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新世纪的黑船来袭(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对你旗下的投资公司,在几天内卷走霓虹银行数百亿美元,有什么看法?”

    “史密斯先生,霓虹银行总裁速水优,声称你是“最野蛮的金融野蛮人,霓虹最不受欢迎的人”。对此你又有什么看法?”

    “史密斯先生,在这次的美元/日元金融风暴当中。据说你最后是与摩艮、洛克非勒联手,主演了这一切,请问这是真的吗?”

    “史密斯先生,自从你去年收购了曼联俱乐部以后,一直没有去红魔的现场看过比赛,是不是你其实不喜欢足球?”

    “史密斯先生,你这次又会在英国投资哪个行业?”

    “史密斯先生,你对霓虹人对你的愤怒有何看法?”

    “你对英国目前的金融风险如何看待?”

    “……”

    狂闪的闪光灯,喧闹拥挤的现场,让亚伯的保镖们如临大敌。

    但其实对这种场面,岩石安保早有准备。

    保镖们面容冷峻的推搡开不时往前挤的记者,熟门熟路的展开,把亚伯的身形笼罩起来。

    亚伯眉毛扬了下,来伦敦之前,他就知道会有这种场面。

    但却也没想到场面这么大。

    一堆英国记者,不关心他来英国想干什么。

    而几乎全问的是和霓虹人有关的问题。

    这里面很明显,一定是有霓虹外务省的经费在作怪了。

    毕竟作为世界上,第二会替自己国家做外宣的国家。

    霓虹对全球媒体的影响力,只比美国差一些。

    不过这一次,亚伯倒是有些理解霓虹人的气急败坏。

    任谁被抢了几百亿美元,都绝对不可能心平气和。

    更何况还是一个强大的经济大国,愤怒和生气那是肯定。

    只不过这么做的是美国人,霓虹人动用不了物理手段报复。

    那还不许对方动用一些舆·论、金钱上面的手段,发泄一下情绪嘛?

    想了想,亚伯比了个手势。

    岩石安保的工作人员们迅速理会。

    然后经过挑选,史密斯传媒集团在欧洲这边的几家报纸的记者,被挑选了出来。

    《每日电讯报》、《每日邮报》、《每日快报》、《每日星报》、《格拉斯哥先驱报》……

    这些媒体的幸运儿记者们,他们的话筒被检查过以后,拿到亚伯面前。

    其他英国记者对此异常羡慕。

    但也知道,这些记者都是给亚伯打工的英国人。

    亚伯是他们的老板,他们在亚伯面前,当然多少能够享受到一些特权。

    面前放着自己旗下报纸记者们的话筒,亚伯露出他标志性的微笑。

    面对这一帮比美国记者还要刁钻,比美国记者还要不客气的英国、欧洲记者。

    “我澄清一下,霓虹的速水优先生,他已经因为经济犯罪,被霓虹东京地方检察机关立桉追捕了。据说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人能找到他。所以这位犯罪分子说的话,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信度。”

    “其次,金融市场上的输赢非常正常。这就像你们去拉斯维加斯或者摩纳哥玩,总不能赢了钱,就是因为你们技术高超或者被幸运女神卷顾。然后输了钱,就怪和你们对赌的其他赌.客或者赌du场本身吧?”

    “本质上,国际金融市场,就是一个超级大赌.场。想要不输钱不亏钱。很简单,那就是永远永远不要下场。”

    “我建议霓虹的同行先生们,要是因为投资亏损输了钱,而对我产生怨恨的话。那大可不必,怕我,那以后不要从事这个行业就行了。”

    “而如果他们不听我的建议,还要继续从事这个行业的话。”

    “那我只能说……”

    面对着数量众多的闪光灯,还有集体一脸兴奋表情的记者们。

    亚伯再次露出微笑,总结着说道:

    “他们下次对上我,还是会输。而且只会输得更多。”

    “哗——”

    记者们面对亚伯对指责他的霓虹人,这一番不讲情面的反驳。

    差点让在场的欧洲、英国记者们直接高.潮。

    两天前,亚伯还在印.度的时候。

    国际金融市场上,美元/日元的金融风暴终于算是告一段落。.CoM

    这场金融风暴的结果,是霓虹人和许多不够果断的多头损失惨重。

    其中尤以霓虹人的损失最多,《华尔街日报》说他们亏了上千亿美元,因为他们在前期的亏损以后,又疯狂的进行了补仓。

    《纽约邮报》更夸张,说这次霓虹灯的损失,仅次于十年前的泡沫破碎,数值无法估算。

    中肯一点的《纽约观察家》则认为,霓虹人这次的直接经济损失,大约在七八百亿美元左右。

    要是不补仓的话,或许只有四五百亿美元。

    但其间接损失,比如日元汇率短时间的狂涨狂跌,因此带来对霓虹经济的影响,就难以估算了。

    总之这一次,霓虹人一定是输的最多。

    这从霓虹人的霓虹银行,在这两天发生的剧烈人事变动就可以看得出来。

    例如前面记者说过的霓虹银行总裁速水优,现在已经是前总裁。

    已经被明确撤职,霓虹银行高层也发生了一系列职位变动。

    随后东京那边,还有新闻报道速水优被调查的事情。

    除了这些以外,就是霓虹许多经济界人士和商界人士,纷纷站出来隐晦的指责亚伯·史密斯。

    像速水优,他就在被立桉调查的前几个小时,接受了霓虹《读卖新闻》的采访。

    《读卖新闻》是霓虹一家全国性的,非常有影响力的。

    其巅峰时期,曾经达成过报纸日销量2000万份的成就。

    比《华尔街日报》还要夸张。

    在《读卖新闻》的采访中。

    速水优就直说亚伯·史密斯,是这一次针对霓虹的金融野蛮人。

    是霓虹银行在21世纪以后,遇到的如同黑船来袭一般的灾难。

    在采访中,速水优将亚伯渲染的十分罪大恶极,就差说亚伯是霓虹的罪人了。

    除了速水优以外。

    这一次,霓虹那边也有许多商界知名人士。

    像尹藤雅俊、柳井正、武井保雄等人,也在采访的时候说了一些话。

    这些人倒没有像速水优那样直接。

    他们说的比较隐晦,但都很容易联想到亚伯身上。

    亚伯在印.度的后面那两天。

    国际上的财经、金融媒体们,突然发现又来了大活,又和亚伯·史密斯有关。

    那就是霓虹人在指责亚伯,原因是因为亚伯赚了霓虹人的钱。

    所以这些英国记者、欧洲记者们。

    他们刚才在采访亚伯的时候,问的绝大部分问题,才都会和霓虹人有关。

    当然了,和亚伯想的一样。

    许多人也是拿到了外务省的经费,问的问题会比较激烈一点,比较偏向霓虹人一点。

    而亚伯刚才那一番反应,几乎就是在对霓虹人说:

    “菜,就不要玩。还要玩的话,下次继续搞你们。”

    这种直接霸气的表态。

    自然让向来看不起霓虹,但又非常嫉妒霓虹经济发展的好的欧洲人们集体高.潮。

    拿外务省经费,和歧视霓虹人,对某些欧洲记者来说并不冲突。

    更何况亚伯这种直接对抗的表态,更容易吸引读者和观众们。

    读者们爱看的就是这种富有戏剧性的东西。

    亚伯这种表态的新闻,能够给他们的收视率、销量,带来更大的帮助。

    记者们当然更加高兴,更加兴奋的想要亚伯,再对霓虹人开“炮”了。

    让他们失望的,是亚伯的保镖们已经过来,将他们全部挡下。

    虽然不甘心,但记者们却也只能看着世界首富先生,带着他的随从“扬长而去”。

    看着人群消失的背影。

    《泰晤士》报的记者威廉,一边检查自己照相机的底片,一边不由的小声感叹道:

    “不愧是美国人啊,面对霓虹的时候就是硬气。”

    旁边和他向来相熟,《卫报》的同行,记者杰克笑着道:

    “霓虹人以前可太嚣张了。还想着买下美国。10年前被狠狠教训一次,现在又被教训了一次。啧啧,这些小土豆块,被亚伯·史密斯盯上,真要是被针对的话,以后就有好戏看了。”

    记者们都感慨着,赞同着这两名记者的意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