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名传千古天下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治国策: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又经,令行为上。”

    “治国策:乱则危国,治则安国。”

    “治国策:宝镜高悬,国家法治千秋盛;金衡横架,国之公平万安。”M.biQUpai.coM

    “农学论:拔病株,留好苗。”

    “论行商:商人重利,且一本万利,国之应参,国库之丰盈。”

    一篇篇的策论书写在纸张上,龙飞凤舞的大字极具根骨。

    白锦书一个女子,字体如此恢弘大气磅礴,握笔有力,顿挫铿锵。

    看着手上的纸张,在场所有的人都激动不已。

    现在的他们不关心崔圭那边做了什么,他们只看到了大都督府门口这大好河山跟繁华之态。

    农工商兵学,白锦书所有的都涉及了,虽然不全,只有只言片语,可他们知道写出来会有多么的惊心动魄。

    他们也知道,这样的国之瑰宝,怎能被所有人都看到,势必要成为皇朝之秘,造福百姓。

    “大都督并没有忘记我们,在她心里,我们所有人都是一样的,都是一样的。”

    “是啊,我们都是一样的,大都督她就是最好的大都督。”

    百姓们不识字,便是识字也涉猎不多。

    白锦书为了方便他们看懂,还细心的做了注释。

    一字一句,不论是农工商兵学,都贵在为民的核心,都贵在围绕着百姓转圈。

    其中甚至还有赋税论。

    这样的论言,可是要得罪满朝堂的,甚至也会让当今圣上动怒。

    可为了百姓,白锦书能做的不能做的,她全做了,无一不是为了大胤的子民着想。

    “父亲,您看到了么,您看到如今的娇娇如何被百姓们敬重了么。”

    白二娘低着头,死死的捂着嘴,眼眶通红。

    她想小妹了。

    当年的小妹也是这般有惊世之才,也是这般心有沟壑。

    但当时的处境让小妹不得不收起锋芒。

    如今小妹的女儿做到了。

    她的这些言论不仅会流传千古,更是会让大胤的百姓们越发敬重军侯府。

    父亲跟哥哥们死了,可军侯府有白锦书。

    只要有白锦书在,只要国有百姓,军侯府的女眷们便会受世人敬仰。

    “这些都是大都督手写出来的么。”

    高适手上全是纸卷,像是抱宝贝一样不舍得松开手,唯恐一松开,这些纸卷都要飘到了别处。

    上面的大字如出一辙,高适在上面摸了摸,待看到手上还有未干的笔墨,他猛的抬头看向军侯府内。

    越来越多的绣春卫从里面出来,手上皆抱着纸卷往半空撒。

    那么多的纸卷,足矣看出府内的白锦书现在还在创作。

    漫天的纸卷飘满西京的街道,多的甚至空气中随手一伸便能碰到一个纸卷。

    而每一个纸卷上面都写着一句话。

    不是诗词便是国策商策,多的让人眼花缭乱。

    与此同时,西京摄政王府,西京皇宫,乃至所有的高门府邸的官员手上都有下人们从军侯府街道上拿回去的纸卷。

    待看到纸卷上的内容,全国上下哗然。

    甚至有大臣们快马加鞭的进了皇宫,却发现他们到的时候,已经有许多的大臣在御书房外面等候了。

    皇宫,御书房。

    天元帝高坐在龙椅上,戴着扳指的手上捏着一张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