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改进冶铁术(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旦熊掌半生不熟就很难吃。

    如晋灵公想煮熊掌下酒,灵公再三催促,厨子只好把未煮好的熊掌献上。

    灵公尝了熊掌后身体不适,一怒之下,下令秘密斩死厨子!

    由此可见,狐庸吃到的也多半是没有煮熟的熊掌!

    “干将。”

    “臣在!”

    被点到名字的大工令干将连忙站起身。

    他只以为自己可能犯了庆忌心中的忌讳,故而有些恐惧。

    “干将,你适才也下地劳作,使用过农具,不知在你看来,恶金(铁)农具与青铜农具相比较,孰优孰劣?”

    “这……”

    干将沉吟了一下,回答道:“大王,臣以为恶金农具也好,青铜农具也罢,其实两者并无不同。”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冶炼铁业的兴起,铁制农具代替了木、石等材料的农具,从而使农业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

    战国时期的农具绝大多数都是在木器上套一个铁制的锋刃,到西汉中期以后,木心铁刃农具开始被全铁农具代替。

    而在庆忌的设想中,自然期望吴国的铁农具能达到西汉中期时候的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时代,铁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工坊那边,寡人期望能改进一下冶铁术,恶金韧性十足,我吴国的铜矿、铁矿不少,然铁矿居多,若条件允许,未尝不可以全铁农具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庆忌意味深长的道:“或许,有朝一日随着我吴国的冶铁术越发成熟。铁也能取代铜,成为武器所需之材料!”

    “臣,领命。”

    干将一时间,也感到压力山大。

    因为庆忌定下的目标不可为不大!

    铁农具取代青铜农具还好说,但是铁武器取代青铜武器?

    这多半是不成的。

    铁剑由于有很强的韧性可以做的很长,青铜是在铜的基础上掺入了别的物质。

    材质的差异已经不是工艺可以弥补的了!

    如果力气够大的话,比较厚重青铜剑当然能够击断比较轻薄的铁剑。

    庆忌深知,历史上铁剑取代青铜剑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铁比较普遍!

    所以一般来说青铜剑是不能和铁剑争锋的。

    而且,青铜剑不能太长,这样在长度上就占了很大的优势,太长的青铜剑作战时就更容易折断。

    但相对铁器来说又太脆硬,韧性不够!

    在同等规格的情况下,青铜剑能轻易地刺破敌人防护很优秀的盔甲。

    铁器那方损害少,主要区别是军队打仗时,杀伤效果好,青铜剑如果太长了会断,而铁不会。

    “二三子,寡人欲废除固有之井田制,开阡陌封疆,不知卿等以为如何?”

    听见庆忌有这一想法,群臣都不禁一阵错愕,随即脸色大变。

    中大夫狐庸首先道:“大王,这恐怕不妥。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

    “井田制由来已久,有夏商周三代,传承一千多年,不曾更易。吴承周制,以任地事而令贡赋,凡税敛之事,大王更不该更易祖制!”

    “请大王三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