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生于穷山恶水之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孙武上前禀告道。

    中牟吗?庆忌来到了悬挂着羊皮地图的屏风边上,细细的打量着这附近的地形。

    中牟县地处中原腹地、大河之滨,是现代的省会郑州治下,可谓是交通要地。

    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后来的历史上曾在中牟这里爆发过着名的官渡之战。

    还有鲜为人知的“萑苻泽起义”。

    大概在周景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22年),大批郑国奴隶不堪忍受暴政,聚集在萑苻泽一带起义。

    起因,是郑国地处四战之地,屡遭晋、楚等国攻打,并被迫不断向大国贡纳财物,以求得生存。

    郑国的国君以及卿大夫为满足私欲,以及向大国纳贡,只能将压力转嫁于庶民、奴隶身上,于是不堪忍受的奴隶揭竿而起。

    当时郑国执政卿士子大叔发兵前往镇压。起义奴隶大部牺牲,轰轰烈烈的起义宣告失败……

    “大王,臣以为不能再等了。”

    伍子胥进言道:“先下手为强。中原一带,一马平川,基本上无险可守。”

    “臣愿领三万铁骑,挫一挫联军的锐气!”

    “再等等。”

    庆忌摆了摆手道:“寡人已经命吴鸿从南方九郡招募新兵,新锐之卒可有十万人。联军虽声势浩大,一时间也不敢对邺县,以及我吴军的漳水营垒发起全面进攻。”

    “就这样对峙下去,寡人耗得起,联军却未必耗得起。”

    “这……”

    庆忌还是想打一场拉锯战?

    也并非是不行。

    毕竟,这种敌我双方规模超过百万人的大战,对国力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吴国的国力还经得起考验。

    ……

    时间进入吴王庆忌三十年,即公元前484年,农历七月。

    就跟庆忌预料的一样,五国联军六十二万人马,并没有轻易的对吴军发起全面进攻。

    吴军与联军在前线对峙了一个月,期间只是发生了小规模的战事,相互死伤了几千人马,并没有真正的动辄大战。

    两军也都是在互相试探而已。

    而在这个时候,公子鸿已经带着十万人的新锐之卒,赶到了邺县。

    这十万人,基本上都是来自岭南、西南的士兵(青壮)。

    别看他们的武器装备有些一言难尽,但是战斗力着实不俗。

    这些士兵多是原来的百越、百濮地方的丁口,生于穷山恶水之间,善于山地作战,性情剽悍,作战很是勇勐。

    经过这么多年的同化,他们对吴国产生了极大的归属感。

    毕竟,他们基本上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好多是在吴国治下出生并长大成人的。

    可堪一战!

    “儿臣吴启,参见父王!”

    “吴启,你来的正好。你这一回从蜀郡、关中,送来了多少粮秣?”

    “回禀父王,儿臣奉命押送粮秣,除去路上消耗的,从蜀郡、关中共送来了粮食大概八十二万石!”

    “好。”

    庆忌这才心中大定。

    有兵有粮,庆忌就不怕跟联军打消耗战了。

    现在着急的不是吴国,反而是联军那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