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扶持吴国的目的(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有他人许以相助,吴国又是何来的底气?”

    巢邑之战,当吴王诸樊死在他眼前的时候,他便已经开始怀疑这一切的背后,似乎总是有那么一丝的不对劲。

    首先,是伍举的突然出现,一下子打乱了他原本的计划,以致于吴王诸樊直接自戕而死。而吴楚两国自此也就结下血海深仇。

    其次,乃是吴王诸樊在救援舒鸠时的神速。

    此二者,让他不由得开始怀疑楚国内部定是混入了奸细。

    最后,还有吴王诸樊一开始的寻衅滋事,居然会选择直接攻占舒鸠,而完全不担心楚国日后的报复行为。

    把这一系列从后往前推的事件串联起来,虽然如今的李然已经知道了最终的结果,可当他再回过头去看看已经发生过的事,旧题新解,其中的一些细节也足以让他产生些许新的怀疑。

    伍举为何会突然出现?

    诸樊为何会如此神速的救援舒鸠?

    诸樊又为何敢如此明目张胆的挑衅楚国,甚至直接是攻占了舒鸠城?

    这三个问题,在此时看来,便已然是有了更为合理的解释。

    正因为楚国内部有了暗行众的奸细,所以这一切才变得顺理成章了起来。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此前李然在巢邑之战后曾一度以为乃是自己的问题,才导致了“吴王自戕”这一悲剧的发生。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历史是不受人为操纵和控制的,历史也只会沿着既定的轨道前行。

    而此时,当他得知了暗行众的存在,以及是暗行众在暗中扶持着吴国,且利用吴国来牵制楚国后,他的这种自责便顿时烟消云散了。

    “暗行众一贯以来的宗旨就是要限制公室之权,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王室也已经不单单只指代周王室,而是全天下各国的公室。”

    “晋楚两国相争百年,战火燎原,生灵涂炭,楚国以后来者的姿态饮马黄河,问鼎中原,致使中原各国的三军之制遗存至今。并且,使整个天下都始终笼罩在楚国这种公室集权的阴影之下。”

    “而在这种阴影之下,我们暗行众便无法达成‘以下驭上’的目的,自然也就无法推翻现有的格局,以及他们与生俱来的的固有身份,更不提如何重塑这个世界的秩序了。”

    “为此,我们便不得不想办法去牵制住楚国。”

    “而摆在我们眼前的,最好的办法,便莫过于是培植一个楚国的劲敌。而这一楚国的劲敌,便是吴人。”

    没错,暗行众之所以扶持吴国,就是为了牵制楚国。而限制楚国,就是为了在限制各国公室的复兴。

    所以,在这一方面,他们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

    李然在听完庆封的这一番话,脑海之中忽的灵光一闪,又想到了另一些事来。

    如果说随着周王室的没落,暗行众限制的王室已然成周王室变成了天下各国的公室,那么有一个问题是不是就能够得到解释了?

    那就是,春秋五霸,各自辉煌,却之所以都没能持续很久,难道这也是暗行众所运作的结果?

    齐桓,晋文,楚庄,以及后来颇具争议的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其实也根本不止是这几个人。

    细数春秋的历任雄才之主,每一个几乎都在春秋的舞台上绽放过属于他们的光芒。

    可是最终,即便是强大如齐桓晋文,也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大都是仅一世之后,便最终沦为了历史的尘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