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八十六章 人人皆能成圣(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明白了,”郭嘉突然道,“师尊所言,我们向海外获取土地就是争取时间的一种办法。”

    “没错,海外有地,可以源源不断地迁移没有土地的流民,可以给我们争取时间,建立一个能够让豪强们大力消费的市面环境。”荀谌重重点头道。

    “太好了,如果我等能够解决治乱循环之千古难题,那我们可是要人人成圣啊!”荀攸突然说道。

    “人人成圣?”众人顿时深深吸了一口凉气。

    孔圣人,孟圣人,而他们就是荀圣人,郭圣人,叔圣人,季圣人……

    人人都有机会。

    荀攸这绝对不是说着玩的,也不是在说大话。

    他们要真能在这个时代解决这个问题,何止是圣人,他们的地位定然超过孔子、老子、孟子的。

    闻人升笑笑,这些超绝非凡的智谋者,就是有一种能够改变时势的雄心。

    就像诸葛亮,明知天时不在了,还要硬生生打出个三国蜀汉来。

    可惜还是底蕴差了。

    承受不起太多的错误。

    “没错,我们要人人成圣!”

    “那还等什么,让咱们想想,该怎么让豪强消费了?”

    “首先要打破他们的坞堡经济,让他们的产品能够进入我们的大市场来。”

    “可是要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他们自给自足,完全不需要对外采购,用强力吗?那又不是自然之法,迟早还要被反抗。”

    “我明白了,我们可以搞工场啊,师尊为什么要弄士农工商都要平等?工场可以大量容纳失地的普通人,而他们生产出的物品,布匹要比豪强自己生产便宜的多。”

    “没错,如此一来,就可以让豪强放弃自己生产布匹,生产酒,生产美味佳肴,生产绸缎,生产牛肉羊肉,生产……总之就是让豪强发现,他们的土地,只能用来生产粮食和原料。”

    “而其他东西拿粮食和原料,去工场里交换才是最划算的。而这样一来,百姓们也就得到了粮食。”

    “然而问题了,豪强只有几十万人,工场里生产的布匹美酒太多太多,又岂能是几个豪强可以消费完的?于是这些东西换不成粮食,工人们还是饿死。”

    众人纷纷说着,一个又一个难题,在他们脑海中浮现,一个又一个问题在碰撞中找到解决之路。

    闻人升很高兴,这些人提出的问题,其实在现代一样存在。

    消费不足,无法充分交换,是任何一个现代组织最头疼的事。

    “有了,有了!”荀攸突然道,“我有了,我有了!”

    “几个月了?”郭嘉突然道。

    “刚刚有的。”荀攸还没有明白,闻人升哈哈大笑。

    这个郭嘉,果然是不拘小节,放荡不羁啊。

    不过在曹操面前,还是庄重的,毕竟曹操是封建君主,而他却是平等之师长。

    “好你的奉孝,我不与你争,我的法子就是以我们新建的全民之朝,来对粮食进行一定征税,将粮食从富豪那里购买过来,然后投放到市场,也就是说,以朝廷来强行制造出消费来!”荀攸镇定自若道。

    “啪啪!”闻人升鼓掌笑道,“好,公达所言,正是为师要指点你们的,看来你已经得到我万分之一的真传了。”

    众人并不意外,也没人觉得师尊是在自己吹牛。

    “恭喜公达,恭喜公达。”

    “没错,我们咋忘记了朝廷了,朝廷是全民选出来的君,当然要为全民之人服务。豪强有粮食,我们就征收一二,当然不白征收,拿其他东西给他换就是了。”

    “可是豪强若是不卖粮食,又该如何?”有人叹气道。

    “所以要有官田,官田出产,投放到市场上,豪强不卖,就会亏损,就会烂掉,粮食不能久放。而官田只要经营得当,不会亏损,不像小民那样会被豪强占有……”一个智士说道。

    说到这里,那个智士也停下来,“不对,官田也不行,最后也会被侵占的。”

    “那该如何是好?”众人又苦恼道。

    闻人升笑了,这些人还是典型的农业思维。

    总觉得粮食大过天,粮食最重要。

    也是啊,没有粮食,朝廷就完蛋。

    可不是大过天吗?

    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占领到足够富足的土地,土地的出产,没有足够丰富。

    如果土地足够多,单产足够多,那就是豪强发愁卖粮食了,因为粮食吃不完。

    粮食吃不完,才有后续一系列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绝不可能建立在饥荒之上的。

    后世的农业可是要大量补贴才能生存的,可见它天生的弱势。

    就是因为生产的远远超过人们能吃的。

    这时候的人,还以为人口会无限繁衍,而粮食不可能无限增多。

    他们却不知道,随着各种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的实现,人口会平衡下来,而且会越来越少。新笔趣阁

    这样的话,豪强怎么可能囤积粮食?

    这东西不稀缺了,囤积了又如何卖出高价?

    看到闻人升在笑,众人纷纷问道:“师尊,这该如何是好?”

    “公达,你怎么看?”

    荀攸听到这里,想了许久道:“还是得从海外有地来解决,豪强囤积粮食,是因为有利可图,粮食稀少,如果粮食很多,海外有大量土地生产粮食,他们只会为如何卖出去发愁,而绝对不会囤积粮食,甚至都不一定再囤积土地了,因为他们会发现工场比土地可容易赚钱多了。”

    闻人升笑了。

    “不错,公达,你是彻底领悟了。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要去海外开拓土地,要寻找更多土地的根本原因,就是制造粮食的极大丰富,只有粮食极大丰富了,一切变革才能产生,否则就是无根之木。”

    “师尊圣明。”众人异口同声道。

    闻人升点点头,可惜这年头,诸葛亮才3岁,不然的话,他能领悟的更好。

    不过司马懿在哪儿?

    他是179年出生的,今年应该是五六岁的年龄。

    这家伙可是比诸葛亮大两岁,仍然熬死了对方,可见长寿基因厉害。

    “好了,尔等下去好好写写,就以今天所讲整理一番,让天下人皆知此事。”

    “是,师尊。”

    众人诚心拜服。

    师尊从来不搞隐秘那一套,都是公之于众,这才是圣人之心啊。

    也从不担心别人学了去打败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