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一张科举零分卷的诞生(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来就要公办学堂毕业,才能参加五月恩科,跟后世的高考一样。

    这次的试题也很特别,由侯玄演亲自出题,据传看过的大臣都连连摇头,不知所谓。

    五月天不冷不热,正好适合这样的考试,在浙江金华府,考场外早就人山人海。

    一青衫书生,摇着扇子笑道:“哈哈,吴兄乃是我辈浙东年轻读书人之首,天下谁人不知,这次定能折桂高中。”

    “刘兄客气客气,谁不知道你是松华书院第一才子。”

    “哈哈,吴兄,请!”

    “刘兄请。”

    刘守静和吴宪本来都是才气一般的士子,但是朝廷几次大的清剿,将那些名门望族出来的名头响的才子都挡在了门槛之外。矮子里面拔将军,没了上面的才子压着,两个人都自视甚高。

    两个长相颇为英俊的才子,手拉手走进考场,几个身穿军服的讲武堂将官面色威严,说道:“时辰差不多了,按各自报名时候的牌子做好,不可交头接耳;不可提前交卷;不可出声喧哗。”

    监考官在考场也很有军伍之风,让这些考生都有些畏惧,开始低着头等着发卷。

    刘守静自信满满地铺开卷子,第一道题就把他震住了:假设本朝越王爷侯玄演府上养有一鹤,仆役带鹤游街,为民犬所伤。王府仆役状告民夫,你若为当地知府,该如何写判词。

    刘守静晃了晃脑袋,将自己代入到知府的身份中,一想到这是当朝越王爷亲自出的题,不禁提笔写到:杀犬赔鹤。

    刘守静点了点头,十分满意自己的答案,言简意赅而且表达了对王爷的忠心。

    接下来第二题,又把他震的不行:

    赵三和李四乃好友,二人约定一起到南都经商。赵三之妻孙氏不想让丈夫离开,邻居有证言称当晚夫妻争吵不休。到了出发那天,李四到来,不见赵三,便让船夫王五前去催促。王五到赵家叩门,直呼“三娘子”,问赵三怎么这么久还不来?孙氏很惊讶,回答:他出门很长时间了,还没有上船?张潮回到河边,告诉李四,李四很惊异,急忙与孙氏分头寻找,找了三天不见踪迹。

    问此案有何疑点,谁人是真凶,点出凶手名字并陈述理由。

    刘守静揪了揪头发,写道:凶手乃是孙氏,与丈夫争吵杀人。

    刘守静感觉有理有据,继续往下看,第三道题彻底要了他的命:

    假设你为吴江县令,县中须为北伐军制盔甲。如果交给王掌柜和李掌柜共同来制,需要二十天。若王掌柜一家,则须五十天。王掌柜每日比李掌柜多制一百件,则北伐军需要盔甲多少副。

    刘守静看这道题后面,标着一个选做的小字,果断选择了放弃。

    一张新鲜出炉的零分卷,就这样被交了上去...

    这一天对于所有的考生来说,既过足了官瘾,在试卷上当了一天的官老爷。但是也揪心的很,不知道薅掉多少的头发,出题的侯玄演不知道挨了多少咒骂,一天都在打喷嚏。

    侯玄演老神在在地坐在院中,听着陈圆圆和卞玉京唱着金陵小曲,心里爽到不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