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期待(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少嘛。

    于是林三柱他们也兴奋地加入到了其中,等待自家孩子出考场的同时,顺带又听了好些先前他们不知道,或者从未留意过的事。

    比如今年参加县试的学子一共有八百多人,又比如考中童生后,可以直接入县学念书,还给免束脩,另外吃住也不用自己掏银子。

    ......

    夕阳西下,随着“嘎吱”一声开龙门的声音,第一场考试结束了,伏案了一天的考生们陆陆续续走了出来。

    虽人头攒动,可自己生的娃当然一眼就能瞧到了,看到儿子提着考篮走出了龙门,林三柱忙快步走了过去,一把接过考篮后,再仔细看了看儿子的状态,嗯,还不错,没有蔫头耷脑的,这下林三柱总算放了心,刚刚他可看到有几名考生路都走不稳了呢。

    摸了摸自家儿子的小脑袋,林三柱笑道,“远秋肚子饿了吧,别急,等会儿到了客栈,咱们就有晚饭吃了,爹爹今日可特地点了你爱吃的红烧鱼呢。”

    一听吃红烧鱼,林远秋肚子不争气的“咕”了一声,看来这肚子也跟他一样,馋了。

    第二场考墨义,所谓墨义,就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以及阐述义理。

    和帖经一样,想考好墨义,需熟读经传和注释。

    比起昨日的帖经,今日这场墨义让林远秋搜肠刮肚了许多,好在虽不记忆深刻,可仔细回想一番,还是能记起自己先前的所学。

    话说,自从林远秋来到这里岁数变小后,记忆力反而增强了不少,难怪都说小孩子的记性是最惊人的。

    这次出考场时,众考生的脸色就不如第一场那么轻松了。

    等第三场的经义结束后,好些考生的脚几乎是拖着走的,除了累,还有对自己解答的不确定吧。

    而林氏宗族的十七个娃儿,已有好几个开始掉金豆子了。

    林三柱偷偷用余光看了看自家狗子,没看出有难过的迹象,更没看出轻松。

    臭小子不会在考场里睡着了吧?

    最后一场考诗赋,依旧和前三场一样,子时进的考场,辰时开考。

    正如林远秋先前预想的那样,科举考试中的诗赋命题,基本都以景抒情为主。

    就比如这次诗赋的命题,要求以山为题,作两首七言绝句。

    对林远秋来说,这种以山为题的诗句,他在前世可没少写,只不过在用字上少了古拙,所以今天他得留意着些。

    这样想着,林远秋便提笔在稿纸上一字一句写了起来,先明确立意,然后讲究平仄和留有韵

    脚,再注意句式上的变化。

    等一遍遍修改过后,终于把两首绝句写了出来。

    此时已是申时,林远秋没再耽搁,很快把两首绝句誊抄到了答卷上:

    《访友》

    烟山静谷风抚云,

    古樵乌瓦檐留声。

    野炊宛袅远来客,

    挚友重逢叙乡音。

    《山游》

    幽棧古径入山丛,

    儒叟琼谷觅行踪。

    瑶池阶梯九千级,

    巍峨穿耷云宵中。

    ......

    县试成绩要过半个月才能出来,也就是半个月后放榜,好多考生都会选择留在客栈等放榜,省得到时再跑一趟。

    不过也有懒得等的,一般像这种情况,大多都是没考好的学子,知道再怎么等,也等不出自己的榜单来。

    就比如林氏宗族的这些考生们,因为最后一场诗赋实在太难,有几个孩子出了考场就哭得稀里哗啦的,而没哭的那几个,也是眼中含泪,那什么山的诗,他们一句都没编出来,能考中才怪呢,所以他们还是早些回家吧。

    毕竟一百二十文一天的房钱可不便宜,傻子才在这里再待半个月呢。

    都是庄稼人,谁不爱省银子啊,听到明早就有去横溪镇的马车,一个个立马回房收拾行李去了。

    林三柱看了看儿子,正想问上一句,狗子,咱们要不要留在县城等成绩啊,结果就听自家儿子说道,“爹,我也想回去了。”

    一听这话,林三柱顿觉美梦破碎,得,看来自家儿子也没戏。

    原本林三柱看到昨日出考场时,自家儿子并没有哭鼻子,还以为会有希望呢,可这会儿听儿子说要回家,顿时心里啥想法都没有了。

    回去回去,在外十多天,其实林三柱也很想回家了。

    而林远秋之所以想要回去,实在也是舍不得住宿银子的缘故,一百二十文一天,半个月差不多就是二两银子,要知道,娘和伯娘,还有春梅姐,几人辛辛苦苦一个月,也才只有四两多银子,所以林远秋是真的不想浪费。

    至于县试成绩如何,林远秋确实不太清楚,毕竟头一次参加,也没个对照,更何况一共八百多人,取中名额只有五十个,这样的高难度,他还是不要想得太美的好。

    第二日一早,归心似箭的一行人就坐上了回村的马车。

    林家大房并没跟着大家一起回去,因为除了林文进,他们大房参加考县试的还有林文延和林文庆呢,这两人可是镇上念的私塾,比起族学来肯定要好上不少,所以林全河觉得,他们还是等一等半月后的放榜吧。

    ......

    六辆马车的阵仗可不算小了,听到一阵嗒嗒嗒的马蹄声,在家门口聊着天的村民都纷纷往村口走了过来。

    等看清是考县试的人回来后,就有人上前打听,“哎呦,德运你们回来啦,考得咋样啊?”

    “是啊,有人中榜吗?”

    “对哦,这么多人总有考中的吧?”

    林德运摸了摸脑袋,一时不知该怎样回答。

    一见这情形,众人心下都有了数,族长孙子肯定没考中。

    再看其他下了马车的,都拎着包袱,头也不回的走了,村民们恍然,哎呦,这是一个都没考中啊!

    因着事先有心里准备,所以听到三儿子说县试无望后,老林头心里虽有些失落,可还是能够接受的。

    相比之下,吴氏就要难受多了,原本她就担心家里养不起读书人,就像这次县试,二两多银子呢。

    吴氏很想说一句,狗子你可要多多用心啊,可她立马就想起小孙子捧着书认真研读的样子,这已经很用心了啊。

    可为啥

    就没考中呢?

    ......

    备考的日子过去,生活又恢复了先前的平静。

    除了村里人时不时会聊上几句县试,以及林全河他们大概啥时候回来,还有林文延和林文庆八成已中榜的话题外,其他的依旧没变。

    回来后的第二天,林远秋又背着书袋去了族学,离三年期满还有好几个月呢,他可不想浪费学习的时间。

    至于去镇上念书的事,林三柱已托了高掌柜帮着打听,不过按照惯例,若新开学的话,怕也得等下半年了。

    如今的族学空出了好多桌凳,自县试之后,有好些学生就没再来了,算是对举业完全放弃的意思。

    在他们看来,反正已识得了字,以后就是去镇上当个掌柜或伙计啥的,也是足够了的。

    半个月很快就过去,虽没再提起县试的事,可林远秋一直都在数着放榜的日子呢。

    不管怎样,在成绩没出来前,他还是有着期待的,毕竟那卷子上的题目,自己可是一道没漏下,全都做出来了。

    未时时分,从村口驶进一辆马车来,那嗒嗒嗒的马蹄声,让一直留意着路口的张氏有些兴奋,该不会是相公他们带着好消息回来了吧。

    这样想着,张氏忙朝院里喊道,“爹,娘,相公他们回来了!”

    一听这话,金氏和许氏,还有林金财,都飞快从屋里冲了出来。

    这几日,家里都等着中榜的事呢。

    只是为啥马车路过门口后并未停了下来,而是依旧往前走呢,再一看去的方向,那不是族长家吗,去族长家做啥?

    心里同样纳闷着的还有好些村人,这不,大伙儿都跟着马车去了族长家。

    很快,满脸是笑的林有志从马车上下来。

    林族长正想请人进屋,就听林有志笑道,“族叔,今日咱们族里可有大喜事一件呢!”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