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一个合格的王扒皮(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sp;“垫付不起就招过来帮我们做事,本侯现在也是缺人的!”田儋直接说道。

    “兄长,这次我们可能玩的有些大了……”田荣看着他的兄长,突然开口道。

    原本还以为没啥问题呢,但现在看来,问题大了去了。

    对于新城的建造,夯土结构已经远远的满足不了了。

    而究其原因,还是出在了王不饿身上……

    建造一座夯土城池有什么意义?

    几十年后,不还的重新建造?

    而且夯土城池的建造,其实也并不省力气,炒土,夯打什么的,都是最费人力的环节。

    而之前从咸阳拉回来的财富,早就被王不饿挥霍的差不多了。

    当然,这笔钱并不是乱造的,大部分都用在了军备以及农具改革上面了。

    作为一名皇帝,一名合格的王扒皮,怎么能不想尽办法的去往自己兜里划拉呢?

    于是,王不饿要求的第一步,就是用砖来建造。

    砖这玩意儿大汉早就有了,技术也早就成熟了。

    之所以用的少,是因为粘合剂跟不上。

    用泥土来充当粘合剂,粘合力不够,风吹日晒个几年,用力推一下就有可能倒塌。

    而目前常用的,效果也不错的,是黏土,加上一些干草,以及米浆。

    但是成本太高了,所以这东西一般用于修建城墙这种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东西。

    另一种是一种天然的粘合剂,火山灰,但是数量太少了,根本不够用。

    所以,在王不饿的指导下,一项伟大的发明出世了。

    水泥!

    王不饿后世的时候曾经帮人搬运过水泥,也跟车去过水泥厂搬运。

    所以见到过一些原材料,虽然不知道比例,但是这重要吗?

    让匠人自己去研究不就行了?

    于是,石灰石,砂岩,铁粉这三个原材料便被堆积到了这里,然后在加上黏土,不断的去试验,去调配。

    “张尚书,这成本你到底算出来了没有?”王不饿看着满头大汗,还在不断计算的张苍,不由得有些着急了。

    时间就是金钱,这招标结束以后,马上就要开始动工了。

    砖厂已经选好了位置,水泥厂也选好了位置,但是建造需要时间啊,这要是开工的时间太晚了,跟不上用了咋办?M.biQUpai.coM

    这可都是钱啊!

    张苍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暗骂这皇帝真特娘的一点也不让人省心。

    “陛下,砖的已经算出来了,工钱月十两,需二十人,月二百两,土不要钱,炭火一次烧制一万块砖,需要二百两,两天一炉,一炉月能制砖十五万,炭火需钱三千两,四五十块约需要一两吧……”张苍再一次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这账太难算了,但作为户部尚书,自己要是都算不明白,那还玩个啥啊?

    也就是王不饿催得太紧了,不然一定能算出来具体一两能造多少块呢。

    “那就一两十块吧!”王不饿直接说道。

    说是一两,也就是一枚半两罢了,而现在大汉的粮食价格,是谷石十五钱。

    也就是说,按照这个工钱,干一个月还买不到一石粮食,而一个正常的劳动力,每月需要消耗两石半。

    挣的还不够吃的呢,但好处是,管吃,十两是净赚的。

    而这个时候农具的革新好处就体现出来了,一个六口之家,可以匀出一个劳动力,等到骡子大面积推开以后,劳动力就更多了。

    虽说现在还不能支撑全天下都采取这种模式,但却可以先把有多余人口的人,集中到洛阳来参与城建,并且赚一笔钱。

    当然,粮食价格是一直在跌的。

    二世元年的时候,谷石的价格在一千,汉元年的时候,外部谷石价格一千二,即便是汉国,谷石价格也在五百。

    但是到了汉二年,汉国境内谷石就降到了八十。

    汉三年,谷价继续下跌。

    这个并非朝廷刻意打压的价格,而是整个汉境全部都是大丰收,加上朝廷免税,各家各户只要勤劳一点,都能够攒下一些余粮。

    家家户户都有余粮,粮食的价格还不雪崩吗?

    “水泥呢?”王不饿继续问着张苍。

    “大多数都在人工上面了……”张苍深深的吐了口气,幽怨的小眼神看着王不饿,俺又不是神算子,掐指一算就能全部算出来详细的数字。

    然后又低着头道:“月钱十两,石灰石百人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