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第094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留在京城的机会不大。”吴越山开门见山对章言说。

    “我已经做好外放的打算。”

    “尚书大人想要晾晾你。”吴越山道。

    这是连外放都不让他去, 要他一直候缺的意思?

    章言抬头看向便宜师兄,“尚书大人和丞相有关?”

    吴越山摇头,吏部的尚书两年前就已经换了皇上这边的人, 自不会为丞相做为难章言的事。只是章言这次殿试的文章有些过火,惹了许多大人。他们想要联和吏部,暂时不给章言授予官职。

    毕竟不光这一届的进士要安排官职,上届因为一些原因未授官的进士还有许多举人都在等待空缺,人多空缺少有人轮空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至于章言这次殿试前十没有安排,那肯定是底下人疏忽了。

    吴越山说的和章言预测的最坏结果差不多, “师兄叫我来, 总不是为了看我没有着落的, 请师兄指点迷津。”

    “富庶太平地界的县令、县丞的职位都有人了。”

    “若能为贫寒之地的百姓带去一些福祉, 我不怕苦。”

    “你不怕去了就回不来了。”

    “富贵非吾愿, 若能做出一番实事,无论在地方还是京城都是我心安处。”

    “父亲信中曾言, 你为人不够诚恳。我初见你时觉得不至如此, 现在发现还是他老人家慧眼如炬有识人之名。你根本没想过再回京城吧。”吴越山指出章言的想法。

    从章言迫不及待想要外放,吴越山看出他根本没想再回京城。

    章言没有否认,“像山长一样其实也挺好。”

    吴山长一生都在做地方官, 等将两个儿子培养出来, 为了给儿子让位辞了官,带着师母游山玩水,最后定居在昌平书院。

    像吴山长这样悠然一生蛮不错的。

    等他的仙童儿子能自己保护住自己,顺带着也能庇护下妹妹, 他也辞官和小虫子各处游玩去。

    “那你殿试上的文章为何那样作答。”吴越山看向章言的目光咄咄逼人, “既然没有野心, 为什么要这样作答。”

    他也是这次阅卷的考官, 章言的文章自然读到了。

    也曾为了章言的名次和同僚争议过。

    章言的水平的确可堪二甲,就是一甲也不是没有机会。但大家默契一致,觉得他不堪一甲,因为文章的内容实在太过胆大。

    这是在颠覆本朝建立以来形成的君臣关系。君王想要再进一步甚至两步,但臣子未必肯退让放弃手中的权利。

    能从他们商定的一百六十五,一跃上升到第九位,就可知章言入了天子的眼。

    如果章言没有上进心怎么会写出这样的文章。

    但如果有上进心,就不会想像父亲一样,地方为官不再踏足京城。

    吴越山觉得章言这个人很矛盾。

    这些年和父亲的通信中,常见父亲对章言有恨铁不成钢之语。父亲因为蓝哥儿卓越的炒茶能力和赤子之心赏识蓝哥儿,和母亲一起收下了这个小徒弟。也曾因为欣赏章言却没有收徒,给他写过一篇厚厚的分析。

    吴越山见章言觉得此人过于自大自我。

    天地君亲师,人人在自己的框架中行事,他却没有这个顾忌和边界。会因为遭遇不平奋起反抗,敢在殿试大放厥词,却不屑于趁势而为抓住机会迎头而上。

    父亲致仕多年,不喜心思复杂之人,觉得和章言脾气不和,未曾提出收徒,倒也正常。

    不过,有一点章言想错了。有时候不是他想退就能退的,朝堂上的这些大臣,治国理政的水平或许参差不齐。但却都非常擅长防患未然,将危险扑灭在萌芽中。

    何况章言还得罪了丞相,即使丞相现在境遇不好,给他使个绊子不过是件小事。

    若不是入了上头的眼,有上头的示意,章言这三五年里很难有机会进入官场。他也不敢公然违背上司的意愿,给他活动职位。

    便宜师兄问他殿试文章为什么要这么写,章言能说他是一时没忍住吗。几千年历史的经验放在哪里,换做是谁能够忍住不去总结一下呢。

    入了皇帝的眼,在他的意料之中。哪个皇帝不想大权在握,不被人束缚。

    只是他觉得皇帝真要选把刀,也不一定要选麻烦缠身的他。

    难不成因为他硬刚了丞相,让皇帝觉得他有这个能力和魄力。如果是这样的话,章言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章言鲁莽了。”章言也不知道如何对便宜师兄解释加强君臣是封建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是他胡编乱造谄媚君上的,选择了示弱。

    “不管你有意也好无意也罢,既然你做了这样一篇文章,就不要再妄想可以不入局。”吴越山让章言做好这个心理准备,不要再妄想闲云野鹤的日子。

    “是,不过师兄刚刚说我不适合再留在京城。”

    只做了两件事,就得罪了一杆子人,如果再不出去避避风头,真就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