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华夏之龙脉(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修得再奢华,再大气磅礴,没有人祭祀的话,一样是不可能跟黄帝相提并论的。

    “臣附议!”

    群臣都表示认同。

    “善。”

    国之大事,在戎与祀。

    祭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庆忌于是又在群臣的陪同下,游览了一下桥山,顿感心旷神怡。

    沮河由西向东呈U形绕桥山而过,站在山上朝下看,东边有河,西边亦有河,就像水从山底穿过,故此山名桥山。

    桥山在远古时代为有蟜氏居地,称作蟜山。

    黄帝时代称作“轩辕之丘”或“轩辕之台”,黄帝因此而得名“轩辕”,黄帝城中宫即位于此,以后演变成桥山。

    “以寡人观之,这桥山,有龙气,可为龙脉否?”

    庆忌将目光放在了范蠡的身上。

    范蠡沉吟了一下,低着头回答道:“大王,这桥山,是我华夏的祖地,自然有龙气。桥山主嵴至黄帝墓冢,与印台山山峰之间构成一条连线,这条连线是西北至东南走向。”

    “以风水之论,桥山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

    “善。”

    庆忌微微颔首。

    他并不介意桥山有龙气。

    不过,这让跟着的群臣暗暗捏了一把汗。

    万一庆忌想不开,认为桥山这里,会诞生出威胁到吴国的人,如之奈何?

    庆忌可不是历史上的朱元章。

    话说回来,野史记载,朱元章曾派刘伯温到处斩龙脉,就是为了防止自己的大明江山被篡夺……

    秦始皇巡游江南的时候,还认为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故掘断连冈,改名秣陵。

    但,风水之说,到底是玄之又玄的事情。

    要知道,这座黄帝陵陵冢的坐向不同于后世帝王的正北正南(坐北朝南)或正西正东(坐西朝东),而是依据地理,背向西北,面朝东南,同桥山、子午岭和号称龙脉的昆仑山走向完全吻合。

    庆忌魏自己兴建的吴王陵,基本上就是按照这种坐向布局的。

    ……

    翌日,庆忌在桥山,正式祭祀轩辕黄帝。

    “……有吴嗣君庆忌,敢昭告于黄帝轩辕氏:吾生后世,为君于庙堂之间。”

    “当有周失驭,天下纷纭,乃乘群雄大乱之秋,集众用武。荷皇天后土卷佑,吾开疆拓土,以有万乘之国,主宰庶民。”

    “君生上古,继天立极,作民主,神功圣德,垂法至今。”

    “吾兴百神之祀,考君陵墓于此,然相去年岁极远;观经典所载,虽切慕于心,奈禀生之愚,时有古今,民俗亦异。”

    “仰惟圣神,万世所法,特遣官奠祀修陵,圣灵不昧,其鉴纳焉!尚飨!”

    洋洋洒洒的一篇祭文,庆忌在祭台上宣读了出来。

    随后,一整套的流程很是繁琐。

    无非是找来一群乐师、巫祝,为黄帝歌功颂德,唱着上古时代的民谣,同时蹦蹦跳跳,教人半懂不懂……

    结束了桥山之行后,庆忌的出巡队伍,准备前往陇西郡巡视。

    不料,这个时候,上郡却忽然传来边关告急,月氏人侵袭的消息。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