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京城茶馆 -----晋.江文学城独家……(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sp;  吕淮浸淫官场多年,加之又是二甲进士,不论在学识上还是时政上都懂得很多,是以给出的批语常常都是一针见血,这让林远秋和周子旭受益匪浅。

    只是这样的好处没坚持多久,渐渐的,周子旭来取文章的次数少了,且上次拿去的策文也迟迟不见他拿回来。

    林远秋有些纳闷,以他对周子旭的了解,这其中定是发生了什么事。

    周子旭自然没有隐瞒,听到林远秋问,也没觉得难堪,而是一五一十说了起来。

    原来上次周子旭再去吕府时,吕夫人特地见了他一面,接着便委婉说了吕侍郎最近公务繁忙的事。

    听话听音,周子旭不是傻子,很快明白了吕夫人的言外之意。

    这是想说,他时常送了文章过来请教,使得吕侍郎休息不好的意思吧。

    想到这里,周子旭心里不是滋味,不说吕家太爷和他高祖有着故交之情,就是那日他爹上门拜访时,可是在点心盒子里放了一千两银票的。

    虽他家日子过得还算富足,可一次性拿出一千两,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周子旭知道,祖父和父亲之所以这么大手笔,全是为了他的仕途能顺利的缘故。

    可这会儿,对方只轻轻一开口,自己就再也不好意思拿着文章往人家家里去了。

    也不知吕世伯知不知道这件事,不过,不管他到底知不知晓,周子旭都不准备再去了。

    看到周子旭满脸的失落,林远秋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咱俩到酒楼吃鱼去!”

    ......

    虽心思基本都用在了学业上,可作画的事,林远秋可没忘记。

    毕竟银子是立身之本,没有是万万不成的。

    是以,每天晚上林远秋都会画上一、二幅,为此他又去买了两盏油灯,这样有三盏油灯点着,倒不会因视线不好而伤了眼睛。

    至于画的画,还跟以前一样,有写意山水,有四联幅花鸟,以及菩萨画像。

    除了这些,林远秋还特地去买了几块云纱,然后画了两套炕屏,和在府城一样,也是五联屏的样式。

    而炕屏的卖价,林远秋早已经想好了,他准备每套卖五十两银子,这样的价格,比在府城时,正好多出了一倍。

    到了十五这日,林远秋就背着书箱去了四宝斋。

    见人过来,朱掌柜大大松了口气。提着的心也总算放了下来。

    马上就是一个月了,要说心里不着急怎么可能,这段时间他可是收了好几个客人的定银呢,若是完不成订单,到时是要赔银子给人家的。

    等到了内堂,林远秋就从书箱里把十几幅画作,以及两套炕屏图拿了出来。

    朱掌柜还是头一次看到画的如此精美的五联屏。

    众人都知,画菩萨开脸最重要,好多人都画不出这种神韵呢。

    看到画上一张张惟妙惟俏满是慈悲的脸,朱掌柜已能想象出炕屏做好后的精美了。

    把云纱小心卷好后,朱掌柜便和林远秋结算起银钱来,两套五联炕屏一百两,十三张写意山水二十六两,至于四联幅花鸟图算八两银子,而四幅菩萨图是三十二两。

    朱掌柜噼里啪啦拨着算盘珠子,而后满脸是笑道,“今日小友这些画,共为一百六十六两。”

    虽在出门前,自己已经算好了能到口袋的银钱数,可等把银票拿在手上时,林远秋还是难掩心下的激动。

    果然还是在大城市挣银子更容易些啊。

    朱掌柜从柜台里把五、六只包袱拿了出来,随后与林远秋仔细说道,“这四包客人定的是送子观音,这两个包袱一个是杨柳观音,一个是持莲观音,每个包袱我都有纸条写在里头,届时让你舅公照着画就成。”

    林远秋点头,而后打开其中一个包袱看了看,除写了字的纸条外,里面包着的东西跟先前一样。

    清香三支,一根毛笔,墨条一块,装颜料的小瓷盒,还有就是砚台了。

    林远秋发现,这次的砚台,比先前在府城时要大上许多,刻工也更精细一些,想来价钱也贵上不少。

    林远秋把布包重新系上,然后把几个包袱全都放进了书箱里。

    这次林远秋并没提卖二手砚台的事,他家里可有不少的小孩子,这些砚台看着就不错,所以,还是留给清儿他们用吧。

    与朱掌柜告辞后,林远秋并没直接回国子监,而是从庆毓街转到了上亭街,这边有好几家牙行开着,林远秋想打听一下京城的房价。

    若是照着今日的卖画收入,要攒出买房子的银子并不是难事,林远秋已经想好了,等存够了银子,他可以先在京城买一套房子下来。

    按照自己在前世的经验,在大城市里买房,肯定不会有亏本的时候。

    以林远秋的年纪,牙侩们肯定热情不到哪里去。毕竟才十六、七岁的岁数,哪里做得了家里买田产、铺子,以及屋宅的主啊。

    林远秋也不在意,直接跟牙侩问起了住宅的价格来。

    听到一进小院卖价为三百多两,林远秋忍不住吸气,果真和自己先前猜想的那样,京城的房子要比府城贵上二到三倍多。

    一进院子面积太小,所以并不在他的计划中。

    林远秋又问了大院子的价格,得到的报价是,三进宅院带倒座的,须得一千八百两。而四进院落,若带有后罩房和倒座的,那可就得四千多两银子了。

    心下有数后,林远秋就出了牙行,然后往国子监的方向走。

    同时也在心里给自己定下了买大房子的目标。

    林远秋早就已经想好了,这辈子自己没有亲兄弟,若真能走上仕途,日后肯定少不了帮手,与其像族长族老他们提出的,从族里挑几个信得过的培养,他还不如直接让几个堂哥留在身边帮衬自己。

    ......

    国子监隶属于礼部,而礼部掌着文教礼仪。

    是以,每隔上一段时日,就会有本部官员过来给六堂学子讲学。

    至于讲课的人选,有时是礼部尚书,有时是左右侍郎,还有时候是郎中和员外郎。

    而今日过来给广业堂讲学的,正是礼部侍郎秦遇。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