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调离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郭师长好奇地问:“军区那边还有您熟悉的人?”

    可是有的话, 那些人围攻公安局的时候,他怎么不打电话求援。

    杜启元前半生在敌营,后来在敌后分析整理战场上的情报, 培养情报人员。偶尔找敌营的军官聊聊天,策反他们起义。

    建国后特务猖獗, 杜启元又继续跟特务斗智斗勇。再后来特务不敢到处杀人, 政府部门一直缺人, 很多人不想往这边来,他就自动请缨来到宁阳。

    宁阳战区的高级军官他几乎都认识, 但打过交道的寥寥无几。论熟悉程度, 他跟战犯管理所的国军军官更熟。

    有道是一回生二回熟。

    杜局道:“多去几次就熟了。今年没机会, 明年没机会,后年还能没机会?”

    赵政委不禁说:“需要这么久?”

    杜局倍想笑:“当军区是你们部队食堂,今儿让小杜当主厨,明儿就能去?正常调动也得几个月。我打听到消息,再找机会把人调走,没个一年半载能成事?”

    赵政委是不清楚军区的规矩。不过听他这么一说,算算时间, 还真得那么久。现在又不是战时,今儿征兵, 明天就能走。

    郭师长道:“杜局考虑的极是。只是谁也不认识,过去是不是有点,有点突兀?”

    杜局仔细想想, “早来一个月我都不好跟你们去。”

    宁阳东有个很大的监狱,建国后被改成战犯管理所。“红袖章”刚把杜局弄下去, 部队就过来维/稳, 导致那些人还没来得及去那边搞事。

    杜局以前在那边工作过几年, 对那边情况比较了解。如今时局太乱,那边虽有所长,上面还是把管理所划到杜局辖区。

    那边关押的人太多,没个见多识广镇场子的,很容易出事。

    三天前杜局接到一个电话,过段时间会有一批战犯从劳/改农场转去管理所。战俘工作干了那么多年,再过几年就能圆满完成,不能一百步走了九十九步,最后一步完犊子。

    这次转过来的人不少,管理所的兵有限,只能在家门口接。人下了火车怎么接,接过来要不要增兵等等。这些事不需要向上级汇报,杜局安排就行了。

    再说了,即便不说这些,只是“人心不稳”四个字,杜局到了军部也有的说。

    这并非杜局胡诌。

    快过年了,天气又冷,“红袖章”没心思胡闹,街上没人,局里的事也少了。杜局闲来无事,昨天亲自去一趟管理所了解情况。

    战犯能从报纸上看到外面的情况,那些战犯担心他们也被拉出去游街,情绪确实很不稳定。

    有些人甚至出现了自杀倾向。

    宁阳不知道还隐藏了多少特务,一旦自杀的事传出去,他们就能给说成人是被管理所的军人逼死的。

    车上除了他和郭师长、赵政委还有个警卫员。

    警卫员他不了解,杜局谨慎惯了,不想说太多:“早几天转过来一批战犯,我觉得管理所的兵有点少,正打算跟部队反应再调一个排过去。”

    赵政委总觉得这事过于巧合。

    他跟杜局也不是第一天打交道,就直接问:“这么巧?”

    杜局笑道:“你们来早了。晚一个小时咱们可能就错过了。”

    师长对战犯更好奇:“哪儿还有那么多战犯?”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