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吴国人口大爆炸(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黎庶入吴。

    在这种情况下,入吴谋生的百姓自然是趋之若鹜,而且,还是举家搬迁,扶老携幼的那种。

    这让庆忌心中倍感欣慰!

    他继承吴王之位还不过两年的时间,却已经完成了整整一代君王才能完成的丰功伟绩,试问,跟庆忌同时代的国君,有谁能比得上他?

    然而,庆忌也知道,吴国现在的真实人口,可能还不止这一百二十万。

    因为几乎每个公卿大夫的家里,封地上都有着不少的奴隶,而奴隶不在国人的序列,故而并不会被登记造册,被列入其中。

    每每想到这里,庆忌的心情就颇为沉重!

    “既然列国百姓有意入吴定居,始为吴人,寡人应当鼓励。”

    “故,寡人之意,颁诏,自即日起,凡入吴定居之黎庶,有奔吴者,国府皆按人头,一人赐屋舍一间,田三亩,布一匹,农具一套,并租借耕牛,予其耕种,其余一应待遇,等同国人!”

    “在吴之‘野人’亦可登记造册,凡待遇,皆从入吴定居者。”

    庆忌的这一番话一出,顿时引起群臣的一片哗然。

    太仆申息忍不住出列道:“大王,万万不可!”

    “大王鼓励他国之民入吴定居,固然为国所虑,意在增益人口。然则大王给出这般待遇,岂非厚此薄彼耶?”

    “国人若是知晓大王这般优待外人,优待流亡的野人,定然心生不满。如此,国家岂非失了民心?”

    申息这是在提醒庆忌,后者这样厚此薄彼,可能会招致国人的抵触,继而让吴人同他庆忌离心离德,实在是影响恶劣。

    当然,这只是申息的一面之词。

    即便吴国的百姓眼红,嫉妒那些外来户,那又如何?

    庆忌这完全是出于国家利益考虑,岂能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

    民心固然重要,但吴国的百姓只是“患寡不患均”,又怎会因而唾弃庆忌?

    “大王,太仆所言极是!”

    少府被离跟着道:“不论是逃亡的野人,或是奔吴定居的外来户,都应该自力更生才是,何以我吴国这般厚待?”

    “请大王三思!”

    “臣附议!”

    “大王,臣下附议!”

    以申息、被离为首的一众老世族大臣,都极力反对庆忌这般优待外来户和野人。

    盖因,这些人一来,被登记造册,就成了吴国的百姓。

    而他们之前可都是贵族们的捕奴对象!

    对于那些黑户,贵族们是可以肆意的捕捉,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奴隶的!

    而一旦庆忌颁布对外来户和野人那样优渥的政令,可想而知,奴隶市场(牙行)那里的奴隶数量定然锐减。

    参与其中的公卿大夫,其固有利益也定将受损,他们如何能愿意?

    对于申息、被离这些老世族大臣的想法,庆忌怎能不清楚?

    所以,庆忌当机立断,大手一挥道:“寡人已决意颁布此等诏令,二三子无需赘言。”

    “另外,寡人还当禁绝国内一切捕奴事宜。自即日起,严禁捕奴,违者,轻则抄没家产,举家上下流放边疆。重则斩首,其家眷流放边疆,或贬为官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