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春燕春草出嫁 -----晋.江文学城……(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们就看到,方才帮着抬嫁妆的十几个青壮,这会儿或抱着麻绳团子,或挎着毛竹竿,或扛着锄头,从院子里出了来。

    然后快步往村口走去。

    这一奇怪的行径,让村民们紧随其后,都想看看他们这是准备做啥。

    等快到村口时,就见青壮们停下了脚步,然后挖坑的挖坑,立竹竿的立竹竿,再看他们拿着麻绳开始连着竹竿绑了起来。

    有村民忍不住上前问,“你们这是做啥?”

    林族长的孙子笑道,“拉好了绳子,明早好挂联对,再让新郎答了对子接新娘。”

    林冬爹不解,“啥联对要挂到村口啊?”

    “叔,咱们这联对可不止挂一副,听远柏哥说,要从村口一直挂到他家哩!”

    啥?

    要挂这么多?

    村民们惊诧的嘴巴,可以塞进一个瓜瓜来。

    半刻钟后,按耐不住的村民们,很快参与了进来,挖坑、立竹竿、绑绳子,忙的不亦乐乎。

    “哎呦,你这样绑可不牢固!”

    “不对不对,这坑得再挖深一些,不然杆子立不住。”

    “诶诶,我说你咋一点劲儿都没有呢,该不会早饭都没吃吧。”

    老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同样的,人多速度也快,不出一个时辰,挂联对的绳子就全都拉好了。

    ......

    都说左眼跳财,所以周子旭肯定自己今天会有好事发生。

    不过,在想到今日是自己娶媳妇成亲的大喜日子后,周子旭觉得,这左眼跳的好事,大概指的就是这个吧。

    只是等周子旭穿着大红喜袍,领着吹吹打打的接亲队伍到达小高山村时,很快就明白,自己今日的“左眼跳的好事”到底来自哪里了。

    谁能告诉他,这连成片的联对是做啥用的,总不会是专门等着自己和连襟过来答对的吧。

    周子旭有些哭笑不得。

    原本他就防着大舅子来这一招,是以特地去二叔私塾,找了几个擅长吟诗作赋的学子过来,可周子旭万万没想到,大舅哥居然会这般“狠”,这里少说有一百多副对子吧。

    一阵微风缓缓吹过,大红联对随风飘啊飘,周子旭只觉心中哇凉哇凉,呜呜呜,大舅哥的下马威确实厉害。

    王文昌也才了到没一会儿,为了不耽搁接亲的吉时,昨晚他是歇在横溪镇的。

    而原本被成片联对看的傻愣当场的王文昌,这会儿看到连襟过来,以及连襟身旁站着的五、六个书生时,如同看到了救星一般。

    人多好啊,自己这边四个读书人,连襟那边有六个,想来要把这些联对都答出来并不是难事。

    见两位新郎磨拳擦掌,一旁捧着笔墨托盘的青壮忙走了过去。

    “两位新郎,若要答对,笔墨在此。”

    说罢,便把托盘递了过去。

    周子旭和王文昌也不含糊,各自抓起一支毛笔,待蘸了墨汁之后,就行至联对前,开始对答起来。

    上联:两姓联姻。

    周子旭提笔写下:一堂缔约。

    再看第二张,上联是: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

    周子旭想了想,提笔: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

    王文昌也不耽搁,待看到上联为:“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的联对时,便挥毫写下: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蝶。

    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众村民,在看到周子旭和王文昌的对答如流后,都忍不住夸赞,“两位新郎官好学识啊!”

    而躲在人群后的林三柱,看到两个女婿没被为难住后,终于松了口气,能答出来就好,能答出来就好,别到时天都黑了,还没把自家闺女给接走。

    其实林三柱也不想想,这两人,一个举人一个秀才,怎可能连诗句都对答不出来。

    只不过,实在手酸是肯定的。

    等周子旭和王文昌,差不多对答了一小半联对后,那几位一同前来接亲的书生才提笔上去帮忙。

    风流倜傥的十来人,同时挥洒笔墨的场景,看着可不是一般的养眼,众村民只觉一双眼睛都不够用了。

    而听到鞭炮声往这边过来的小娃儿们,哪管什么对不对联的事啊,一个个跑到新郎官面前,讨着糖块吃。

    书砚把手上的大包袱一举,“要吃喜糖的快些过来这边!”

    小娃儿一听,立马掉转方向,满脸是笑的在书砚跟前排起了长队。

    不多会儿,小孩子们就领到了松子糖,每人四块。这下,娃儿们乐得走起路来都是蹦蹦跳跳的。

    待写出最后一副联对,周子旭和王文昌,只觉此刻脖子酸、胳膊酸。

    再看立在院门外的大舅哥,一身绯色长袍,发髻纹丝不乱,看着宛若一颗青松一般,雄气勃发。

    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吉时已到,新娘子要出娘们了。

    春燕顶着红盖头,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很快就把自家哥哥的肩膀给打湿了。

    林远秋轻声,“以后子旭若是欺负你,你就回家告诉哥哥,哥哥一定帮你收拾他。”

    春燕只轻轻“嗯”了一声,很快就呜咽着说不出话来了。

    把大妹背上马车后,林远秋又转回来背小妹。

    比起春燕的满脸是泪,春草则咬着嘴唇,“哥,记着一定要给草儿多写信哈......”

    声音已带了哭腔。

    林远秋点头,“哥一定记得,小妹也千万记得多照顾好自己,晓得了吗?”

    春草“嗯嗯嗯”地点着头。

    ......

    送走了春燕春草,林三柱只觉心里空落落的。

    冯氏也是眼眶红红。

    所以养闺女有啥好的,长大了就去别人家了。

    唉!也不知道她们在婆家适不适应。

    想到三日后还会回门,冯氏准备到时好好问问。

    挂在村道上的联对被村民们一张张小心取下,然后全都拿回家去了。

    林远枫几个去把绑在竹竿上的麻绳解了下来。马上就要搬家,这些绳子肯定能派上用场。

    ......

    再有一段时日就要前往京城,所以家中有些行李已经可以收拾起来了。

    吃晚饭的时候,老林头就与家里说了此事,让大家可以把一些暂时不穿的衣物先收到箱笼里。

    还有就是家中田地该如何安排的事。

    三年前家里新买了十二亩水田,算上原先的六亩,如今家里共有水田十八亩。

    老林头看向林远秋,前几日他就提过此事,也不知小孙子这会儿是个什么章程。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