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吏治(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刑,不用担心,放手去做就是!”

    “陛下,臣定秉公处理,给陛下、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宋慈肃拜行礼,慷慨激昂。

    皇帝果敢,他不用再想什么退隐乡野了。

    “宋提刑,国法无情。该杀的杀,该关的关,该充军流放的不要心慈手软。总有侥幸心理,自以为律法就是人情,官官相护。律法即是国本,是天下民心。谁要是逆民心而行,律法无情。”

    赵竑心头压抑,冷冷说了出来。

    水至清则无鱼,但水也不能太混,让鱼没有了生存的空间,鱼又怎么能够存活?

    “陛下,臣必会依律判罚。不过,惩治这些贪官污吏,尤其是顾松这等朝廷大员,恐怕还要看看执政大臣们的意思。”

    想起徐暄的话语,宋慈忍不住奏道。

    赵竑虽然是皇帝,但处置如此多的官员豪强,尤其是那些高官,是不是得和执政大臣们商讨一下。

    赵竑看了一眼宋慈,没有吭气。

    江南东路推行新政,杀官毁署,抓官捕宦,风声鹤唳,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几个执政大臣,恐怕已经赶过来了。

    吏治腐败,得先从胥吏的根子上解决。没有工资福利,不贪污受贿才怪。

    “汪卿,胥吏的事情,现在怎么样?”

    赵竑话题一转,回到了胥吏的事情上。

    “陛下,反贪司和提刑司明察暗访,江南东路敲诈勒索、罪大恶极的胥吏,大概在900人上下。贪墨数量大,可判入狱的胥吏,则是在2000人上下。怠政懒政的在7000人左右。至于规规矩矩,不贪不墨者,仅仅不到千人。”

    汪纲声音越来越小,最后细若蚊鸣,眼睛都不敢看赵竑。

    赵竑怔了怔,这才冷笑了起来。

    好好做事者,仅仅一成不到。

    果然是国家好吏,欺上瞒下,损公肥私,弄的民怨沸腾,民不聊生。

    “陛下,水至清则无鱼。天下胥吏都是如此,陛下不必太过忧心。”

    汪纲久在地方执政,知道其中的水深水浅。

    “陛下,胥吏作恶者危害极大,可动摇国本。陛下需从严治吏,否则推行新政的意义何在?”

    宋慈肃拜而言,一如既往的黑脸无私。

    吏治腐败如此严重,再不整治,大宋朝廷就该亡了。

    “吏治革新,难免会有阵痛。若是任由吏治腐败,百姓受苦,我大宋危矣。陛下当用重典,震慑天下的贪官污吏和豪强官宦。”

    胡梦昱年轻气盛,和宋慈一样,都是要大刀阔斧,革弊从新,救大宋于水火。

    “陛下乾坤独断,臣等奉命行事!”

    周平作揖,说的却是大实话。

    不管是反贪防腐,还是推行新政,只要皇帝力挺,他们只管冲锋陷阵就是。

    “众卿,要惩处贪官污吏,重要的是国家制度上的保障。反贪司是第一步,吏治革新则是第二步。”

    赵竑真是觉得头疼。

    事无巨细,都要他亲力亲为,指点迷津。

    以文制武的时代,连个整治官员的酷吏都没有吗?

    “勤于政事,不贪不墨者的千人,直接进入朝廷吏员体系;怠政懒政者7000人进行吏员考核,择优者重操旧业,数量当在一半或以上;至于贪墨数量巨大的2000多胥吏,这些人已经废了,不能再用。这2000多人和作恶多端的900多人,还有罪行昭著的官员,都交给提刑司依律惩处,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千万不要手软。”

    那些修路搭桥,挖矿掏煤,开垦土地,几千囚徒恐怕是不够用吧。

    “陛下圣明!臣遵旨!”

    宋慈郑重其事,心里放下了石头。

    依律办事,只要皇帝发话,他就没有什么顾虑,做个酷吏也无妨。

    “陛下,你的意思是,胥吏和官员,都由朝廷发放俸禄?”

    汪纲懵懵懂懂问道。

    他以为只是惩处贪腐,怎么也没有想到,皇帝放了大招,要把胥吏纳入朝廷官吏体系。

    这可真是亮瞎了他的狗眼!

    煌煌士大夫与胥吏为伍,这岂不是鱼龙并处,不成体统吗?

    “从今日起,胥吏属于国家吏员,享受朝廷俸禄,通过朝廷考核,拥有同等升迁的资格。朝廷在乡野建立乡镇一级行政体系,朝廷委派官员治理,改变千百年来皇权不下乡,胥吏操权的局面。”

    都是为国家做事,为什么吏员不能升职?

    杜绝恩荫入仕,把胥吏纳入国家吏员体系,这或许是解决“冗官”问题的一个良策。

    “反贪司于各州府县设立相应的下级监督体系,以保障吏治革新和新政正常推行。”

    后世成熟的乡级行政体系,将会极大地提高朝廷对地方上的控制。

    “重用一批,安抚一大批,惩治一批,用律法惩处,以军队作保障,任何挡路者,都要毫不犹豫地铲除!”

    赵竑一一做了决断,语气和手段都是激烈。

    “臣等遵旨!”

    汪纲、胡梦昱和周平几人,个个都是心惊。

    皇帝澄清吏治,江南东路必定是一番腥风血雨。结局如何,令人期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