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这是要炸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田中新一的眉头上,不断的有汗冒出来。

    对方在毛淡棉的部队强悍程度,远超他的想象。

    不是说是小股部队吗?怎么他们的火力这么猛?

    听这炮击的声音,仅仅是步兵炮就不会少于十几门。

    至于迫击炮,田中新一已经听不出来有多少了,真的太密集了。

    可是他的部队已经到了毛淡棉的外围,后面又是对方的大部队,想改变计划已经不可能了。

    唯一的选择,就是加大对毛淡棉的进攻,争取在对方的大部队到达之前,夺回毛淡棉。

    杨立青心头多少也有点紧张。

    李雷已经给他发来了电报,告诉他进攻的日军,差不多有一个师团的日军,让他一定要顶住日军的进攻。

    日军为了尽快的从战场撤退,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的向毛淡棉发起进攻。

    所以他杨立青那里,受到日军的进攻,会非常疯狂。

    李雷让赵刚给杨立青发电报:“告诉杨立青,一定要顶住日军进攻两个小时。

    命令王汉,所有的飞机立刻出动,对毛淡棉外围进行轰炸,这是最后一战,不要节省弹药,一定要帮助杨立青的部队,挡住日军。”

    两个小时后,暂一团其他的部队,就能赶到毛淡棉的外围。

    到时候暂一团的火炮,就能够的着日军。

    能不能干掉日军的第十八师团,就看杨立青的了。

    王汉的飞机立刻起飞,而此时杨立青的六营,正在进行阻击。

    日军第十八师团在试探性的进攻被打回去以后,很快就组织了大量的兵力再次进攻。

    虽然六营在阵地前沿设置了大量的地雷,但是日军根本不管不顾,就疯狂的往前冲。

    田中新一给进攻的日军,就一个命令,突破对方的防线,否则的话,全部切腹!

    惊的所有日军都心头一颤,切腹啊……

    这种傻逼之事,能不做,还是不要做了。

    往前冲还有可能活下来,这往后退,真的必死无疑啊!

    想明白了的日军,根本就不管不顾。

    看的杨立青直咧嘴。

    这鬼子的进攻,有点发疯的节奏。

    前面进攻的日军,很多都踩中了地雷。

    不过地雷的威力有点小,杀伤范围不大。

    一颗地雷,也就能炸死炸伤一个鬼子。

    对周围鬼子,几本没有杀伤力。

    这小鬼子的地雷,不行啊!

    等到地雷都被日军趟完了,也就日军进攻的先头部队死伤不少,后面进攻的日军,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杨立青立刻命令,六营所有火炮立刻对进攻的日军开炮。

    特么的,炮弹我这里多的是。

    因为杨立青的六营,装备的步兵炮基本上都是日式装备,所以炮弹并不缺。

    毛淡棉的日军补给仓库里,足够他用不完了。

    在田中新一的命令下,日军像蝗虫一样出现在六营的阵地前沿,面目狰狞的嘶吼着冲过来。

    头上系着一根上吊用的白布条,还用血画了一个膏药旗。

    搞的还特娘的挺正式。

    在日军的进攻部队进入六营火炮的射击范围之内后,六营所有的火炮一起开炮。

    炮兵阵地上排了三排的步兵炮以及五排的迫击炮。

    接到杨立青的命令以后,立刻开炮。

    一时之间,炮兵阵地上硝烟弥漫,震耳欲聋。

    打出去的炮弹像雨点一样落在日军进攻的部队里,直接就在日军人堆儿里开了花。

    猛烈的炮击让日军的进攻部队人仰马翻。

    很多鬼子都被炸死,没有死的也在地上痛苦的哀嚎,不是少了一条腿,就是断了一只手。

    整个前沿阵地上,已经被炮弹的硝烟和炸起的尘土给完全遮挡了。

    三轮炮击以后,日军的进攻部队死伤大半。

    没有被炸死的日军依然在进攻,六营的战士们立刻用机枪开始对日军进行扫射。

    阵地上的轻重机枪突突突的开火,直接就把日军扫倒了一大片。

    进攻的日军大概有一个大队的兵力,被六营的火炮炸死炸伤的差不多有一半。

    剩下的几百日军已经冲上了六营的防守阵地前沿。

    在巨大的火力压制下,冲上来的日军被压制在不远处的低洼地带。

    暂时停止了进攻。

    就这么几百人,去过真的要冲过来,完全会被干掉。

    日军师团长田中新一不傻,立刻命令再派一个大队上去,继续进攻,一定要和前面的日军汇合。

    前面被压制的日军距离六营的阵地只有一百来米,如果日军的人数足够多的话,发起万岁冲锋,是完全能够突破六营的第一道防线的。

    日军的这个举动根本就逃不出杨立青的眼睛。

    他和日军交手了无数次,这日军是个什么尿性,他一清二楚。

    日军这是想缩短进攻的距离。

    一百米的距离,如果日军上千人的部队全部冲过来的话,他六营的第一道防线,立刻就会被撕开一道口子。

    不说日军的火力了,就是那种阵势,很多战士也受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