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归还爱妾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超过半数的大臣都跪了下来,从我这里看去,他们黑压压地跪了一地。

    在凝滞的死寂中,一位大臣缓步走出,亦跪下说:“吴将军所言,已经证实了曹君磊并无谋逆的之举,曹父更是忠诚正直。皇上,曹氏父子即使纵有不妥,也绝不是罪不可赦。臣恳请皇上三思啊。”

    “杜丞相可是昨天早朝时并没有提出异议。”皇上冷冷地说。

    “启禀皇上,当时此事由徐大人主持,看起来证据确凿,虽然那些证据只是说明两人私下有所来往,并没有谋乱造反的迹象,但事关国体社稷,臣不敢妄自定论。方才听了吴将军的一番话,各项情况相互对照,曹君磊实属无辜,这一切只是误会。且现在各地都不太平,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故臣斗胆请求皇上明察。”

    沉默了一会儿,皇上沉声道:“朕知道你们这两日都在为曹氏父子鸣不平,甚至吴将军都不顾打仗的事要星野兼程赶了过来,足以见得这个曹君磊非同一般。朕过去待他亦特别器重,为此朕更加感到痛心!”

    “诸位都知道,君子群而不党,就拿杨德寿一案来说,他结党营私,仗势弄权,可恶至极!他还借口外出去查案,擅自到灵山行事,罪加一等!即使他未曾谋反,他也是罪无可恕。朕念及其祖父有功德在先,免其死刑,然活罪难免,着曹氏上下流放到岭南,终身不得再入京。”新笔趣阁

    “谢皇上恩典!”吴繁朗声道。

    众大臣也跟着高呼:“皇上圣明!”

    我就像在浓雾重重中走了很久,一路上担惊受怕、绝望压抑,忽然间豁然开朗了。

    “……就算他未曾谋逆……”皇上的声音软绵绵的有些低沉阴郁,但是入耳却宛如千斤重。

    虽然只是轻飘飘的几个字,却让我心跳加速,简直要跳出来了。

    既无“谋逆”,有了这句话,就有挽回的余地,刘景淮便有出头之日,曹家男丁的性命也可得以保全。

    我忍不住心中乍然惊喜,嘴角含着笑意,低头拼命抿着嘴唇,心想:“竟然成功了!这回多亏了吴大哥,我只是给他说了求情时以退为进,拉踩皇上真正堤防的刘景淮,只为曹君磊脱身,他竟能根据皇上查出来的所谓证据,逐一拿出佐证来。吴大哥可真是粗中有细、心思缜密啊。”

    正当我心绪澎湃、出神之时,又听到皇上说道:“刘景淮在北境期间,祸乱军纪,贪污军饷,抢人妾室……着刘景淮归还吴卿的爱妾,仍监禁在宗人府,静思己过。”

    方才还感到欣喜万分,瞬间又跌回谷底。

    虽然我早已下定决心,只要能救他一命,就算与他再无交集、情分已断,我也心甘情愿。

    当初的义无反顾、孤注一掷,如今已成真,方觉内心如焚。

    我身子不由得趔趄了一下,幸好有李公公扶住了我的手臂,他手下用力握住我的手臂,一阵疼痛袭来,我才稳稳地站住。

    正感到惊慌失措时,外面突然走进来一个大太监。

    那太监刚要行礼,皇上便问道:“陶公公有什么事吗?太后金安?”

    那陶公公答道:“太后身体安康,是惠太妃薨了。”

    皇上微微蹙眉说:“什么时候的事?”

    “今早,奴才们来报,说惠太妃身体不太好,太后就传了孙太医前去,还说用了早膳后亲自去瞧瞧呢,不想人突然就不行了。”

    “皇上节哀——”大殿内的众臣及奴才都跪下了。

    我也跟着跪下去,心里怔怔地想:“惠太妃死了?可是因为得知刘景淮身陷囹圄,一时心急而去世的?她膝下无子,定将刘景淮视为亲生骨肉看待……景淮,他从北境赶来侍疾,却连姨母最后一面都没见到,他知道了不知该有多伤心。”

    “退朝吧。”皇上的声音平平淡淡,听不出来他的情绪。

    但太监刚扬声喊过“退朝——”,我们又听见他软绵无力的声音:“礼部尚书严龙山听旨。”

    “臣在。”

    “太妃柳氏秉心淳朴,顺德弘昭,徽音茂著,慈仁惠心,追赐谥号孝德太后,着你亲办葬仪,诸事以太后尊办。”

    “臣领旨。”

    我听闻皇上与太后对惠太妃非常尊重,但我去惠太妃宫里时见到的情形却让我觉得他们只是做表面功夫,并非真正用心。

    我没想到皇上听说惠太妃仙逝后,竟然追谥她为太后,还允许刘景淮尽最后一道孝,为孝德太后守灵出殡。

    我一时之间真是疑惑不解。

    因皇上说退朝并未起身,大臣们也不敢妄动。

    这时又听见皇上沉声道:“去将刘景淮提出来,允他以孝子身份为孝德太后守灵出殡。”

    过了会,一阵响动后,许是皇上走了,众大臣纷纷起身,三三两两低声交谈着要走。

    不想外面传来仓惶急切的喊声:“军中急报!军中急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