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第一百四十六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一百四十七章

    余乐不是个上不了大场面的人, 过去现在未来,他都能在世界赛场上发光发亮,足以经受得住任何场面的考验。

    只是眼下这个场面, 委实尴尬, 就像听壁角被抓了个现形,还被围观如何钉上“耻辱柱”。

    正好提到自己名字的时候,被抓了个正着,是怎么回事!

    余乐牵出嘴角,在笑容加大的瞬间出了一口急气,继而晒然笑道:“嘿, 我上来看约拿的比赛……”

    没等余乐说出更多话, 那位资本家的公子就已经高兴地站了起来:“这里来, 我这里有座位。”

    说完,他对他的女友招了招手, 等余乐走过去的时候,女友坐在了他的腿上, 余乐有了一个单独的座位。

    很好的位置, 就在大屏幕的正前面,投屏的电视里正好播放约拿站在出发点,随时准备出发。余乐一边道谢, 一边将视线落在大屏幕上说:“我看完就走, 很快就有比赛。”

    “没关系,万分欢迎,一直希望能和你结识,这是很好的机会, 我叫刘星, 这是我女朋友露露。”

    余乐握上了伸过来的手, 礼貌寒暄了两句,就再顾不上。

    约拿出发了。

    约拿这一次选择的是正方向的出发,他挑战的第一个桥,毫无疑问是第一个街区里,唯一的赛级道具,梯形状的七米的长桥。

    初速度让他无法获得更多的空中时间,所以上桥的时候,只能够完成270°的转体难度。

    “哐”的一声,落在倾斜的桥面上,随后就向上猛地一跳,飞跃梯形部分的同时,也完成了一个180°的【桥上跳】。

    随后旋转着落地,是450°的下桥。

    “啊!和你一模一样!”刘星倒是记得清楚,惊讶地开口说道,同时注意余乐的表情。

    余乐很平静。

    因为选手比赛期间一般看不见直播的原因,也因为怕被其他人影响自己的发挥,包括约拿骨子里的那份骄傲,余乐相信他绝不是故意去重复自己的动作,而是这个道具只有这么做才是最好的,能够拿到更高的分。

    “是你会怎么做?”刘星问。

    “差不多,也只能这样。”余乐简短地说着,注意力持续落在直播电视的画面里,聚焦在约拿的身影。

    也就是这说话的功夫,约拿就来到了第二个街区。

    这个街区有一个“箱子”,一个被余乐当成跳台来用的“炮台桥”,以及一个12米的长桥。

    这一次约拿选择的是12米的长桥,他一路疾驰,贴着长桥的左侧,在平台上滑出去一米远后,用出全身的力气往上一跳!

    旋转的身体,像是龙卷风,裹挟着冰雪,手臂处黄色的标签成了那团黑光里唯一的闪亮点,光芒乍然一现,便已飞过了六七米的距离,落在了长桥的后半段。

    “当”的一声!

    从头顶的音响里炸开。

    “哦!!”

    咖啡厅里响起掌声。

    这个动作即便是在余乐这样专业人士的眼里来看,都完美的没有一丝瑕疵,450°的【大灾难】长桥,约拿做的实在是太从容,太精准,也太漂亮了!!

    “好!”

    “太棒了!”

    “就像飞起来一样。”

    “哦!约拿!不愧是约拿!!我爱死他了!!”

    耳边响着其他人的叫好声,刘星激动地问余乐:“上一次,你滑的跳台,这一次,你也会试着滑这个很长的桥吗?大灾难要跳吗?”

    从对方口里说出专业词汇,让余乐转头看了过去,看来并不只是来度假玩乐,他做过功课,应该也很喜欢这项运动。

    被人喜欢自己所热爱的运动,共同的爱好迅速地改变了余乐对他的印象,所以余乐正眼看他,态度也端正更多,“是的,有这个计划。”这样说道。

    “哇哦,好期待,会更好吗?”

    “不会了吧,450°的大灾难目前来说已经是天花板动作。”

    “那你一定会比他做的更流畅,轻盈。”

    余乐扬了一下眉,不得不再一次的,暂时将视线从屏幕移开,看向这位“大儿子”,“我倒是很想,但他可是世界第一。”

    “要相信自己!我就相信你一定比他棒!”刘星比余乐还要自信。

    余乐扬了扬眉,继而笑了:“好吧,那我要更努力才行。”随后,目光再次快速地移回至屏幕上。

    这时,约拿已经滑到了第三个街区。

    这里有两个不错的,适合主项运动员滑的赛级道具。

    一个是“弧形桥”,弧形的桥尾端正好对着前面不远的“墙”,弧形桥比较难,但因为落点的朝向问题,降低了上“墙”的难度。

    第一轮余乐就选择的这样的组合。

    还有一个是很常见的“梯形桥”,说实话这个“桥”在职业选手眼里,就是再常规不过的道具。不过因为赛道设计者的原因,有意还是无意,让这个“梯形桥”多了一个在职业选手的眼里,非常适合挑战的点——那就是它旁边紧紧贴着的只有30厘米高的,低难度的道具平桥。

    当这两个一高一矮的“桥”平行出现在一起的时候,给了坡面障碍技巧世界级高手们,一个更有趣的,新鲜的玩法儿。

    余乐今天上午在熟悉场地的时候,就这样做过。

    所以约拿往“新手桥”滑过去的时候,余乐就知道他想要做什么,顾不上再说话,聚精会神地看着,直到余乐期待的那一幕出现!

    “哦!看见了吗?我就知道!!”余乐激动的在座椅上弹跳了一下,眼睛闪烁这光芒,对刘星说,“我也打算这么做的,下一次我也要这么做,太帅了!”

    但是身边大部分人,包括刘星都一头雾水,不明所以地看着余乐。

    好在还是有更专业的人,看出了约拿表现出的,尤为炫酷的一面。

    “是,抬头打板。”说话的人是参加比赛的选手,虽然不是坡面障碍技巧的主项,但显然比其他人的知识量大了很多,一眼就认出这款新出现的炫酷招式。

    刘星不明白,不明白就问,“什么是抬头打板?”

    什么是【抬头打板】?

    余乐想了想,张开了嘴,欲言又止。

    解释起来太复杂了。

    约拿的比赛还在牵扯着他的注意力,想要把这个新动作解释清楚,就需要一段长篇大论。

    但现在根本没时间,坡面障碍技巧的比赛,简直可以以秒了计算,错过几秒,毫不夸张地说,就是错过了整场比赛。

    所以,余乐只能长话短说:“是一个小细节,你或许要回去看慢放,就会发现约拿在跳起来的时候,有做一个多的动作。”

    “哦……”刘星终于知道余乐的注意力不在这里,“我回去就找来看,你先看比赛,我不问你了,”所以也不再强求余乐一定要为他解释清楚。

    再说,那边的比赛还在进行,就这么一句话的功夫,约拿已经来到了第一个跳台区。

    从电视里看,这个区域也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设计。

    更大更高的两周台占据了整个赛道三分之二的位置,旁边紧邻着的是一个精致近乎可爱的小跳台,约拿毫不迟疑地冲破雪雾,选择了更高的两周台。

    约拿是一名有着丰富滑雪经验的选手,他家就在滑雪资源丰富的阿尔卑斯山脉脚下,从三岁的时候,父母就带着他上山滑雪,在那个公园滑雪还没有成为世界大赛项目的年代,他就已经在参加本国和欧米公园滑雪的比赛,并且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就像白一鸣一样,约拿也是少年成名。

    所以他身上有些老派滑雪者的气质,就是明明知道正面的翻腾分数更高,但他更爱用偏轴的转体动作来做突破。

    根本原因是习惯了,以及偏轴的动作更容易做复杂高难度的摸板动作。

    很多自由式滑雪的大神对周数的追求并不是很高,如果不是比赛的时候裁判会明显给更高周数的选手高分,他们通常也就跳个三周就足够了。

    剩下的精力都在摸板动作上,开发不同的摸板动作,越炫酷越好。

    所以,当余乐看见约拿在上跳台的时候完成了一个小小圆弧形蓄力,就知道他要跳的是个偏轴的转体动作,所以视线第一时间就落在了他的滑雪板和手上。

    果不其然,滑雪板在半空中出现了前半段的交叉,这个形状通常代表着【日本抓板】。

    再看约拿的手,确实是从脚后跟处探进雪板的内侧,反手扣住。

    【日本抓板】是一个很适合偏轴翻腾的抓板动作,至少余乐觉得,自己做偏轴的时候,可比安全抓板更容易。

    这是一个偏轴一周半,再接一个转体一周的空中技巧。

    900°的周数,其实在起跳的时候有点偷周,但这个程度裁判又不至于扣掉他的周数,所以大概只有810°的转体,最后还是会算成900°。

    这就是老运动员狡猾的地方,他们的教练团队很喜欢琢磨裁判的想法,无时无刻不在踩线。

    余乐对此,不置可否。

    在第一个跳台完成900°,大概是一流坡面障碍技巧运动员和非一流运动员的差别。

    前面街区的稳定发挥,能够让他们在这里获得更高的速度,再加上自身的能力,最终能够达到这个的难度。

    “啪啪啪!”

    咖啡厅的二楼响起了掌声,不算太热烈,更像是一种尊敬,表示祝贺对方能够顺利完成第一个跳台。

    余乐听见这没什么激情的掌声,忍不住替约拿,还有他们这些职业运动员,在心里叫冤。

    就是因为第一个跳台矮,难度不够,所以观众看的就不爽吗?

    但900°真的是第一个跳台的极限了,前面但凡有一点的失误,这里都无法完成900°。

    而且要知道,他们在前面街区也同样努力去挑战着更高的难度,可以没有失误地一直到现在,有多不容易。

    害!

    只能说隔行如隔山。

    观众看的只是热闹。

    余乐也不可能解释,告诉身边的人这个地方做到这个程度会有多难,巴拉巴拉……就连感觉了解过这个运动的刘星,不也没问他吗?

    好在很快约拿就抵达了第二个街区,这里的跳台变成了三周台,六米的高度再加上抛物线飞出去后雪坡的角度,落差可以达到12~4米,空中飞行时间在两秒以上。

    时间一长,空中能做的动作就多了。

    而且更快的速度,可以让身体飞的更高更远,有效延长飞行的距离。

    约拿飞了起来,同样是左侧偏轴的转体,他在半空中将身体蜷紧,一只手紧紧地抓在滑雪板板头三分之一处,这是很强的爆发力,在头两个720度的偏轴转体的时候,就像是连在了一起,身体甚至还没有飞到抛物线的最高处,就完成了两周。

    随后他身体拧转,在最高峰的时候接上了一个向前的正轴翻腾动作,身体被摆正了过来。

    降落的同时,身体在快速地打开,就在余乐以为这样就完了的时候,约拿的身体却在最后一刻猛地拧转了半周,180°。

    反向落地。

    成功!!

    好厉害啊!

    这个空中组合相当复杂,难度很大啊!

    余乐手掌下意识地就碰在了一起,与身边响起的掌声汇合。

    不愧是“国王”,这个动作也太强了,而这只是第二个跳台,如果这样发展下去,还得了?

    “这是1260吗?三周半?难度怎么样?”刘星开口问道。

    “很难。”余乐说。

    “1260怎么就难了?你们不是都能跳1440,甚至更高吗?”

    余乐:“……”不是说不再问了吗?你这么话唠,你的网红女友们都知道吗?

    余乐倒不是烦了刘星没完没了的询问,相信他去看一场自己也一知半解的比赛的时候,也希望旁边坐着的专业人士能够为自己讲解,其实这也是一种认真的态度。

    只是他现在确实无法解释,约拿刚刚在半空中,做了多么复杂的一套动作。

    “不愧是约拿,武·器·库太强大了,你们看出来吗?没看出来?刚刚那可是个三阶变化的空中技巧啊!”

    人群里有人这样说着,嗓门很大,并不是刚刚暴露了余乐的“大嗓门”,这个人的声音更清亮。

    余乐被对方的声音牵扯了注意力,没忍住回头看了一眼,哦,是同样来自奥国的选手,会这样夸赞自己的队友,也是理所当然。

    余乐又将头转了回来,身后有人还在讨论什么叫做“三阶变化”,余乐的心思却被“武·器·库”吸引。

    真是一个又酷又炫的说法。

    不同的武·器带来不同的效果,轻量的武器大概就是滑雪的稳定性,和上下桥的基础技巧,重量的武器则代表了更高难度的技巧,还有超级重型的武器,就像这三阶变化,每次出现都会让观众热烈的鼓掌,激动的大叫。

    在那之上,或许还有氢武器,he武器,一如约拿的1800,几乎能够起到一举定乾坤的作用。

    那我的“武·器·库”呢?

    余乐在自己掌握的技巧里翻翻捡捡,直到想起被自己“压箱底”的东西。

    哇哦!

    说起来自己好像也不差嘛,“武·器·库”里的“装备”多的眼花缭乱!

    思绪因此被拉扯地散乱了几秒,待得余乐回过神的时候,约拿已经从第三个跳台上飞了出去。

    当那蓬勃的雪雾因为疾驰的身影被撞开一个缺口,仿佛突破了空间,余乐看到这一幕,下意识地屏息。

    这个速度,这个高度,是可以做更高难度动作的条件。

    约拿会完成1800吗?

    有这个想法吧?

    他一定想做。

    他不是说了吗?这一次要去做一些更难的东西。

    余乐脑子里对约拿的技巧印象,除了那个1800,好像已经容不下其他的东西了。

    他想要看见。

    这引领时代的动作,一个“王者”挥舞“权杖”的动作!

    是1800吗?

    是吗?

    于是当约拿腾空飞起的时候,余乐的心脏也像是被对方狠狠地拉扯了一下,几乎被提到了喉咙眼里。

    心里默默地数着,一周两周,三周,四周……

    ………………

    时间过的很快。

    约拿比完没有多久,就轮到余乐比赛了。

    毕竟他和约拿中间也只间隔了5个人,平均每个人也就两分多钟的时间,离开二楼前,再说两句话,然后热热身,把滑雪装备穿戴整齐。

    时间一晃而过。

    余乐已经开始他了决赛第二轮的比赛。

    他在风里疾驰,前方就是第二个街区。

    就在刚刚,他已经完成了第一个道具的挑战,就像决赛第一轮那样,270°上桥,接【桥上跳】,下桥的时候完成了一个450°的技巧。

    接下来,他将要挑战第二个街区。

    这一轮,他的目标与上一轮发生了变化,这一次他将前往12米的长桥。

    长桥,是完成【大灾难】技巧的最好选择,12米并不是余乐参加过的比赛里最长的桥,但这个长度已经足够完成这个炫酷的技巧。

    想想吧,在这样达到快50的时速下,从光滑不受力的雪上一跃而起,不但要完成旋转动作的同时,还有飞跃至少六米的距离,如何确定自己能够精准地落在计划的落点上?

    除了娴熟的技巧和精准的控制力,再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余乐很专注,这一刻脑袋里没有任何其他的念头,他的眼里只有那即将靠近的长桥,以及他的起跳点和降落点。

    但实际上,只有能做【大灾难】的运动员才知道,不到起跳的那一刻,其实根本看不见落点。

    他们只能用视野的余光,将长桥在脑海里延伸出去,随着位置的不断变化,在脑海里构建出一个立体的画面,完全就是考验预判能力的一个技巧。

    余乐也是同样如此,他滑到了长桥的左侧,身体距离长桥大概有半米远,随着他距离起跳点越来越近,同时他也在调整自己与长桥的距离。

    近一点,会更容易完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