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 24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一天晚上,宋家人就美滋滋的分吃了一只烤兔子。

    宋奶奶对宋妈在上面淋了一些蜂蜜的做法大大赞扬:

    “这样吃起来味道要比一般的烤兔子好吃很多,桃花的厨艺真是越来越好了。”

    埋头吃着的宋药抽空乐呵呵说:“妈妈还说下次试试用点酸李子汁混着蜂蜜做调料……”

    说着说着,小孩突然表情一顿。

    在他对面的宋爸也猛地一抬头。

    父子俩面面相觑:“李子树忘了!”

    本来早上去的时候,赵志刚还说跟他们一块回来,帮着把树扛回来呢。

    结果后来又是吃烤兔,又是抓兔子的,小孩们忘了这档子不说,连大人们都给丢到了脑后。

    宋爷爷宋奶奶一看他们这架势,就知道二人这是又丢三落四了。

    宋药也就算了,小孩子,爱玩爱闹,疯玩起来就什么都忘了。

    宋爸都二十多岁了还这么靠不住可不行。

    他最近不还折腾着想要去其他县城卖蜂蜜吗?

    就这忘事的样子,让他们可怎么放心。

    宋爸最近也的的确确长进了不少,他一看爹妈脸色就知道要不好,赶紧认错:

    “是我不好,志刚弄了两棵李子树,说送我们一棵,结果我喝了点酒有点喝迷糊了,明天下午我就去借个板车把李子树弄回来。”

    见他认错态度及时,又主动表示下次绝对会注意喝酒的问题,宋奶奶脸色缓和了一点,没说什么话。

    宋爸松了口气。

    最近这几天他忙归忙,在家里那是找到一点机会就帮忙干活,就是生怕爹妈不同意他去外面县城卖蜂蜜。

    要是换成村里其他和他同龄的,那肯定是不用担心这些的,毕竟都是娶妻生子的人了,早就能独当一面了。

    但宋爸这不是和别人格外的不一样吗。

    别说宋爷爷宋奶奶了,就连他自己都觉得他还年轻,还需要父母提点呢。

    宋药完全没意识到爸爸差点就错失去其他县城的机会,他小小的脑袋装的事情可多了,所以不觉得忘了拿李子树是什么大事。

    反正小爸肯定会给他们留着的,大不了下次他们再去柳叶村玩呗。

    吃过饭,宋药就要去自己的小房间铺床了。

    在这点上他很像宋奶奶,特别爱干净,又喜欢舒适,每天晚上都要把叠的整整齐齐的小被子铺成最适合睡觉的样子。

    结果他刚铺好,正满意的打算出去打洗脚水,宋爸就端着一盆水进来了。

    “来,咱们也好久没一起泡脚了,今天一起泡泡。”

    这盆还是他们上次买回来的大木盆,因为够深够大,泡脚很舒服,于是最近几天宋家人就爱上了泡脚。

    宋爸把一盆微烫的热水放在床边,自己拿了小板凳坐在对面。

    他先试探的沾了沾水,几次之后才成功把脚放进去。

    宋药脱了鞋,把自己的小脚丫子放在爸爸脚上面,调皮的笑着去踩他的脚。

    宋爸就去踩他。

    父子俩你踩我我踩你,嘻嘻哈哈的声音把正往自己屋里走的宋爷爷给吸引了过来。

    他溜达溜达到了宋药房门口,见儿子孙子玩的一脸开心,就干咳了一声。

    宋药和宋爸一抬头看见爹|爷爷来了,吓了一跳,赶紧收好脸上的表情,正襟危坐,一脸“我们都超乖”的模样。

    其实是想和他们搭搭话的宋爷爷:“……”

    他颇有点郁闷的走了。

    宋爷爷一走,父子俩立刻又松懈下来,哈哈哈哈的玩了一会,等水都快冷了,两人才在床边排排坐,伸出脚等着晾干。

    宋爸表示:“等着吧幺儿,爸肯定赚大钱,到时候有了钱,我就专门买一块布来擦脚。”

    他们家其实是有擦脚布的,不过为了不浪费,夏天擦脚布就光荣退休了,所以宋家人如果不想用床单擦脚的话,每次洗完脚就要伸出去等着晾干了再进被窝。

    宋药觉得他爸爸这个想法真的太好了,他也提出一个:

    “爸爸你有钱了再买三个盆,到时候我们家一人就有一个洗脚盆啦。”

    宋爸觉得儿子这个提议十分不错,他还自己补充了一下:“买四个。”

    “多出来的这一个就用来抓鱼。”

    父子俩一想到未来他们家能一人拥有一个洗脚盆,就全都超开心的。

    宋药问他爸:“爸爸,那你现在赚了多少钱了?”

    宋爸一噎。

    他还真不知道。

    这几天他每天早出晚归的,赚了钱确定没算错就收了起来,好不容易今天打算休息,结果也没能休息成。

    根本没机会去数钱啊。

    本来之前忙得很,也没机会去想这个,现在一想起来,宋爸这心里就开始抓心挠肺了。

    看了看差不多干了的脚,他乐颠颠下床穿鞋:

    “我把钱放我屋里了,等着啊,我这就拿来,我们好好数数有多少钱。”

    宋爸没一分钟就跑了回来,手里捧着一叠钱,潇洒的往床上一放。

    “看!这就是爸用一个礼拜挣回来的钱!”

    这么多的一毛一分的钱铺在一起,看上去还是很多的,哪怕是对金钱没什么概念的小孩都忍不住眼睛亮晶晶的。

    “爸爸,我们快数数这有多少钱。”

    宋爸也早就迫不及待了,也乐滋滋的坐在一边,大气的分给儿子一堆:

    “你数这些,我数这些。”

    两人一张一张的数,等数完了一对数,宋药算了算:“二十一块三毛二。”

    宋爸正在那努力算呢,一听到儿子的话,立刻乐的笑开了花:

    “这么多!”

    宋药却皱起小眉头,认认真真又算了一遍:“爸爸,这个钱不对呀。”

    他给宋爸算:“爸爸你卖给生生姐五斤八块五,这几天又零卖一共卖出去八斤。”

    “零卖价格是一块七毛七分,八斤就是十四块一毛六分,加上之前的八块五,那就是二十二块六毛六分。”

    宋药一边嘀嘀咕咕一边在小本本上算,算完了把小本本往前一递:

    “爸爸,足足少了一块三毛四分钱呢!!”

    宋爸震惊的看着儿子写在小本本上的数字。

    “怎么会少这么多?!我每次都会算好几遍啊!”

    宋药也觉得少这么多不科学,他想了想:“是不是你又赚钱,又花钱了?少的那些钱都是买了别的东西?”

    比如他们上次不是还买了个盆吗?

    宋爸苦着脸摇头:“你奶奶让我卖蜂蜜的钱单独放,我买东西从来不动这笔钱的。”

    所以这钱少了,那就真的是少了。

    见宋爸努力回想却什么都想不起来,宋药就说:“爸爸你有没有记下每一笔钱都是什么时候收的,收了多少?”

    “我们看看那个,就知道哪里对不上了。”

    宋爸茫然脸:“还要记这些吗?”

    宋药也茫然:“不用记吗?”

    小孩自己也不确定了:“何老师教我解题要写解题过程,这样如果最后答案不正确,看一眼解题过程就知道是哪里出错了。”

    他越说越自信:“爸爸你卖蜂蜜一定也是一样的!”

    宋爸听不太懂:“哪里一样了?”

    “爸爸你看,算题就是一个数字加上另一个数字,你卖蜂蜜也是卖给一个个的人,他们给你的钱你再加在一起就是你最后赚到的钱了。”

    说着说着觉得这个逻辑没毛病了,宋药就很自信的接着说:

    “你记上哪一天在哪个人那卖出去多少蜂蜜,赚了多少钱,回来之后把这一天赚的钱一算,再把记下来的钱一个个加在一起。

    如果最后的钱数是一样的话,那就说明这一天没有问题啦。”

    宋爸慢慢理解了:“我知道了,就像是这次,我没记账,但是你知道了我卖出去多少蜂蜜,是用什么价格卖出去的,就能用这些算出我应该赚了多少钱。”

    发现爸爸理解了自己的意思,宋药眼睛亮晶晶的点头:

    “爸爸你好聪明呀!我就是这个意思!”

    宋爸也有了点自信:“那是,爸爸以前是没机会上学,要是以前我上了学,说不定现在算数比你还好呢。”

    宋药就崇拜的看着他:“真的吗!爸爸好厉害!”

    本来有点心虚的宋爸被儿子这么一夸,瞬间觉得理直气壮起来:

    “当然了,我要是不够聪明的话,你也不会这么聪明啊。”

    宋药连连点头,觉得爸爸说的超级有道理的。

    他捧宝贝一样的,拿出一个小本本递给宋爸:

    “爸爸,送给你。”

    宋爸:“?这什么?”

    他接过来,警惕问:“你不会又画画了吧?”

    大晚上的,他可不想再把儿子弄哭了。

    宋药摇头,一脸的小自豪:“是送给爸爸的礼物。”

    礼物?

    宋爸瞬间高兴了。

    他还没收到过礼物呢。

    更何况这还是儿子送的。

    他美滋滋的打开本子,然后脸上的笑容就僵住了。

    只见上面用着稚嫩的笔迹,整整齐齐写满了一整页的字。

    不光有文字,还有数字,还有眼熟的各种数学符号。

    宋爸:“……这个是?”

    宋药就很开心的给他介绍:“老师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我就把我学会的东西都记在这个本子上了。”

    “还有生生姐借给我的书,我在上面学了好多东西呀,但是这本书是要还给生生姐的。

    为了能还了书也能学习上面的内容,我就把那本书教的东西抄在本子上了。”

    小孩很乐天派:“后面的内容我也看不太懂,爸爸你可以先学前面的,前面的都很简单的,一下就能学会啦!”

    宋爸低头看看在他眼里如同天书的各种数字公式:“……”

    他觉得儿子的“一下”和他的“一下”应该不是同一个。

    宋爸努力的跟宋药解释:“爸爸现在已经是大人了,我现在没有上学,所以不用学这些吧?”

    宋药不赞同这话:“大人也要学习呀,爸爸你听说过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没有呀?”

    宋爸:……没听过,但这两个词听上去就很惨的样子。

    宋药:“爸爸,数学很简单的,你这么聪明,肯定学一下就能很厉害的,好!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学习!”

    小孩握紧小拳头,满脸的向往:“我们一起追求从出生学到死亡吧!”

    005听到它们学习系统主打的推荐语,十分欣慰:【没错!从出生学到死亡是世界上最浪漫的事。】

    而听到这话的宋爸:“……”

    何老师实在是太可怕了,这种话都能教给孩子。

    文化人都这么可怕的吗……

    他最终还是收下了那个小本子。

    一方面是儿子对他太有信心,他又刚吹了牛皮,有点拉不下脸说“乖儿子虽然爸爸每天都跟你说让你要好好学习,但其实爸爸自己不想学”,另一方面也是……

    足足一块三毛四分钱呢!

    一想到因为自己数学不好,五天就损失了这么多钱,宋爸就心痛的难以呼吸。

    如果五天会损失一块三毛四,那一年岂不是……

    他算了一下。

    很多很多钱啊!

    宋爸心疼的捂住心脏,心痛到窒息。

    尤其再一想到,他可是打算去其他县城的,那么远的路,晚上肯定是要在那住的,他总不能把儿子带去给自己算账吧。

    一想到以后是要去县城的,宋爸向往学习的心瞬间坚定了百分之三百,他握紧了儿子给的小本子,决定以后每天都学一学。

    不过在这之前,还有一件是要去做。

    宋爸从儿子房里出来,期期艾艾到了父母房间。

    宋爷爷宋奶奶正在说话,看到他进来还有点惊讶。

    宋爸就有点心虚的把赚的钱上交了:“爹,妈,这是这几天我卖蜂蜜挣的钱。”

    宋家就宋爸一个孩子,所以钱都是放在宋奶奶那,家里其他人想要花钱了就去找她要。

    比如之前宋爸去县里买日用品,就是宋奶奶拿了钱给他让他去买的。

    之前那八块五宋爸就要给宋奶奶,不过当时她只说先让宋爸自己收着,宋爸还高兴了好一阵呢。

    毕竟他长这么大,也就刚结婚的时候能自己拿钱。

    后来离婚成功,重新变成单身状态的宋爸又失去了这项权利,所以这次能自己管钱,他超级开心。

    结果,管着管着,钱少了一块多。

    一块钱可够买一百个鸡蛋了。

    想到这里,宋爸又是一阵心疼到窒息。

    宋奶奶眼睛一瞥他的表情就知道这里面有事,她也不接钱,只问:“多少?”

    宋爸心虚:“二十一块三毛二分。”

    旁边的宋爷爷心底高兴。

    这么多钱啊,要是加到家里的积蓄里,那他们家就更有底气了。

    他赞扬的看了一眼儿子,正打算张嘴表扬一下,就听旁边的宋奶奶一声咳嗽:“咳。”

    宋爷爷立刻闭嘴。

    熟悉宋奶奶的宋家人都知道,她这明摆着是要发作的节奏啊。

    宋爸精神一紧,脸上的心虚更重了。

    宋奶奶:“你是自己说,还是我去问幺儿?”

    她又不是傻子,之前儿子没说要上交,结果和孙子泡了会脚,天都快黑了,又跑来说上交。

    这钱肯定有猫腻。

    果然,她一诈,宋爸就怂了。

    他也不敢含糊过去了,耷拉着脑袋就把钱少了足足一块多的事给说了出来。

    宋爷爷一听少了一块,脸上立刻露出肉疼神情。

    宋奶奶倒是还稳得住,甚至还能比较平静的说:“去,把幺儿叫过来。”

    宋爸还以为她要跟宋药对一下是不是这件事,结果把儿子抱过来塞父母被窝里了,宋奶奶却问宋爸:“你觉得是什么时候少的?”

    />    宋爸就努力想了想:

    “应该是前天,我当时在政府大院外面卖,吸引了好多干部家属,这个买一两那个买二两的,当时忙的也来不及细数,人家给了钱我就接了。”

    这一回忆,当时的记忆就特别清晰了。

    宋爸脸上的神情逐渐懊恼下来:“我以前卖蜂蜜的时候,收钱都会数好几遍,确定没问题了才会给蜂蜜。”

    “那次是因为人太多了,我看那么多人要买,高兴得不行,他们又催我,我怕手脚慢了他们会走,就没仔细看钱。”

    宋药一听,也觉得差不多就是那天了。

    “爸爸你前天不是说卖出去四斤五两吗?那天赚的钱多,所以少了钱你才没发现。”

    要是一天只买不到一斤,钱少了他肯定能看出来。

    宋爸现在也觉得就是那天了。

    他有点愤怒:“因为里面好多人都说他们认字,所以有好几个人都是他们自己算出来的钱,我想着大家都是一个县里的,这又是干部家属,应该不会坑我,所以才信了。”

    说着说着,宋爸想起来了:

    “当时有个男同志买了一斤二,给了我一块四,这个价是不是不对?”

    那个时候他心里是有过短暂的觉得这钱少了的。

    但是对方看着穿衣打扮就比自己强多了,而且还戴着眼镜,表现的也很赶时间,所以他就接过钱给了蜂蜜。

    现在越算越觉得不对,虽然他算不出来正确的答案,但是那个价显然也是不对的。

    宋药倒是快速心算出来:“爸爸,他应该给你两块一毛二分的。”

    “这还是抹了0.4分呢。”

    两块一和一块四,差了这么多,宋爸一下就怒了:“太坑人了吧!我相信他,他居然故意坑我!”

    宋爷爷也跟着一起愤怒:

    “都是乡里乡亲的,要是不小心算错了也就算了,如果是故意的,那也太丧良心了。”

    宋奶奶倒是还稳得住。

    她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