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第七十三章.一家子炮灰(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跟泥猴子一样,浑身上下全是泥巴,不仔细看都看不出人模样。

    到了傍晚东子和豆包小兄弟两找了一根棍子和一个破水桶,到河边打了一桶水。

    两个孩子枯黄瘦弱,胳膊腿儿纤细的麻杆一样,两个人打半桶水,然后用木棍穿起来,走几步路晃晃悠悠。

    反复几次终于抬了半缸水。

    尽管这样,两个小家伙笑嘻嘻的,都在回味着奶糖的味道。

    裴彦也没有为难他们,让他们起锅烧水,剩下的那半缸水他打满了。

    此时已经开始进入夏季,傍晚有那么一丝丝的炎热,各家的炊烟袅袅,食物的香气不断地飘过来。

    兄弟两个坐在屋檐下,闻着各家烟火食物的香气,他们眼前什么都没有,就一锅热水。

    他们的肚子不争气的咕噜咕噜的叫起来

    裴彦手里拎着一桶水往回赶,碰到从地里回来的村民跟他打招呼,他都含糊几句应付过去。

    水桶不是很大,裴彦这具身体的力量依然拎不动,他体质太差,没什么力气,他不得不调整身体的力量值,大步把水拎回家。

    “大哥。”

    两个小孩子委屈地看向他。

    每次别人家吃饭的时候,他们都很难过。

    裴彦:……

    他比这两个孩子大几岁,裴大年有没有回来,他现在有点长兄为父的意思。

    “你们是不是饿了?”

    东子和豆包不说话。

    豆包之所以叫豆包,是因为那时候裴大年家里穷,他媳妇于梅怀孩子的时候想吃豆包,结果孩子生完,她也没有吃上那一口豆包,所以就给孩子叫豆包。

    于梅身体太差,生孩子的时候难产使不上劲儿,孩子生下来她的身体也垮了,炕上躺了两年,人还是走了。

    裴大年经受不了这个打击整个人都废了,没事的时候就发呆,哪里能照顾三个孩子?

    这仨孩子就靠着苗兰每天给他们做一顿饭,自己在东找一点西凑一点,赶上村里的婶子大娘心眼好,给他们一口吃的,好不容和活到现在。

    他们也就白天吃一顿,晚上就不吃了。

    这一顿窝头管啥用?一点营养都没有,能不能保证饿不死都难说。

    裴彦放下水桶。

    “你们赶紧洗澡。”

    东子和豆包看他一眼,乖乖地把家里唯一的洗脸盆拿出来,然后把锅里的热水倒进盆里开始洗澡。

    好在天气不冷也不热,他们又都是男孩儿,不讲究那些,直接脱光了互相擦洗起来。

    一盆水,半盆泥巴,洗过之后脸盆都能扔了。

    两个孩子洗完之后,看见自己洗过的脏水咯咯地笑起来。

    裴彦看他们洗完之后,不声不响地从木桶里把两条大鱼捞出来。

    东子和豆包:……

    裴彦没有办法,他现在可以用积分在系统上城里换东西,但是有点突兀,怕引起怀疑,实在逼得没有办法,才不得不从河里捞两条鱼,要不然他们几个就得饿肚子。

    “看着干啥,赶紧生火做饭。

    东子和豆包两个激动地都不知道该干啥了,听到大哥让他们烧火,慌忙的往灶台里面添柴。

    裴彦找了一把刀,把鱼收拾出来,内脏去掉,切成几段,裴彦在简陋的伙房里找了一圈,啥调料也没有,干脆就请水煮鱼算了。

    东子和豆包晚上就从来没有吃过晚饭,到了晚上只能闻别人家的饭香味儿,没想到,他们家也能吃鱼。

    两个人一边往灶膛里放柴禾,一边扭过头来,看着裴彦收拾鱼。

    白嫩嫩的鱼,被裴彦收拾的干干净净还把内脏挖出来扔了。

    东子马上道:“哥,那个别扔……”

    裴彦:……

    内脏还能吃?

    东子真不舍得那些内脏,想让裴彦放锅里。

    裴彦可不能答应,真要是那样的话,这锅鱼还能吃吗?

    “行了,你们两个别闹,以后我经常去河里转转,咱们少不了鱼吃。”

    东子和豆包这才不执着那两块鱼内脏。

    什么调料都没有,只能水煮鱼,放点油,烧热了,把鱼丢进去两面煎黄了,倒上水,大火煮。

    熟了之后丢点盐巴进去。

    不过这两条鱼个头真不算小,每一条都有三斤多,这一大锅鱼汤也真是喜人的。

    东子和豆包两个人眼巴巴的望着锅里,眼睛都恨不得黏上去。

    裴彦看着火候差不多,就抓了一把盐丢进去。

    正在这时裴大年从地里回来了。

    裴大年天天下地干活,地里的庄家种得也不咋地,就是混日子而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守着几亩地,看天吃饭。

    他种的这几亩地收入不如邻居一亩地的,谁也不知道是咋回事儿。

    裴彦知道裴大年就是大地里混时间去了,大部分之间都坐在地头发呆,发呆完了就回家。

    一个没有志向,也没有目标的人,压根就不管家里人死活。

    这几个孩子从小挨饿长大的,对饥饿的恐惧刻进了骨子里,长大之后才会那么疯狂。

    裴彦在看不上裴大年,也不能不承认裴大年是原身的爸爸,这一点无法改变。

    “爸,你回来了?”

    裴大年嗯了一声,拖着疲乏无力的身躯往屋里走,他走着走着就觉得不对头,怎么他们家里有股香味儿。

    每天家里都是清锅冷灶的,裴大年都习惯了,今天怎么觉得好像……

    裴彦:“我今天在河里摸了两条鱼,炖了鱼汤,吃饭吧。”

    裴大年:……

    他没想到他这个一家之主,都没有办法让孩子们吃上一顿饭,反倒是裴彦这个小孩子,能给家里弄了一锅鱼汤?

    裴大年愣怔了一下,然后跟着裴彦进了屋。

    屋里两个孩子早就已经急不可待的看着锅里,眼唾沫了,但是他们还知道等着裴彦和裴大年一起吃。

    这说的容易,但是人都饿到这份上能坚持住,真是不容易,更不要说两个这么小的孩子。

    裴彦也没耽搁时间,赶紧把鱼盛出来,均匀的分给每个人。

    “这种鱼刺多,你们小心一点。”

    裴彦小心地提醒道,屋里的人见了鱼谁都不说话,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鱼汤上。

    东子和豆包饿得久了,先喝汤。

    鱼汤被顿成了奶|白色,喝在嘴里,浓稠的鱼香味儿欲罢不能,像是两条大鱼,在他们舌尖上跳跃一样。

    两个孩子也不怕热,小口小口的喝起来。

    鱼汤喝进肚里,他们紧绷的神情才缓和了一些,然后再小心翼翼的吃肉。

    倒不是他们怕鱼刺,他们是怕尝不出啥滋味儿,鱼肉就没有了。

    他们连鱼骨头都舍不得吐出来,因为裴彦在收拾桌子的时候就没有看见鱼骨头。

    裴大年知道自己挣的钱不多,所以自己少吃一点,把自己那一份儿分给孩子们。

    “我不饿,你们多吃点。”

    裴彦在旁边不由得点点头。

    他心说裴大年虽然不咋样,但是还算是个心疼孩子的爸爸。

    一大锅鱼,连汤带肉吃了个干干净净,连鱼骨头都没有剩下。

    裴大年:“今天别刷锅,咱们明天在锅里添点水,再煮鱼汤喝。”

    裴彦:……

    东子和豆包连忙点头。

    裴彦真是服了他们了。

    但是正巧他不想刷锅,这事儿丢下正好。

    第二天东子早早地就起来往锅里添水,烧火做饭。

    裴彦:……

    这孩子这么积极吗?

    都让昨天那一锅鱼闹得。

    要不今天再弄两条?

    裴彦胡思乱想,但是他也知道,天天弄鱼吃也不是办法,更让他们滋生懒惰的思想。

    一般懒惰的人要是弄到食物,他们就更不愿意干活了,所以还是从别的地方想办法。

    只要现在饿不死,就不能让他们有不劳而获的思想,免得他们产生依赖。

    裴大年和裴二年是两兄弟,两家分的地差不多,就因为裴大年没有媳妇儿,两家的日子天差地别。

    裴大年这一家子四条光棍,吃不上饭的时候,人家裴二年家就已经能隔三差五的吃上白面了。

    种的地一样多,差别咋能那么大?

    唯一的一点就是裴大年糊弄事儿,看着听干活的,实际上偷工减料了,这可不是生产队偷懒耍滑照样拿工分,这是包产到户,你不好好干就是吃不上饭。

    这时候裴彦要是给裴大年指出缺点,裴大年也不能改正,他已经习惯了,哪能听人劝?

    中午的时候,三兄弟照例去苗兰那边吃饭。

    昨天东子他们偷了苗兰的炒菜,现在一个个都心虚不已,生怕被苗兰发现了。

    苗兰不是没有怀疑过,但是也没有抓到人,只能不了了之。

    晚上裴老栓回家吃饭的时候,也觉得那盘菜怪怪的,味道好像比以前咸了一些。

    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

    “吃饭了!”

    苗兰看见他们爷几个,头都大了。

    她不是没给裴大年找媳妇儿,要不就是人家看不上他,要不就是他看不上人家,从那之后媒人也不上门了。

    谁能看上裴大年,那样的人?苗兰自己都没有底气。

    相比之下,裴二年家更有出息,虽然儿媳妇红霞为人泼辣,性格强硬但是到底是能过日子的人。

    干啥事儿就怕比较,这么一比,很明显裴二年一家有出息的多了。

    裴彦带着两个弟弟刚坐下,二婶子红霞就来了。

    红霞虽然脾气不好,但是也挺可怜这几个孩子,她烙了几张饼拿过来。

    “娘,我烙了几张饼,您尝尝?”

    苗兰赶紧道:“你给裴征他们吃吧,你拿到我这儿,多少是多呀?怕是不够塞牙缝。”

    事情都摆在这里,不说也不行,苗兰现在不说,怕红霞找后张。

    红霞气道:“不是我说呀,这也不是办法,我大哥种的地和我家一样多,他去年才收了多少粮食回来?

    除去上交的公粮之外,再除去第二年的种粮,他总共收了不到一百斤粮食,就他这样咋能养活这帮孩子?”

    她说的一点都不错,人家裴二年家交了公粮,剩了**百斤粮食呢,所以人家就有饭吃。

    苗兰叹息了一声。

    这些她都知道,但是有啥办法?

    像裴大年这样的人,哪家的女人能看上他?连寡妇都看不上他。

    他以前不是这样的人,就自从媳妇走了之后整个人性情大变。

    红霞不好说大伯哥太多坏话,放下东西就走了。

    苗兰,留下两张饼其余的三张都放在桌子上给裴彦他们吃了。

    东子和豆包两个人捏着大饼使劲往嘴里赛,三下两下就吃完了。

    裴彦:……

    裴彦面前还剩下一张饼,那两个小家伙吃完之后没吃出啥子味儿,眼巴巴的往裴彦这边看。

    说实在的裴彦真不喜欢吃这东西。

    “行了,你们吃吧。”

    他说着,把这张饼从中间分开,保证两边大小相等,分好之后拿给东子和豆包。

    东子和豆包,不可置信的看着他。

    这么好吃的东西,难道大哥不喜欢?

    裴彦心想这两小东西还算有良心,昨天裴大年把鱼给他们吃的时候,他们两个二话不说就吃了,今天还知道心疼他?

    “你们赶紧吃吧。”

    两个孩子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吃完饼,苗兰又给他们一人一个窝头,孩子们还能吃的进去。

    裴彦捧着窝窝头,实在是难以下咽。

    孩子们饿得早,而且一天比只吃一顿饭,所以苗兰让他们提早吃,地里干活的劳动力裴大年和裴老栓他们吃的晚一些,他们吃的菜都是带荤腥的,家里穷没办法,只能吃两样菜。

    干活不能没有油水,苗兰还是有点偏心的。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

    现在虽然包产到户了,但是人们的思想还只是停留在那一亩三分地上。

    挣钱的事儿不能操之过急,裴彦要好好的盘算盘算。

    吃完时候东子和豆包跑出去玩儿了。

    小孩子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梦想,吃饱喝足就够了。

    裴彦倒是挺羡慕他们的。

    其实东子已经快到上学的年龄,不过苗兰也没有这样的想法。

    现在能把人养活了就不错了,上学的事儿更是不敢想。

    裴二年那边早就已经把裴征送学校里了,裴征现在都读二年级了。

    这事儿裴家所有的人都默认了,人家裴征有亲妈,亲妈红霞说了算,红霞就是要把两个孩子送学校里面去,谁也说不出个不字?再者说了人家裴二年能挣钱,地里的收入比裴大年多了好几倍,人家有钱干嘛不上学?

    裴大年看见老二家孩子送去上学,他心里不是没有想法,但是他可不敢说出口,他要是一张嘴,苗兰就把他骂的狗血喷头。

    裴彦心想他肯定是不能上学了,一是裴大年的经济条件就不允许,二是,他去上学了,就裴大年这样子,一定会把他们兄弟几个饿死。

    “东子,豆包你们两个吃饭了吗?”

    邻居赵婶子笑着问他们

    豆包马上把小肚儿听起来:“吃了!今天吃的白面饼,昨天我还吃鱼了呢?”

    赵婶子:……

    这话赵婶子有点不信,就裴大年家的生活条件,他吃白面饼不太可能,更不要说吃鱼了。

    “没妈的孩子真可怜。”

    赵婶子可怜他们,给他们抓了一把花生。

    东子和豆包眼睛都直了,抓起花生就往家里跑。

    “哥,哥你看有花生吃。”

    东子:“哥,给你花生吃。”

    裴彦看见他们手里拿着的花生给他吃,顿时心里热乎乎的,但是看见那两只脏兮兮的小手,他顿时一皱眉。

    昨天晚上他们洗干净了,但是这些孩子们不讲究,就爱玩儿泥巴,扔石子儿,小手一天到晚脏兮兮的。

    裴彦记得,就因为他们不讲卫生,感染了蛔虫饼,豆包甚至因为肚子疼进了医院。

    “你们把手洗干净了再吃,另外你们谢谢人家了吗?”

    两个孩子哪儿懂这些?一个个低着头不说话。

    “算了,你们先去把手洗干净了在吃东西。,以后别人给你们东西,一定要谢谢人家。”

    东子崇拜的看着他:“大哥,你知道的好多呀!”

    裴彦:“快点吧!”

    两个小家伙高高兴兴的回家洗手去了。

    洗了手就能吃东西,他们乐呵着呢。

    一直玩儿到傍晚,兄弟两个在村头看着裴征背着书包从学校回来。

    人家裴征系着红领巾,衣裳穿的干净,背着小书包,一看就是文化人,再看看东子和豆包两个就是两个野孩子,根本就没有办法比。

    村里人都了解裴家的状况,也都一笑了之。

    这年头谁也帮不了谁,他们只能感叹裴大年命苦,要不然他媳妇咋没了呢。

    东子和豆包追着裴征跑。

    裴征十分嫌弃他们,他都是上过学的孩子了,怎么能跟东子和豆包玩儿呢?

    “我没时间跟你们玩儿,你们自己玩儿去吧。”

    裴征背着小书包,头也不回地走了。

    东子和豆包两个人傻呆呆的看着裴征的背影。

    他们还想给裴征看一看自己刚刚捏的泥人呢,上学很了不起吗?上学时不是很好玩儿?

    两个孩子懵懵懂懂的不知道上学时啥意思,好像是很牛气一样。

    等到晚上的时候东子和豆包跑回家:“哥,裴征上学不跟我们玩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