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史密斯智团的新工作(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即使是最诚实的医院,精心挑选利润回报丰厚的病人和服务是成功的关键,而满足社会的需求往往威胁到医院的利润,这也导致美国的营利性医院只提供最为赚钱的心脏和骨科医疗,而且这种现象在全美遍地开花。

    虽然自己老板拥有着最好的私人医生,也可以享受最好的医疗资源,但是自己有,绝对比用别人的更加安全和省心。

    “老板,稍等一下,我已经在让人查有没有合适的收购目标。”

    艾伦边对亚伯说着拖延时间,边示意手下快点寻找资料,没过多久,就有人把另一台笔记本电脑放到了他面前。新笔趣阁

    不得不说,还真是有不少的医院面临破产倒闭或者已经破产。

    这也在情理之中。别以为美国的医疗费用高,所有的医院就都能赚钱,事实恰恰相反,在美国,由于医院垫付的金额庞大,医院的垫付不能保证会收回成本,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每一年都会有多家医院倒闭。

    一个行业强势很赚钱,不代表这整个行业里所有的成员就都能赚钱了。

    全美境内,各种城市内,周边地区的小型,中型以及大型医院都有在关闭的,或者面临困境有被收购可能的。

    “老板,已经找到一些合适了的。现在医院面临的亏损压力越来越大,很多的医院都搞不定。比如在纽约市曼哈顿上城区有一家80年历史的威廉姆斯医院申请了破产重组,如果没人接手的话,很有可能会在明年上半年关闭,还有不少医院的日子也都不好过。“

    在美国,急诊和住院都是先服务后收费的。美国法律要求医院不论病人的移民身份,也不论病人是否有钱,都要为病人提供所需的急诊医疗服务。不论是何种情况,一旦进了急诊室,一套检查都会做下来,而由于害怕过度的医疗诉讼,美国的急诊科医生有时会把小病当大病治,因此也就造成了医疗开支高昂。

    而如果病人没有医疗保险,又是非法身份,结果就是医院要垫付所有的费用,这样就收不回成本。

    别以为医院这么做是遵从法律和医德,这其实也要怪医院自己。

    打个比方,有人路边贫血昏迷了,其实不是什么大问题,可能缓一下吃点糖就好了。但如果有人“好心”打了急救电话,救护车一来拉到医院里一通检查,最后挂上生理糖水搞定。

    可整个疗程下来,费用却高达数千甚至数万美元……明明几百美元就能搞定的东西,最后变得这么贵。

    这能怪患者吗?以至于正宗的本土美国人,都已经养成了不到死路一条绝不会坐救护车的习惯。

    再来讲一个真实的案例,2000年的时候,纽约一个名叫夏洛特的中年女士在公园喂一只流浪猫的时候,不小心被咬伤了手指!

    夏洛特第一时间就去了医院打狂犬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第二天医院把账单寄到夏洛特的家里——前面说了,有法律规定,在美国可以先不用拿钱治病,等看完病回到家后,第二天医院会把账单寄到家中,然后在缴费!

    当然也可以不缴费,那能在你身上赚到钱的就不只是医院了。

    还会有律师……

    收到账单以后,夏洛特女士打开账单彻底傻眼了,因为医院给出的费用是48512美元,将近5万美元了!

    医院们这么搞,就难免遇到一些没有好医疗保险,甚至干脆没有买医疗保险的底层人士赖账了。

    穷病是绝症,最难治的病。

    虽然一些低收入者可以申请正府保险,但是正府给付的保险有限,批不下来的钱,医院也只能自己垫付了。

    还有不是所有的申请都能批准。例如医院说医疗花费200万,但美国正府可能只给150万,剩下50万医院就要自己倒贴。

    所以导致一些医院坏账烂账一大堆,积重难返之下,只能破产关门。

    在美国,连白房子都可以选择破产停摆。除了美联储以外,可以说谁都可以破产,医院也不例外。

    “那就去和他们接触,买下这家医院。嗯……80年历史,还在上城区,估计就是地皮都值不少钱了。”

    艾伦等老板说完,才站在首席智囊的角度,对自己老板发起建议:“如您所愿,老板,我现在就让人去联系他们。”

    “不过我有几句话要讲一下。老板,投资医院,有不少的弊端和风险,第一就是医院只有一条路可以做,无法转型。第二,医院是一个长周期项目,通常的回报周期是六到十年甚至更久,投入高回报时间长。第三,医院通常很难上市,只能依靠每年的分红,而且即使有分红也无法获得高利润。第四就是人工成本费高,尤其是聘用好医生的花费,利润也会大打折扣。”

    这也是为何在美国,医生是和律师并列的高收入群体原因所在了。

    “嗯,这些我清楚了。先去接触他们吧,后续其他医院也可以接触一下。我要的是类似HCA那种等级的规模,明白吗?”

    “明白。”

    “那就先这样,我还在医院里。晚点回到史密斯大厦,再给我一份详细的计划。”

    “没有问题。”

    “嘟——嘟——嘟”

    手机里传来了挂断电话的声音,确认老板那边已经挂断以后,艾伦才放下手机。

    他看向史密斯智团的众人,直接开口道:“虽然不知道我们的老板,怎么突然对医院感兴趣。但刚才的通话大家都听到了,开始吧,各位,我们有新的活计可以做了!”

    众人点头应是,分工明确的开始了各自的工作。

    这在史密斯智团里属于日常。

    (本章完)

    www.yetianlian.info。m.yetianlian.info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