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看好了,这才是军队(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单的打,似乎谁都没想过他的大军在哪里。

    福建的事郑芝龙全权交给了自己的大儿子郑森,他则专心负责两广。奉命守卫福建的郑森,并没有跟清兵交过手,他的印象中清兵还是那群战无不胜横扫中原的鬼神之兵。在他们福建将士看来,满清拖住侯玄演的大军易如反掌,一不小心说不定还能打过江南来呢。

    等到十万水字营大军出现在闽江大地,他们才知道自己错的多离谱,据传水字营还算是北伐军中比较弱的一环,已经是这般气势。

    建宁府再次失守,这一回朱大典留下了一万人守建宁,见惯了来去如风的浙兵。来了就不想走的北伐军,福建百姓他们还没见过。闻风而到的郑森,终于遇到了肯跟他打的敌人,胸中积郁的闷气,想要在水字营身上发泄出来。

    建宁城下,郑氏的火炮刚刚架起,城墙上已经率先开炮。水字营以火炮见长,比起郑氏不遑多让,加上占据有利地形,从城墙上往下轰不管是射程还是准确度,都比郑家炮兵好上一点。

    郑森一时间被炸的有点懵,他们跟侯玄演交手这个月,已经习惯了北伐军的狡诈和阴损,但是这么刚猛的还是第一次见。

    很快城门大开,水字营看了看城下的兵马,根本没有守城的欲望。摆起鸳鸯阵,冲出城来,往郑森的阵前移动。

    鸳鸯阵势戚继光创的阵法,尤其适合火器多的水字营用,鸳鸯阵阵形以十二人人为一队,最前为队长,次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长牌手执长盾牌遮挡倭寇的重箭、长枪,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盾牌后边以前戚继光受限于火铳太少,使用的标枪居多,被朱大典改成了火铳兵,专门躲在盾牌后面射击。

    后面的两个人是狼筅手,他们的武器叫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长的毛竹,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的枝桠杈,每支狼筅长三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进击。

    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再跟进的是使用短刀的短兵手,如长枪手未刺中敌人,短兵手即持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

    “鸳鸯阵”不但使矛与盾、长与短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各种兵器的效能,而且阵形变化灵活。可以根据情况和作战需要变纵队为横队,变一阵为左右两小阵或左中右三小阵。当变成两小阵时称、“两才阵”,左右盾牌手分别随左右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护卫其进攻;当变成三小阵时称“三才阵”,此时,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居中。盾牌手在左右两侧护卫。

    一个个鸳鸯阵摆起来,就如同一个个小的碉堡,杀伤力惊人。尤其是郑家兵马本来打算攻城,扛着云梯就往城下冲,一下子就成了活靶子。

    郑森哪里想到这群人脾气这么大,守城守了不到一刻钟,就主动出击。这是多大的自信以及对自己的蔑视,不信邪的郑森下令,挥动令旗迎敌。

    城楼的炮火越发的密集起来,伴随着漫天的箭雨和散弹,全都照着郑家军的脸上砸下。一时间天地山川震动,遍地血肉模糊,空气中弥漫起烂肉烧焦的臭味。

    郑家的炮营发射了一轮试图还击,马上就被城楼上居高临下的水字营发现,炮弹集中倾泻到架着火炮的地方,福建土地多是岩石,每一次爆炸都有无数的碎石,化作夺命的飞石,击向哀嚎的郑家军。

    朱大典在城楼上笑着说道:“军纪军容,进退法度,兵力多寡,比较之下胜者都在我们一方。真不知道,郑芝龙那么多钱,都花在了什么地方。”

    吴易回道:“朱大人不要小瞧郑家,他们的主力被郑芝龙带去两广了,留下的是郑森招募的一批新军。”

    “说到底,还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郑芝龙好端端地守在福建,就凭他的兵马、钱粮、武器,天下谁也不敢说轻易拿下福建。结果这老小子偏要去争两广,兵力一分散,他拿什么双线作战?据说郑芝龙在两广,和十三万湘兵打得难解难分,甚至还占了上分。湘兵营那群人我可知道,都是一群咬钉嚼铁的汉,剖肝沥胆的人,郑芝龙能跟他们平分秋色,也算得上一时枭雄了。”.CoM

    主将副将有心情侃侃而谈,战场形势自然不用多说,郑森咬牙切齿地督促手下死战,但是郑家军的士气已经跌倒了谷底。

    PS:(以下字数不收费)从明天起万赏加更,盟主十更...是什么让我变得开始这样求打赏,是穷么?并不是,是对读者的爱和责任,是对码字事业的热爱。若果有人割开我的胸膛,掏出我的心脏,会看到上面的三个大字:我爱码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