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9(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信了!

    潘垚心里大大叹了口气。

    她背上背篓,上前牵住老仙儿的手,在于大仙要开口之前,抢先一步道。

    “是是是,您瞧得到,是我人小,怕路上滑脚,回头崴了,那可就不好了。”

    于大仙哈哈笑了两声。

    他哪里不知道,这是小徒弟孝顺自己这做师父的。

    ……

    竹林在村东方向,从老庙这处出发,要经过村子好几处的田地,这时候细雨绵绵,雨不大,如细针,又似牛毛。

    春雨贵如油,乡下地头,小孩子都知道这句话。

    是以,虽然下着雨,大家却都在地里忙活。

    有人嫌弃蓑衣碍事,就戴了顶斗笠,光着脚踩在田地里。

    潘垚从远远地方看去,就见老牛拉犁,甩着尾巴,一脚一个印记,慢慢往前,后头,戴着尖头斗笠的村民时不时吆喝一声。

    春雨绵绵而下,芭蕉村缭绕着云烟,宁静得像一副画。

    ……

    很快,大家伙儿就见到了于大仙脸上挂着的蛤嫲镜。

    这阴雨的天气,哪里就需要墨镜遮阳了?

    老仙儿这显摆的心思,那是司马昭的心,路人皆知。

    “小大仙,这下雨的天,和老仙儿去哪里啊。”

    有人打招呼,潘垚便扬了扬肩上的小锄头,笑着寒暄几句,说要去竹林采竹子。

    村民说雨天路滑,竹林多蛇虫,千万小心。

    东拉西扯之下,大家伙儿就是不夸于大仙鼻子上那明晃晃的蛤嫲镜,直把他心急得哟。

    潘垚心中偷笑。

    过了好一会儿,村民瞅着于大仙的脸,相互对视一眼,默契地哈哈大笑起来。

    过了好片刻,这才笑道。

    “老仙儿这蛤嫲镜一戴,瞧过去更仙了,这是进城买的?”

    于大仙脸色稍霁,总算是提到了。

    他拿手顶了顶鼻梁上的墨镜,摆摆手,故作不在意模样,道。

    “没呢,土土这孩子孝顺我的。”

    这时候的蛤嫲镜,那真是时髦东西,大家伙儿瞧了个稀罕。

    他们让于大仙摘下墨镜,凑近脸,让他将眼镜往自己脸上搁了搁,又仰头对着天空瞧了瞧。

    这时候没有太阳,不见潇洒,倒是显得视野更黯淡了。

    稀罕过后,大家也就不稀奇了。

    “也没什么,就黑糊糊的,还耽误干活……摘了摘了!”

    可把于大仙郁闷得不行。

    路上,于大仙还和潘垚嘀咕,“这是好看的,又不是用来干活的,真是不懂好东西。”

    潘垚见他将眼镜摘了,心里放心了些。

    “对呀,就是好看的。”

    “师父,要我说,您显摆错人了!”

    “叔叔伯伯们在村子里干活,又不出门做客,大家自然是怎么舒坦,怎么来。”

    “还有啊,我听都顾菟都说了,蛤嫲镜得配喇叭裤,蝙蝠衫,那样才是顶顶时髦的。”

    “您要是有这一身行头,去镇子上,往小年轻面前走一遭,保准他们围着你,不喊你大爷了。”

    “那喊我啥?”于大仙好奇。

    “老大哥!”潘垚铿锵有力。

    “哈哈。”于大仙点了点潘垚的脑袋,“你个小鬼头,惯会拿师父逗趣。”

    两人说着话,便到了竹林这一处。

    春雨绵绵而下,氤氲着潮湿,竹林这一处泥腥味也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