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章 由奢入俭难(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右,看起来是不多。”

    “不过,父皇别忘了,我大吴之民,信奉多子多福,又有鼓励生育政策,所以他们一个劲儿的勐生,年轻夫妇至少两年一胎,中年夫妇也不遑多让。”

    “到法定读书年龄的孩子,一户人家少则三四个,多则七八个!”

    “折中一下,算五个,一户人家就孩子在学校一个月的伙食费就有两千二百五十钱。占了一户人家月收入的六分之一少一些。”

    “家庭还有各项支出,治家如治国,只孩子的伙食费就这么多,儿臣唯恐国人有怨言……”

    这笔账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诚然,太子恒所言有些夸大其词了,却也是基本上符合事实的。

    而这恰恰就符合邓析、李克等法家大臣的一贯理念。

    弱民!

    如果黎庶活得太过滋润,哪儿还有什么动力?

    眼看着庆忌似乎要被太子恒说服,邓析坐不住了,立马出列道:“陛下,臣以为,若非要实行此等全日制学历教育,还要食宿全免,也并非不可。”

    “我大吴的商税、田租税、关卡税、口赋、算赋等赋税太低了。”

    “臣以为,可以加征一些,以维持学子们食宿全免的事情。”

    邓析的这一主张,深刻贯彻了什么叫做“羊毛出在羊身上”。

    大吴现在的各种赋税的确很低。

    低得离谱!

    不然大吴国库一年的财政收入,绝不止区区的七八百万两黄金。

    太子恒看见邓析提出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法子,不由得眉头一皱,向庆忌进言道:“父皇,还是让个人家庭承担学子的伙食费吧。”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儿臣唯恐朝廷一旦加征赋税,天下万民会颇有微词,于社稷不利……”

    “其实,哪怕一户普通人家,一个月支出两千余钱,作为家里孩子在学校的伙食费,也是无伤大雅。”

    “儿臣调查过,一户普通人家一个月的花销很少超过三千钱,算下来,他们每个人还能存下一万钱左右。”

    一个月收入一万五千钱,这是普通人家,夫妇俩能挣到的钱。

    已经是不少了。

    支出六分之一、七分之一的收入,来送孩子上学,也无可厚非。

    毕竟他们一年到头,还能剩下十余万的钱,这是盈余!

    就这,还只是大吴户部明面上的统计,以及走访调查得出来的数据,实则不少国人都是有副业的。

    庆忌想了一下,还是认为不能一味的对国人太好,不然留给后继之君的就是一个烂摊子,迟早会出大事的。

    正如太子恒所言,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现在大吴繁荣昌盛,家家户户存款几十万钱,一旦大吴帝国衰弱下去,国力萎靡不振,积重难返的话,感到无所适从的国人可能会造反……

    “朕意,推行全日制学历教育之后,学生之住宿费由国家承担,伙食费由个人家庭承担。若家中在校学子超过三个的,其余孩子的伙食费则由国家承担。”

    www.yetianlian.info。m.yetianlian.info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