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不乏有识之士(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硬骨头。稍有不慎可能连吴国的“牙口”都要蹦掉。

    “大王。”

    见到伍子胥退下之后,范蠡再次向庆忌进言道:“你曾说过,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灭赵之战,赵国的男丁折损殆尽,剩下的尽是老弱妇孺,其土地也是千疮百孔,急需恢复民生,需要极大的成本,以及多年时间,方可使故赵之地缓过气来。”

    “眼下的赵地,无异于是一个烂摊子,满目疮痍,一片狼藉。”

    “大王何不能放手?”

    “再者说……”

    范蠡的嘴角噙着一抹阴险的笑意,低着头道:“大王让出一半的故赵之地,使齐、鲁、宋、卫、燕五国瓜分。”

    “这就好比扔出去一块美味的鹿肉,让五条恶犬争抢撕咬。五犬势必相斗,大王从中渔利,岂不美哉?”

    闻言,庆忌笑了笑道:“范蠡,你的这个比喻。不错,很是形象。”

    “若列国不愿接受此等条件,还得寸进尺,如之奈何?”

    庆忌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这……”

    范蠡沉默了。

    列国不接受这个条件,那就只能是全面开战的结果了。

    庆忌将目光放在了一直沉默不语的孙武身上,问道:“孙武,你可有良策?”

    “回禀大王,臣并无良策。只是,有一策或许可行。”

    “请讲。”

    “大王何不跟昔日的淮水之战一般,分化打击列国?”

    孙武意味深长的道:“诸侯之间,相互有龌龊,并非是铁板一块。”

    “我大吴的国策,是远交近攻,那大王不妨远交于齐燕,近攻于宋、鲁、卫三国。”新笔趣阁

    庆忌皱着眉头问道:“具体,如何实施?”

    “燕国且不说,齐国对卫国、鲁国的土地垂涎已久,早有染指之心,故而最近几年,东方时常爆发战事。”

    “卫多君子,多财富,土地富庶,只是军力较为孱弱,一直居于列国之末尾。齐国若假道灭卫,凭借齐人的军力,要一战而下不难。”

    “……”

    卫国的确是较弱的一个国家。

    齐、鲁、宋、卫、燕当中,国力最弱的,其实是燕国,然后才是卫国。

    别看燕国的疆域很是广袤,实则地广人稀,而且土地贫瘠,有些穷困潦倒,所以齐人根本看不上。

    卫国则是不同。

    卫国位于中原,有商贾之利,文化繁荣,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再加上军力一直都不强,所以齐国要吞并这样的卫国,的确不难。

    “齐人会这么做吗?”

    “不一定。”

    孙武摇摇头道:“大王,此一时,彼一时。赵国之覆灭,吴国之强势,让列国都感受到了莫大的危机。”

    “齐国当中,不乏有识之士,尤其是齐相田恒,岂能不知唇亡齿寒之道理?”

    “此战,是列国莫大的机遇。可能也是列国最后的机遇。”

    “能不能抓住这次机遇,就在齐国人的一念之间了。”

    庆忌微微颔首道:“未尝不可一试。范蠡,你负责代寡人出使一趟朝歌,面见诸侯,并私下游说齐国君臣。”

    “若事不可为,即刻返回邺城。”

    “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