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人才多多益善(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地建造一座城邑,还劳烦二三子鼎力支持,遣族人服劳役,以期新城早日竣工。”

    “臣等谨遵王命!”

    一众淮夷首领立刻答应下来。

    庆忌又道:“新城竣工之日,望尔等可敦促族人入城而定居,互通有无。”

    对于庆忌的主张,淮夷首领们无不答应。

    没想到事情居然如此的顺利!

    庆忌显然是低估了淮夷人对吴国的认同感。

    即便庆忌不修建官道以通中原,不建造一座城池,建立起完整的行政机构,相信假以时日,淮夷人一样能融入吴国,不分彼此!

    敲定一应事宜后,庆忌便一一送别淮夷首领们,又折返府衙。

    “大王,治粟内史范蠡求见!”

    庆忌还未休憩一下,就听到一名宿卫上前禀告道。

    范蠡?

    庆忌知道范蠡若无大事,是绝无可能求见自己的,所以一挥手,就让宿卫将范蠡传召进来。

    “臣范蠡,参见大王!大王万年!”

    “少伯不必多礼,请坐。”

    庆忌摆了摆手,就让范蠡落座,跟自己对席而坐。

    “少伯,莫非是邗国那边有异动?”

    庆忌会盟淮夷各部族的首领,声势不小,显然是瞒不过邗国那边的,所以庆忌早就猜到了这一点。

    “邗国那边自是在厉兵秣马,加固城防,以随时抵御我军进攻。大王,臣下此来,非是邗国之事,而为向大王举荐一人!”

    “何人?”

    “此人是为大贤,仍在楚国效力,但早已生出投吴之心。臣早前已然修书一道,令人传给他,现已回信,其确有弃暗投明之心,为大王效力之意!”

    大贤?

    庆忌暗暗思衬一下,就知道,能被范蠡称之为大贤,又跟范蠡走得近的至交好友,唯有一人,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文种!

    对于文种的能耐,庆忌又如何不知?

    但,庆忌只是一笑置之,道:“能被少伯称之为大贤者,想必定有才干?”

    “他的才干,十倍于臣!”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庆忌摆了摆手道:“以少伯你的才干,世上岂有人可十倍于你?”

    “十倍,甚至数十倍于臣!”

    范蠡吹捧着文种的能耐,生怕自己的这位知己不能得到庆忌的重用。

    “他是何人?”

    “是为楚国郢人,文种文子禽!”

    还真是文种!

    得知文种有意投效吴国,为自己效劳,庆忌的心中自然是十分快意的。???.biQuPai.coM

    文种是何许人也?

    那是历史上越王勾践的谋臣,与范蠡一起为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劳。

    只可惜,灭吴后,文种自恃功高,不听从范蠡功成身退的劝告,后为勾践所不容,最后被勾践赐死。

    文种的能耐是非比寻常的,可能逊色于范蠡、孙武、伍子胥,但绝对称得上是顶级的谋臣!

    眼下,庆忌虽不缺这样的谋臣,但是对于庆忌而言,人才是多多益善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