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动身返京(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多了,明里暗里提点了几下,他们就已经表示唯太子殿下之命是从,往后会少掺合朝中的事情,也不会在多亲近胡惟庸。

    至于杨宪早在半个月前就被处斩了,胡惟庸现在是大明的右丞相,至于左相是被杨宪弹劾迁徙海南的汪广洋,既然证明了杨宪是奸臣,拨乱反正之后自然得为被陷害的忠臣平冤昭雪了。

    杨宪被诛后,朱元璋召还汪广洋,还册封他为忠勤伯,食禄三百六十石,并旨意中称他善理繁难事务,且屡献忠策,将他比作张子房、孔明。

    虽然汪广洋现在是百官之首,但谁都清楚,他不过是朱元璋拿出来压一压胡惟庸的工具罢了,毕竟他连杨宪都斗不过更何况跟掀翻杨宪的胡惟庸相比了。

    朱标最后见了汤鼎一面后就动身返京了,往后数年恐怕都没有机会再见了,朱标也对汤鼎许诺了,毕竟海上的事情谁说得准呢。

    汤鼎已经成婚了,离京前其妻子也有了身孕,朱标许诺无论男女,他都会保这个孩子一世顺遂富贵,若是男孩自然更好,汤和的爵位理当由其继承。

    在海边汤鼎向朱标叩首后就坚定的离去了,他要先往安南方向出发,从哪里招募一些水手,毕竟满船都是汉人也说不过去。

    朱标送走汤鼎后也就没有再都留在这里的理由了,直接动身返京,不过这次不走海路了,沿海一带的倭寇又开始侵扰了,朱标一动那就一定会带着沿海大部分的兵力。

    毕竟对官员将领们来说,保护沿海百姓远远比不上保护太子殿下重要,如此一来靖海侯吴祯所布置的防线也就都被打乱了。

    朱标自然知道如何取舍,走海路虽然舒服,但还是沿海百姓的姓名更加重要,何况沿路看看大明的江南地区也是好事。

    朱标自福州动身北上,沿途经过建宁府、广信府、又在金华府登船直入了杭州城,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朱标这一路也算长了见识。

    原来他的大明还有如此富庶之地,实在是让人感动,尤其是进了杭州城之后,正值春夏之交,入城时两旁有御沟,御沟内种植荷花,岸边栽种桃李,香气扑鼻美如锦绣。

    朱标乘坐马车被杭州官员们迎进了城内,朱标笑吟吟的拉开帷幕看着外面繁华喧闹的景象,坐在一旁的杭州知府也是志得意满的介绍着,

    杭州知府自然是有理由骄傲的,他刚接手杭州城的时候情况也不好,虽然比不得扬州的情况,但杭州人间天堂也是破败不堪,城中多处美景都被战乱波及损毁。

    如今但在他的努力下,一切都恢复了,他可以自信的说现如今整个大明除了京城外,最繁华的就是杭州城了,朱标也不吝溢美之词,人家做得好自然得夸奖。

    朱标也知道杭州知府乃是世家大族出身,在元朝时其家就出过许多位封疆大吏,在江南一带声名显赫,有如此家世作为底子才能这么快的打通各方面的关系复兴杭州。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