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第109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十月初一, 谢涵率军至扶突城北门外,等候传召。

    然而,从日中到夜幕降临, 也没有等到齐公召见。

    谢涵派人询问北门令, 北门令亦是不解,却怕得罪太子,连道:“卑将这就派人探听一二。”

    不一会儿, 过来回禀, “听说是伐随有异动, 朝中正忙, 君上怕是无暇顾及。”

    “伐随有异动,有何异动?”谢涵皱眉。

    北门令抹抹汗,暗道这位太子殿下出去打了两个月的仗, 越发有威势了,只能硬着头皮道:“这个……卑将能力有限, 位卑言轻, 实在不知。”

    “罢了, 孤再等一日。”遂安抚众军一番后命安营扎帐。

    然而, 第二日,依旧没有传召。

    谢涵使人再次递交文书,北门令……北门令忙不迭地派人把文书送进城去。

    然而等到第三天, 仍未有传召。

    若非谢涵素有积威更兼军心所向、备受爱戴,如今军中怕是要乱了。

    哪怕如此,也有不少士兵嘀咕。

    所谓“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见君封赏, 是他们应得的荣耀与肯定,如今却被拒在城外、归家不得,这让众将士心里如何作想?

    谢涵脑中闪过无数场景,有他扔下储君印鉴撤职徐芬的,有他擅自提拔豫侠的,有他一刀砍下江左徒脑袋的……

    这时,王方前来告见,见谢涵面色沉沉,他心底立刻气短三分,但还是鼓起勇气道:“将军,城中恐怕有变,臣可入城查探。”

    谢涵抬头,目光如炬。

    在这种目光下,王方险些要哭出来,他心里苦啊──明明如此大胜,君上却不肯召见,所有人都以为是他说坏话了。

    一个个看他的目光如狼似虎。一天二十又四时,风霜刀剑严相逼。

    可──苍天可鉴,他每一份奏报都是给太子殿下先过目再递交的。

    “孤和你一起去。”

    王方还在心里痛哭流涕,忽然听到一声惊雷,他……他呆了一下。

    谢涵已经站起身,待行至帐帘时,回头看他一眼,“不走?”

    “走,臣立刻走。”王方忙不迭跟上。

    大军入城,要君上传召,方可入城;只两个人,一个是国之太子,一个是君上心腹,自然没人阻拦。谢涵令豫侠和其余诸将守着后,就与王方一同策马入城了。

    扶突还是那个扶突,宽阔街道、酒旗旌风、来往行人,热闹而安详,一点儿也没被两线战火侵染到。只有偶然酒楼小馆里的士人高谈阔论,说起伐随一役、平燕之战,才让人意识到这天下并不平静。

    只是……众人谈论一番后,都表示奇怪:缘何平燕军迟迟不进城?

    谢涵心下一哂:岂是他不想进?

    一个时辰后,二人来到齐宫南门前,守门人是谢涵有过数面之缘的穣非、翦雎,其中翦雎还被谢涵从内侍监怀陀手下救过一条命。

    因此二人看到谢涵,讶异过后,都是欣喜,穣非左右看看,上前一步,“殿下,可否借一步说话?”

    谢涵抬了抬手,“有事稍后再说。孤要立刻进宫面见君父。”

    穣非见他神色匆匆、雷厉风行,犹豫了下,道:“殿下离开时,请务必听卑将一言。”

    谢涵颔首,匆匆进宫。

    二人进宫后,稍一询问,就知道了齐公和国相狐源在书房商讨国事,便直奔书房而去。行了一刻钟,有接引宫人过来,“殿下,王大人,君上命奴婢前来带路。”

    及至到了书房门前,谢涵原本匆匆步履恍然顿住了,颇有些“近乡情更怯”的意味。

    一路上有愤怒有不甘,但到了这一步,到了这与对方仅隔一扇门的一步时,这些情绪如落潮般皆尽褪去,只剩下一句溢不出口的问句:为什么啊?

    他明明打胜仗了,为什么不让他进来呢?

    “殿下?”王方疑惑看向谢涵。

    谢涵抿了抿唇,解下佩剑搁上侍剑台,“通报罢。”

    门口把守卫士立刻唱喏道:“太子殿下、平燕监军告进。”

    “宣──”

    雕花大门被从内打开,二人褪鞋入内,里面齐公坐上首,神色不辨喜怒,狐源居一侧,对谢涵摇了摇头。

    摇头──

    是知道他要做什么,于是叫他不要做;还是知道他君父心意不可改,表示无能为力?

    谢涵不得而知,只得一步一步,最后拜下,“儿臣拜见君父。”

    “臣平燕监军王方拜见君上。”

    “太子还知道有寡人这个君父?”齐公文雅的声音里带着一种略显浮夸的惊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