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月天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夫君,该用膳了。”

    天色将黑,最后一批难民工匠们也吃了晚饭,劳累了一天,陆续收工离去,卫府别院中只剩下了守夜的人,和暂时搬到别院偏房来住的韩玉夫妇。

    “夫人,辛苦了。”

    韩玉端起粥碗,就着两碗菜便狼吞虎咽起来,以前读书的时候经常饿,是因为穷的缘故,如今却是因为太忙碌,累饿的。

    “夫君,你慢些吃,不够锅里还有,这些都是自家的米,不是公账上的。”

    王氏看着自家相公吃的那么香,便不停地给他夹菜。相公还是迂腐了一些,见难民喝粥,便不肯吃干饭。

    “夫人,你说先生若是回来知道你我把事情闹得这么大,不会怪罪吧。”

    韩玉一口气喝完了一大碗粥,这才停了下来,叹气道,回忆起连日来的种种,如梦似幻,连他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

    原本出自地主家,如小家碧玉一般的妻子,居然计策百出,硬是把一件极为复杂和艰难的事情,东扯西扯,张罗起来了,如今就算是说出去,怕是也没人信了。

    这事情也是一步步弄到了今天的样子。

    施粥的前面三天,原本出了许多问题。有人不遵守规矩,有抢粥的,打架闹事的,也有趁乱偷东西的,甚至还有一些普通百姓装作穷苦人家来领粥的。

    二人见势不妙,连夜商议提前宣布以工代赈。

    施粥第四天,妻子王氏便按照二人商议了好几日的故事,趁着施粥的间隙,把那位仙缘深厚的富商种种奇遇和南方大帝显灵托梦的事情传了出去,只是一天时间,灾民们就都知道这厚道无比的义粥居然和南方大帝有关系,也听说了那位富商要完成神人所托,建一座天下第一的藏书楼。

    当天,施粥的秩序就好了很多,闹事的也少了,绝大部分灾民一路逃难过来,早就把那位南方大帝传的神乎其神,什么顶天立地十万丈高下,举手投足天翻地覆,还有什么千里眼和顺风耳,对这位神人是又畏惧又崇敬。

    许多灾民不但自己自觉起来,更是自发组织起来,维护秩序,帮着施粥。

    第五日,王氏便对外贴出了以工代赈的公示,说富商要动工修建藏书楼了,当日虽然照样施粥,但除了老弱幼小以外,都要登记在册,注明所长,明日再要领粥,便需要做事才能有粥喝了。二人又从灾民义工中选出了一些读书识字,对南方大帝深信不疑的人做管事。

    第六日和第七日,庞大数量的灾民就分配成了数十支队伍。

    有的负责开山取石,有的负责修道铺路,有的原本就是泥瓦石木匠,还有的懂挖窑烧瓦和泥糊粉刷的手艺,有的队伍负责上山砍树,还有的负责驾驭畜车运送各类物资。

    什么都不会的人,就参与排队,从采石场向城中运送需求最大的条石。

    老弱幼小,就见缝插针,能做点什么就做什么,最不济也可以帮着打扫路面。

    第八日,城中许多人便得到了消息,要来加入队伍,一起为南方大帝做事,两人暗中一商议便收了一批比较虔诚的人,其他的人,大多却只要了他们借出的一些工具和牛羊马车。wap..com

    第九日,南方大帝显灵,一个神秘富商要完成神人所托,在渔阳城建天下第一藏书楼的事情便人尽皆知了,而负责人也是许多人都熟知的本县秀才韩玉。同日,刘如玉夫妇找到了韩玉夫妇,聊了一个时辰,回去后,消息进一步扩散。

    在普通人眼中,这是关乎南方大帝的大事,但在刘家眼中,这卫府别院可是那位世外高人苏先生的府邸,韩玉虽然请他们保密,但也提了苏先生想要建成天下第一藏书楼的心愿。

    “此事功在千秋,正好可借助那位爱民如子的南方大帝之名义,我等一心为民,又捐钱捐物作为表率,总比苏先生一人付出为好,南方大帝若是知道了,也断然不会怪罪。”

    刘员外的意思,最终以两千两白银真实地表达了出来,明面上是响应那位富商,完成神人所托,实际上却是捧苏先生的场。

    王家是第二个知道的。

    王长安和韩玉是旧识,前些时候王长安去清风小筑找云苏商谈岐黄会的时候正好遇到了他,知道他在苏先生府上做事。结果一问,果然是那位苏先生的善举,回去后爷俩一商量,又听说刘老爷子捐了两千两,便跟着捐了钱。

    王老善人开药铺赚钱的时候,经营有方,没有手软过,但做起善事,捐款起来,也很少手软。

    接着,整个事情就越传越广,渔阳城的异族首领胡山海从女儿口中知道了那位苏先生要做的大事,正愁无法接近那位高人,又是为那传闻中的南方大帝造势行善,一个高人是拜,两个高人也是拜,干脆也跟着捐了钱。

    再后来,暂居城外,正在谋划如何兴盛仙人妖三道的东来真人和鬼鹤二妖也听说了。

    三人原本正觉得万事没有头绪,乍闻此事,却是极为震惊。

    三人亲自打探了一番,倒也查出了是城中一位姓苏的高人要办一件对大成读书人都有益的事情,虽然不知道这位高人究竟实力有多高。

    但这一件在普通人看来,如果不扯上神仙,便如同天方夜谭一样的事情,在三个加起来活了一万多年的修士眼中,却极有可行之处,而且确实是一件好事,不说藏书楼本身是否能帮助到大成全天下的读书,光是它起到的表率作用就不小,还能调动大成百姓的名义,为日后三人想要大力推行的许多仙神之事,开个好头。

    不过三人私下也怀疑此事会不会真和那位南方大帝有关联,便让尨山剑派的修士出面施了灵丹和符水,救助一些凡药难医的伤患,也算是参与了。

    再一合计,根据探听到的消息,又联手从深山中施法切了那块两百步见方的巨石,东来和鹤妖协助,老龟显出本体来负责驮背到了地方,连夜偷偷地放置在了藏书楼的地基上,许多灾民天亮后见到了,顿时惊奇万分,更以为大帝显灵了。

    这下风助火势,南方大帝显灵渔阳城,又托梦于人要为大成百姓建一座全天下第一的藏书楼之事,已经快传遍整个杨州了,而且有所谓南方大帝显灵的加持,这个事情传得越来越远,读书人一听,这是大好事啊,也跟着传,渔阳城能建,我们为什么不想想办法也学一学,实在不行捐一点钱也行。

    “夫君,妾身听闻自古成大事者,不可拒小节。苏先生想要做的事情,无一不是利国利民,利好后世之事。只是很多时候,他想要的结果虽然是好的,但如何去做却未必想了那么多。

    这件事情,如果动静小了,事情也便做不成了。

    不错,妾身确实编排了那南方大帝和富商的故事,但可谓是一片冰心无愧天地,心中无愧,便不惧鬼神问责。

    即便那南方大帝知道了事情原委,不愿支持此事,也绝不会和民心作对,让苏先生这样的世外高人心寒,让你我这样的赤子百姓心寒。

    神人被人传颂祭拜,是因为神人虽然恩威并济,但至少表面上爱民如子。他们知晓世间喜怒哀乐,通晓人心善恶。而若是和民心相背而驰,甚至不讲道理,杀人如麻,便不是大家心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