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谢双瑶是任性的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究竟有多困难,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多少不便,昌逢你也看到了。”

    “这样的政策,一条还好,如果是两条呢,三条呢,十数条呢?人们的思想只能适应落后的生产力,就像是几千年前,废除人牲、信用‘小人’——按买地的说法,小人并非是德行有缺,而是区别于大贵族的小贵族、平民——的纣王,为何被评价为倒行逆施、亡国之君——”

    她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不用再进一步的阐明,一时间吴昌逢也不禁不寒而栗,他想要说什么来反驳沈曼君的观点,但思前想后,却也不禁是哑口无言——六姐的很多政策,在她的道统里,你不能说它是错的,但是,它现实吗?这完全是另一个问题了。

    虽然没有明言,但是,在吴昌逢心里,已经完全接受了买活军逐步扩张,最后统一全国,扩张南洋,甚至还要往东瀛、高丽一带耀武扬威,乃至扬帆新大陆的未来,他不但已经习惯了买地这里,让人做梦都想不到的好日子,而且也习惯了对于未来乐观、平稳的预期。现在,乍然间让他回到从前在老家时,对于敏朝的将来深怀忧虑的情绪里,当然毫无疑问是极大的折磨,他禁不住也打了个寒颤,怔怔地说道,“但是……但是——难道你,不,难道徐老就没有看到这一点,没有劝谏六姐吗——”

    “劝谏什么呢?有什么好说的?难道六姐会看不明白这些吗?”

    沈曼君却仿佛是全想明白了,她以叹息一般的口吻,低声说,“昌逢,圣人无情而有性,六姐不是圣人,可表现出来的模样却胜似圣人,你觉得她是全无私心,全无爱好吗?或许,她的爱好,便正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啊,她要的并非是顺势应时,把已经发生的一切,在如今再照搬一遍——她就是要凭借自己的无穷伟力,把这些历史中未有的故事,化为现实。”

    “她并不是没有一丝私心、一丝任性,她的任性,恰恰已经包含了整个天下,席卷了所有人!正是因为这份任性,她才宵衣旰食,开创如此伟业,你又该如何去反对她的任性呢?你在反对的,是国家的基业,是一切的起源!”

    吴昌逢不禁瞠目结舌,再三思量却又没有一字可以反驳,他也激动得发起抖来了,“但是,但是——”

    但是,一座建立在任性,建立在狂念上的国家,这是何等的飘摇?纵然天下间没有一人能抵挡六姐的伟力,但是,基于生产力的反扑却是最汹涌的,这甚至是她自己的道统都在反对的事情——超出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注定会被排斥,而代表淘汰生产关系的政权——其本身——

    这一瞬间,一切安稳似乎都如同风中残烛一样,摇摇欲坠,吴昌逢几乎看到了一座冉冉升起的城市,是如何在乱军的呼号中陷入战火。他狠狠地颤了一下,几乎要问出口了——难道六姐就不怕——

    不怕……不怕什么?不怕身死道消吗?他突然又想起来了,是啊,六姐并非凡人,她怎么会死呢?对她来说,最次的结果也不过是扬帆出海,了此残生,甚至于她还能多得不少闲暇,光是那一艘大船,便足够她享受的了!

    ——她是永远不会输,也不可能输的,六姐总会有退路。没有退路的,是那些深信于她,为她摇旗呐喊的马前卒!真到了那一天,不,或许在那一天之前,他们总会比她更先死,他们没有第二种结果!

    吴昌逢立刻恐慌地看向了自己的妻子,似乎想要确认沈曼君是否已在不知不觉间,变成了谢双瑶的狂信徒,甘心于为了她描摹中的王图霸业而肝脑涂地,以沈曼君的位置,以她前后地位的对比,以她获得的权力和机会——

    夫妻二人,四目相对,吴昌逢逐渐放松下来,他伸出手轻轻地拍了拍沈曼君的手臂,喃喃说,“这会儿,我倒是有点想家了……”

    故乡有什么好想的?夫妻两人在买地的日子,是如此的富足、体面而幸福,他们拥有的权柄更非在故乡时可比,但是,在故乡时,他们虽然是无名小卒,却至少是平安的,而不是在政治漩涡的风口浪尖滑行,沈曼君笑了笑,低声说,“算了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买地总有一日会主宰华夏,我们是无处可去的!”

    虽无处可去,虽身不由己,但只要夫妇同心,总能随机应变,两人的手指,紧紧地缠握在了一起,吴昌逢开玩笑一般地说道,“今日起,要读史了,尤其要读《长乐老自叙》为佳。”

    沈曼君忙瞪了吴昌逢一眼——这话也未免太露行迹了!若是被情报局听去了,对景儿就是罪证,沈曼君身为《买活周报》的编辑,思想却无法和六姐保持一致,这是极危险的事情。丢工作那是好的,会不会被降罪都很难说。“我看什么史书?我只兢兢业业做我该做的事,从前如此,以后也是如此,不会有一丝改变。”

    只要沈曼君不为了六姐的狂想而冲锋陷阵、舍身殉道,吴昌逢都可接受,继续完成本职工作,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嘛,他连连点头,“夫人说得是,是为夫浅薄了!掌嘴,掌嘴!”

    于是,夫妻二人不再讨论这个危险的问题,而是张罗着洗澡睡下——像是他们的身份,早已置办起了浴室,在云县这里,一年八个月都可以洗冷水澡——水塔的水,被阳光晒得暖热,洗的时候是温温的,天气凉了就兑一点热水即可,也很省煤炭。于是两人熟门熟路地把驴子最后一次车上的水给用了,还剩了一些,留给孩子们起夜时冲厕所,先后躺上了竹床,吴昌逢挥着蒲扇,给沈曼君轻轻扇风。

    若是以往,他扇上一会也就睡了,但今日却是不同,扇子挥了许久都没有慢下来,沈曼君动了一下,细声问道,“睡不着?”

    吴昌逢苦笑道,“这让我如何能睡着?”

    对于谢六姐的施政理念,要说他一直都没有意见,那也是绝不可能的,吴昌逢毕竟是受儒家教育长大的传统书生,不过,基于生活水平的直线上升,吴昌逢一直秉持着一种随波逐流的心态,只要买地一直保持强盛,他愿意——当然想反对也无能为力——去适应六姐倡导的新风新俗,但是,倘若因为这些新风俗中过于激进的部分,反而影响到了政权的稳定,叫敏朝等潜在的敌人有机可乘的话,他又反而忧心忡忡了起来。

    几番变化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各方着想,却又觉得其中许多矛盾,实在是不可调和,吴昌逢又站在谢六姐的角度去想,是否可以暂时放弃一些过于激进的策略——譬如说,其实只要取消同休产假,暂时由女子休产假,这个政策的激烈程度似乎立刻就减轻了一半——可是,六姐又凭什么惯着呢?她若不是这样强硬的性格,又怎么能始终牢牢地把大权握在手心呢?她何必如此辛苦呢?

    这是个注定没有答案的问题,而且,吴昌逢发现,从深心里,只要能维持局面的稳定,让眼下的生活继续下去,他一点也不排斥六姐的所有政策,同休产假也好,婚书改革也好,拆分宗族也好,对他来说,伤害微乎其微无关痛痒,个别政策还让他享受到了好处,唯一需要克服的不过是一些老观念而已。

    不知不觉,他似乎竟完全站在谢六姐这边,开始为她抱起不平来了——六姐如此激进,为的是她自己吗?当然不是了,她自己早已可以享受这世间所有的特权了,她所为的,有些是为了最穷苦的人,有些则是为了从前受到压迫的女子——但是,这些受了她恩惠的人,会因此完全地站在她这边,成为她的臂膀吗?

    不,不会的,至少绝不是所有人都会,甚至,如果悲观一点的话,还可以这样想,那就是大多人都不会——就看曼君就知道了,倘若不是六姐,曼君如何会有现在的成就?但即便如此,曼君却依然没有全部站在六姐这边,她会出色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但却绝不会为了六姐的主张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吴昌逢竟在黑暗中,用略微责难的眼神看了妻子一会,似乎在责怪她的不讲义气,好一会儿,代入感逐渐散去,他这才回到了自己的角色中来,想了想,不由叹了口气。

    “想什么呢?”妻子有些困倦了,她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担心,吴昌逢想,可能这份忧虑在心中不止一日两日了。他爱怜地轻轻挥了两下蒲扇。低声说,“我是想……”

    他想让妻子早些睡,可不知为什么,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此刻最真实的想法,“我想,六姐是多么的孤独……天下间膜拜她者,不知凡几,可……她有没有真正的战友呢?”

    真正的,会为了她的狂想,她的任性,愿意冲锋陷阵、死而后已,为了将这任性烙印在现实之中,从此悬为定例而付出一切的人,真的存在于这世上吗?真的有吗?

    “那也当然是有的。”

    妻子的回答却很肯定,“这天下什么样的人都有,这样的人虽然少,但也一定是有的……”

    她是真的很困了,话没有说完,便慢慢地睡去了,留下吴昌逢在黑暗中一个劲的遐想:这样的人真的有吗?曼君是不是也认识几个呢?他们,她们,又会是什么长相,什么性格——

    又会是什么样的人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