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落幕(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重开谈判,这就是现在的柏林谈判。

    柏林谈判由德国首相奥托·冯·俾斯麦站出来国际斡旋,他声称要做个“诚实中间人”,却着实把沙俄坑得不轻。

    列强主持下议定的《柏林条约》,对《圣斯特法诺和约》进行重大的修正,主要内容包括;

    沙俄最看重的大保加利亚变成了小保加利亚,范围和疆域都极大的缩小了,从200斤的大胖子变成了80斤的小矬子。

    博斯普鲁斯海峡仍然不对俄国军舰开放,沙俄在巴尔干的影响受到严重遏制,它向温暖地中海方向发展海军力量的战略企图再次落空。

    这已经是第2次了,上一次是克里米亚战争后,沙俄吐血赔出了前面几场对奥斯曼帝国战争的胜利果实,一夜回到解放前。

    沙俄也不是没有收获,收回了克里米亚战争中割让出去的领土,只能算是聊胜于无。

    《柏林条约》额外提到了东方问题,要求沙俄遵守与大清的现有西部边界,承认大清在尹犁和外东北领土权益,不得无故侵犯。

    沙俄期望中的其他胜利果实也被列强拿走,《柏林条约》规定奥斯曼帝国将塞浦路斯划割给英国,而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则改归奥匈帝国统治。

    在英、唐、德、法、奥各国列强的强大压力下,沙俄不得不吞下英国老讹诈的苦果,心中早已经神兽满天飞了。

    《柏林条约》实质上瓜分了奥斯曼帝国的欧洲部分领土,但却远没有解决极其重要的巴尔干冲突问题。

    正是其遗留下来的种种严重问题,最终导致第1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就是后话了。

    “我们的士兵呢?”

    皇帝李察听了《柏林条约》签订的情况介绍以后,只是问了一句。

    大唐帝国为了持续给沙俄施加军事压力,配合英国的外交讹诈行动,已经先后向欧洲输送了三批远征军总计11.2万人。

    后续的5.5万远征军解除动员令,预计将在今年秋季大部分复员退伍,然后征召新一批的义务兵服役。

    掐指算一算

    这11.2万大唐帝国远征军已经在欧洲待了七八个月了,训练之余晒晒太阳,泡泡白人妞儿,听说在那里过得非常潇洒。

    “我们的远征军官兵现在都成了香饽饽,英国人,法国人和奥斯曼人都伸出了橄榄枝,想要招揽我们的官兵为他们服务。”郑源处长并不避讳的回答道。

    “哦,为什么?”

    “英国人自然是为了补充外籍兵团,法国人也看中了帝国官兵的强悍实力,彷照英国也建立了外籍兵团制度,想要招募我们的人。”郑源处长脸上带着骄傲回答道,然后话风一转,又讲到了奥斯曼帝国;

    “这几个国家中,就属奥斯曼帝国的胃口最大,他们想以优厚的待遇招募帝国远征士兵,组成大建制的师团。

    在与沙俄的战斗中,大量奥斯曼帝国精锐部队被消灭,这让其统治摇摇欲坠,短期内很难变出一只强军来。

    所以他们盯上了帝国远征军官兵,一来可以遏制沙俄人的继续挑衅,二来可以加强君士坦丁堡军事权威,维护现有帝国中央集权体制,可谓好处多多啊!”

    “想得美!”皇帝李察嗤笑了一声,显然看不上奥斯曼帝国这三瓜两枣。

    他神色认真的考虑了一番,这才说道;

    “英法两国是老牌殖民主义帝国,家底儿雄厚,待遇好,对自己人那是真的没说。

    早期英国外籍兵团的那些老兵们,如今都被分散安置在英国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中,有的在政府部门任职,有的在警察部队任职,娶妻生子过得都很好。

    只要加入英法等国的外籍兵团服务几年,基本上这些老牌殖民帝国都有很好的安置去处,毕竟他们殖民地多嘛!

    这样吧,以远征军官兵的个人意愿为主。

    愿意接受招募的按情况给予退役,让他们以自由身接受招募,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去处。

    至于奥斯曼帝国就算了,那就是一个烂摊子。

    即便不是与沙俄军队作战,在国内也要镇压此起彼伏的起义军,基本上不会有消停的时候,更何况还要改信那什么破教?

    没有什么其他的任务,就尽早安排回国吧!

    这些毕竟是到欧洲开了眼界的官兵们,回来以后无论是放在米利坚合众国,还是回到帝国安排,抑或派往新哥伦比亚或者古巴殖民区,都是可用的人才。

    能力不敢说有多高,眼界见识都有了,差也差不到哪里去。”.CoM

    “微臣谨遵圣谕。”郑源处长自然没有二话,神情恭敬的领命。

    大唐帝国崇尚“世界的大唐,大唐的世界”理念,向来以开放的姿态看待移民。

    帝国退役官兵是最忠诚,也是最狂热崇拜皇室的群体,在帝国内已经形成了一大批以牧场主,农场主和种植园主为主流的决定保皇党派,退役官兵就是主力。

    无论帝国臣民移民北美南北方,南美各国或是欧洲国家,帝国都持开放态度,尽可能创造较好的环境,并且注重侨民利益保护。

    因为大唐帝国是承认双重国籍的国家,来去听凭自愿,不做限制。

    这也促成了华裔人口在北美和南美地区大幅度上涨,促进了地区经济文化和各方面交流,也促成了大唐帝国琳琅满目的商品走向世界,是非常有利的政策。

    所以,皇帝李察才会说以个人意愿为主,由远征官兵自主选择。

    但他的旨意一定会得到落实,至少部队会对那些应募的退役官兵介绍相关情况,包括一些19世纪50年代便进入英国外籍兵团的老兵经历,供退役官兵们选择。

    不出意料的话

    大部分退役官兵会选择接受英国人的招募,少部分会以选择接受法国人的招募。

    至于奥斯曼人,就别想那种好事儿了。

    奥斯曼帝国的外籍将领非常多,其海军司令霍巴特帕夏是皈依***教的英国人,陆军总司令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就是一个皈依***教的德国人,还有率领重兵守卫普列文要塞的魏赛尔帕夏也是一个德国老。

    德意军官在奥斯曼帝国陆军泛滥成灾,以前德国参谋总长毛奇将军率领的一大批德国军官,在此次战争后纷纷前往奥斯曼帝国淘金,已经形成了潮流。

    但皇帝李察可不愿意自己的人去改信什么劳什子教,跟着英法等老牌殖民者混,多少能够搏一个不错的前程。

    从外籍兵团退役后,即便在殖民地中,也是有职有权的上等人,能够拿一份不错的薪水开始新生活。

    说实在话,英法列强对自己人真心不错,这些华人小伙子被招募他也放心,基本吃不了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