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文胜质则史?(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sp;   “然而到如今,您的声名已是如此显赫,威望也如此的盛隆,最终却要以这样的耻辱来结束,我们害怕的便是这个啊。赵中军,您可不能不警惕啊!”

    赵武这一生,其功绩已然无法细数,但凡与他生在同一个时代的人,说还有谁不服他的,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可就是这样辉煌的一生,如今却要以“让出盟主之位”这样的耻辱来结束。他自己或可以不以为然,可是在旁人眼中,这可谓是极大的污点,甚至可能成为千百年之后,为世人所不齿的黑料。

    叔孙豹的一番话说完,无论是李然还是罕虎,尽皆是点头称是。

    在这等甚是关键的节骨眼上,赵武让出盟主之位,那无异于承认了楚国的霸主地位,届时天下诸侯又该如何自处?他晋国霸主的面子又要往哪搁?

    而他赵武一世英名,岂不直接毁于一旦?

    “呵呵,武受赐矣!”

    面对叔孙豹慷慨激昂的劝说,赵武所表现出来的非但不是恼怒,反而十分的恭敬,甚至可以说是谦卑。

    这或许是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毕竟,赵武这一生,就是秉持着一个“谦”字当头。他对所有人,甚至是自己的政敌,都永远是这一副和颜悦色的态度。

    此时,只听赵武是继续言道:

    “呵呵,豹兄还真是健忘呐。豹兄可还记得,当年宋国盟会之时,楚国令尹屈建乃是有害人之心的,而武呢?却是有爱人之心,这就是楚国当时之所以能够凌驾晋国之上的缘故。”

    “现在呢?武还是秉持着这样的心,无论楚国是否遵守信诺,赵武都将以信义作为我的根本,并按照这个原则去做事。”

    “譬如农夫,只要勤于除草培土,虽有一时的灾荒,但最终必然获得丰收。《诗》中有云:不僭不贼,鲜不为则(不去僭越,不去投机,很少不会成为榜样的)。这都是因为我们能够守信用的缘故。那么,倘若武真的能够成为信守诺言的表率,那我赵武又怎么会屈居于别人的下面呢?”

    “赵武如今所担心的,只在于我赵武到底能不能做到这一点,至于楚国究竟如何…武以为,又有什么关系呢?”

    赵武终究是赵武。

    这时候,李然又突的想起了当初在郑邑城外的祭氏庄园内,王子围对赵武的评价——文胜质则史。

    那时候楚王子围对赵武其人,可谓是颇不以为然。

    只说赵武此人乃“文胜其质”。换说成人话,那就是:太软了。

    当然,李然对王子围的这一番评价从一开始便是不甚苟同的,此时再听得赵武的这一番话,李然的脑海中便顿时浮现出了八个字: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正所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赵武便是将这一句话给诠释得淋漓尽致。

    真正的君子,他的初心,绝不会因为时过境迁而做出任何的改变。

    真正的君子当自始自终坚持着自己的操守与高尚的品德,不为任何事,任何人发生任何改变。

    而所谓的君子之道,可不就是在于这“自昭明德”么?

    无论赵武究竟是打的什么算盘,便只是这一番话,确已是令李然受用良多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