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从师篇(十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1.

    张大发自豪的笑了笑,朝在场评委们鞠了一躬后,带着学生相继退场。

    全场顿时哗然,心想,那可是九十五分,如此高的分数,就是去年夺得魁首的贾家班也未必能够达到。

    要知道,往年金鼓会的评委们对待演出都极为严格,最高分也只控制在九十三分左右。张家班一上场就打破记录,无疑,给后面几个班子的师傅们增添压力。

    接着出场的是贺家班。

    班主贺疙瘩年近五十健壮如初。

    随着主持人的宣布,带着他的学生相继入场。

    同为金黄色的战袍。

    贺家班一上场就为大家伙送上了一首喜庆的《赛马》,紧随着,拿出看家的本领,为后面的唢呐班子加油鼓气,最终获得了褒贬不一的评价,拿了八十三分。

    马家的马银河,以及他的唢呐班子紧随其后,接着是贾家贾麻炳、贾凤祥以及他们的唢呐班子……

    他们为了碾压前面已经参赛过的唢呐班子,更是大胆的挑战以前从未演出过的冷门曲调,难度系数比之往常大大增加。

    而且,纷纷获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可,分别斩获了九十分和八十八分。

    只剩下贾步忠所率领的贾家班还没出场,因为是去年的魁首,在场不论是评委还是观众,都对他们给予了厚望。

    在主持人还没宣布上场顺序时,他们就很重视这次大会,如今几个唢呐班子全都先后表演完了,压力自然而然也就降临到他们的头上。.c0m

    “怎么办师傅,我好紧张。”刚结过婚没多久的贾福来,本来离开班子久了,唢呐方面的技巧也都淡忘得差不多了,可谁知道前面几个唢呐班子居然这么优秀,心想,这还怎么比?不给师傅丢人吗?

    “冷静点,只要按照我们排练时那种气氛出场,就一定不会出什么错的。”贾步忠镇定的看着他们说。

    “对,听师傅的话准没错。”大师兄贾崔来也跟着师傅后面说话,鼓舞士气,“五师弟是临时来的,排练日子也比较少,上手可能会生疏一点,待会上场打乱一下次序,最后再演出八台,前面独奏和四台,有我和师傅师弟们在,应该能撑得起一些场面。”

    “行,就按大师兄的意思办。”贾根来说着,也有点紧张。

    其余几位师兄弟也跟着赞成他的意见,只是唯独此时,不见贾周来的影子。

    “三儿呢?上哪了?”贾崔来在准备前点了点数,发现贾周来不在以后便问。

    闻言,贾步忠眉头一皱。看了看身边几个徒弟,紧张的说:“这混小子哪去了?什么场合?怎么说没影就没影?”

    “刚才还在小师弟身边打转。”众人摇摇头,就在此时,贾贵来说,“现在人呢?”

    “对啊小师弟,有没有看见他上哪了?”

    “这么重要的场合,缺少他一个人,往后还怎么比?”

    赵光明见大家伙都看向自己,无辜的怂了几下肩膀,说:“我也不知道啊。”

    “刚才还在呢,怎么一眨眼的工夫就不见了?”

    2.

    赵光明说完这话以后,四下打探了几下。

    始终没见到贾周来的人影以后,再次说道:“这可怎么办?”

    其他几个师兄也跟着束手无策,忙不迭看向他们的师傅,像赵光明一样,询问接下来该怎么办。

    贾步忠立马就意识到,自己跟前出了白眼狼。贾周来作为自己一手调教出来的徒弟,杀了自己的爱徒不说,到头来还投奔到死对头张家班那里,听从张大发的差遣,胡作非为。

    身为师傅,一直秉持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原则,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希望他能在接下来的金鼓会上好好表现,可谁知,到头来会是这么个场面。

    与其说是家门不幸,倒还不如直接改成这是他和张大发之间的私人恩怨。从张大发那阴险的眼神中便可以看出,这一切都是他提前设计好的。

    “别慌,走一步看一步。”贾步忠坐怀不乱,“眼下我们缺的是人,不是骨气。面对敌手,应当不卑不亢,勇往直前。”

    大家伙楞了楞,互相对视了一眼。得知师傅经见过很多世面,猜想他心里肯定是有了应对的法子,几乎是同一个时候,笑了笑,点了点头:“嗯!”

    “好,那就先这样,上场吧。”贾步忠说着,深吸了一口凉气,黑着脸带队,穿着一身金灿灿的衣服,走向场地中央。

    不愧是去年的魁首,登台的气场就不一样。贾步忠一行人等刚止住脚步,周围便传来无数的欢呼与呐喊:

    “贾师傅加油……”

    贾步忠回头看了一眼,随后依旧心事重重,不怎么吭声。倒是贾崔来他们,明着兴致高涨,冲群众摆手,实际是为了掩饰师傅脸上的不悦,避免群众发现他们缺少一人……

    赵光明和师傅一样,被他们包围在最中央,由于个头最小,也看不到每个人的表情,只是回头看着师傅。

    贾步忠惆怅了好一阵子,随后叹了口气,抚摸着他的头,眼里说不出来的难过与困难,没过多久,进入状态,同崔来,贵来,根来演奏了一曲《梁祝》。

    不同于其他几位唢呐大师的安排,贾步忠和徒弟们最先安排的这首曲子比较凄凉,是由中国民间故事改编而来,演奏时,大多都是用着大喇叭,十米以上的喇叭管子放在嘴边,犹如过家家一般,轻而易举就给拿捏了。

    不过这首曲子比较单调,没有那么大的起伏,勇于比赛的话,确实过于冒险了。但实非预料之中,谁让他门下的老三不争气呢,马上就快上场,人却没影了。

    不过好在他们有着多年演出,积攒下来的底子。

    类似《梁祝》这样的曲子,却能吹出不一样的感觉。

    甚至带有浓重的悲情色彩,感染全场。

    由于曲子时间比较短,四人很快就演奏完毕,改换由贾步忠一人迎难而上,拿起手中的唢呐管子,霎时间,起了一个熟悉的调。

    3.

    如果说贾师傅首轮演出,和三位徒弟演奏的第一首比较单调的话。

    那么,第二首曲子,绝对算是天花板级别的演奏,以至于只是随便起了个长调,就令在场许多人兴奋的观摩着。

    随后,那道道如鸟儿啼叫一般的声音从长管里面发出,外加其他弟子在旁配乐,拉二胡吹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