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章 吴楚议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国心怀不满,立志复辟故国的人定然不少,这其中必定还有许多各地的异姓封君。新笔趣阁

    而楚人在国内推行分封制的弊端,就在于此!

    “大王英明!”

    季札盛赞道:“大王,老臣了解过,诸如被楚人所兼并的庸、罗、邓、申等国,时常有国人暴动,试图驱逐楚兵,重新复辟。”

    “至于楚国西面的郧国,常年跟楚军斡旋于山野之间,难分难解。然则其土地进一步被楚人蚕食,想必郧国不能拒绝这次反击楚国的时机!”

    “若有可能,大王应策动邻近于我吴国的居巢、六、英氏、江、黄等地的楚国封君,因为楚国大军伐吴,所征召的兵员多是其地之青壮。”

    “楚人若再度征兵,恐怕将激起民变!”

    “如若楚国各地封君能一起暴乱,恐怕楚人就不得不向我吴国求和,以期早日镇压国内之叛乱!”

    闻言,庆忌点了点头,笑道:“叔祖之策,甚合寡人之意!”

    ……

    时间进入公元前512年,即吴王庆忌二年正月末。

    按照庆忌的命令,孙凭所率领的伐楚之吴军,已经停止对潜邑进攻,退守舒地,跟沈诸梁的楚军对峙!

    鉴于己方兵马不占优势,少于吴军过多,故而沈诸梁也不敢轻易出战。

    战局,就这般僵持不下。

    另一方面,在季札、伯噽的运作下,大量的吴国细作开始在楚国的居巢、六、英氏等地散播谣言,鼓吹当地人抗拒楚国的征兵令!

    毕竟有着丧师八万的血淋淋的例子在前,本就对楚国归属感不强的黎庶,自然无意于上战场送死。

    而楚国各地的封君,心中也有着自己如意算盘,强行拉壮丁是不可能的,最多就是将一些老弱派到潜邑去,试图蒙混过关。

    毕竟楚国已经拿下这些地方那么多年,对于故国的归属感,当地人几乎全然没有,封君贵族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但是,对于楚王的诏令阳奉阴违还是能办到的!

    至于距离楚国腹地较远的地方,罗、庸、申、绞等地都不约而同的,相继爆发叛乱。

    这还不是吴国教唆的,而是各地的封君贵族试图复辟故国,纯粹是自己的行为!

    他们仗着天高皇帝远,有恃无恐!

    而在楚国的西面,郧国同时侵扰楚国的边陲。

    被楚国包围的国中之国唐国,更是在听见楚人丧师八万,且吴军大举伐楚的时候,自动自觉的出兵,响应吴军在东边的攻势!

    一时间,楚国各地狼烟四起,边陲告急。

    对于楚国而言,各地的叛乱,以及郧国、唐国的入侵,只能算是疥癣之疾,他们真正的大敌是吴军!

    饶是如此,架不住楚国内部一片混乱,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般。

    明眼人都清楚,对外的国战可以暂缓,对内的叛乱却不能不镇压!

    因为稍有不慎,楚国就将陷入无休止的内乱,为之付出更为惨烈的代价!

    因此,国太孟嬴在跟群臣经过一番商议后,决定派遣子西作为使者,到吴都跟庆忌议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