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第 277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几个大臣可算识相一回!

    胤祚立马活蹦乱跳,哒哒哒地跑到康熙身边,把那一份字典模板拿回来,无比郑重地交到佟国维的手上。

    “大清的未来就交给你们了!”

    佟国维:“……”重任来得挺突然的。

    大臣们:???

    这话听起来怎么像是挖了个大坑呢?

    鉴于刚刚说了新版《三字经》一堆坏话,惹恼了三阿哥的同时也招惹了六阿哥,兴许还被小气记仇的康熙暗搓搓记了一笔,他们实在心中不安。

    大臣们一个瞅一个瞅了半天,最终还是没怎么说过话,也没惹恼阿哥们的佟国维上前问道:“六阿哥,不知这本字典具体该如何编撰?”

    “这个问题问得好!”胤祚给了佟国维一个“你很上道”的赞赏眼神,把安安静静站在一旁的三阿哥拉了过来。

    “你手上的字典模板是三哥做的,以后遇事不决问三哥。”

    大臣们:“……”

    好家伙,六阿哥这是为亲哥找面子来了。

    三阿哥一直以来表现得平平无奇,既没有六阿哥那样的研究和赚钱才能,也没有大阿哥那样领兵作战的军事才能,却瞬间空降,压在一群几十岁的老臣头上。

    皇上、太子、六阿哥都在一旁虎视眈眈,大臣们不敢不给这个面子,只能尽力扯出一抹笑。

    不就是要他们几个多干点活,把功劳放在三阿哥的头上吗?懂的。

    “是是是。”

    “奴才们会寻求三阿哥的意见。”

    “臣等必将尽力将字典编撰好。”

    三阿哥:“……”

    听听这敷衍又夸张的语气,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这群大臣在想什么鬼东西。

    他需要靠旁人帮他刷功劳吗?蠢货。

    这一刻,他不要太明白六弟为什么不喜欢这群大臣。

    罢了,就当一群干活的工具人吧。

    接下去,三阿哥当着众人的面提起了这本字典的编撰方式,给这些大臣分了工,每个人负责多少偏旁部首,避免重复作业,先把比较常用的字都拎出来,再负责生僻一些的字,最后进行总结归纳。

    字音、字义、造句都是最基础的内容,方便帮助人认字,还要通过古代诗文、历代用法,追溯字源,佐证字的变迁等等。

    八岁的三阿哥说得头头是道,安排得井井有条,倒是让个别大臣对他刮目相看,兴许三阿哥不如他们想象中的那般平平无奇?

    但也可能现在说的这些全是六阿哥之前提过的,还是得在日后相处的日子中观察一下再决定。

    分配完任务,就到了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的任务。

    三阿哥:“字典得有一个名字。”

    胤祚抢话道:“这是汗阿玛在位期间主持编撰的字典,是属于汗阿玛的功绩,自然得叫《康熙字典》。”

    历史上就这么叫的,可不能再被他蝴蝶掉了。

    小家伙的紧张是谁都能看得出来的。

    大臣们并不知道理由,也就康熙和太子知道胤祚在紧张些什么。

    你小子也有尴尬的时候,康熙暗爽。

    就这几年大清的发展和现状,完全可以预想未来几十年的发展,他在位期间的功绩能够和历史上有名的那几位皇帝比肩,根本不差这一点。

    比起被人夸赞的功绩,康熙更想看儿子着急、出糗。原谅一个经常被儿子气了个半死的老父亲,仅有的那点恶趣味吧。

    “这字典明明是在你的主持下编撰的,和朕有什么关系?就叫《胤祚字典》吧。”

    胤祚:???

    胤祚:!!!

    “不不不不——”

    他完全不敢想象将来所有人都说,《胤祚字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字书,同时也是第一部官方主持修订的字典。

    光是想想那样的画面,就尴尬得要抠出一座长城了。

    胤祚表现得越是抗拒,康熙就越是想把功劳牢牢按在他头上,“有什么不好的?这是你该得的。”

    呵,信你个锤子。

    胤祚不要太清楚老父亲的恶趣味,赶忙看向三阿哥:“字典是在三哥的主持下编撰的,真要命名,也是叫《胤祉字典》,和我有什么关系?”

    三阿哥:“……”

    莫名其妙就成了被殃及的那一条池鱼。

    从他的角度来看,许多读书人都渴望出书,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一本书,是极高的荣誉,可汗阿玛和六弟都对此避之不及,让他也没了高兴的心思。

    尤其是六弟的那一招,堪称是祸水东引,总觉得不是什么好事。

    三阿哥原样照搬:“字典是六弟要编的,我只是在六弟忙于研究,抽不出空的时候帮他而已,和我有什么关系?”

    最后那一句话的语气、神情和胤祚一模一样,令康熙和太子不由侧目,不愧是亲兄弟!

    胤祚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睛,万万没想到自己会被三哥背刺一刀。

    “我只是提供一个建议,做不做的决定还在编撰字典的人身上,我也不参与编撰过程,反正这事跟我没什么关系,别拿我的名字去命名。”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