动作完全不见生疏,锄头使得十分利落。

    劳动标兵的称号可不是浪得虚名的。

    “哎,山娃子下地大家果然不一样了。”杨桂平站在地头上感叹,回想当初贺岱岳参军前的日子,有他带头,村里人干活的效率那叫一个高。

    道理很简单,拿割麦子举例,所有人干同样的活,贺岱岳一人一天割两亩地,拿满工分,其他人要是割半亩,那摆明了没认真工作嘛。

    少了贺岱岳,满工分的标准降至一天一亩地,割半亩的能说他不认真吗?不能,因为半亩是大多数人的水平。

    他干一天割半亩拿八个工分,我干一天也是八个工分,那我凭什么要多割呢?

    转眼间贺岱岳往前翻了两米,磨洋工的人不得不加快了挥锄头的速度。杨桂平看得眉开眼笑,对了对了,人人干活都勤快点,粮食何愁不增产。

    日头越挂越高,地里的人干得热火朝天,村里的屋顶陆陆续续飘起了青烟。褚归掩上卫生所的门,开始着手今天的午饭。

    重生以来第一次独立做饭,褚归的颇有些手忙脚乱。灶里的火大了,沥米的时机迟了几分,蒸出来的米饭软了些,丸子汤里的丸子不知为何散了,地二鲜跟凉拌黄瓜勉强合格。

    褚归把一中午的劳动成果端到桌上,站到院子里往外张望贺岱岳的身影。

    “你下地了今天家里谁做饭?”收工哨响,贺代光方想起这茬,“二嬢眼睛好了?”

    “没,今天褚归做饭。”贺岱岳扛起锄头,步子迈得虎虎生风。

    谁?贺代光怀疑自己听岔了,小跑着跟上贺岱岳追问:“褚医生给你们做饭?他会做饭?”

    “当然。”贺岱岳表情骄傲,将褚归的厨艺大夸特夸。贺岱岳愈发好奇了,褚医生的手做的饭一定与众不同吧。

    发现贺岱岳马上到家,褚归笑意流露眼底,他关了收音机,扶潘中菊转移至吃饭的长凳。

    贺岱岳带着名为贺代光的挂件进了屋,后者非要亲眼瞧瞧褚医生做的饭长啥样。瞧完打了声招呼,一溜烟跑了,他急着回家分享褚医生会做饭的消息。

    贺代光的来去匆匆弄得褚归一头雾水,贺岱岳甩甩手,讲了两人的对话为褚归解惑:“光哥觉得我骗他的。”

    他做顿饭而已,啥骗不骗的,莫名其妙。对自己“活菩萨”身份一无所知的褚归反省着他厨艺的不足:“饭太软了。”

    “没关系,我喜欢吃软饭。”贺岱岳脱口道,凡是褚归做的,他都喜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