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心情各不相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唐帝国乘着盛大典礼又整出一个国际组织来,甚至连反应都来不及。

    大唐帝国搞这些小圈子没有拉着欧洲各国参与,所以阻力不大。

    最初仅有美国政府格罗弗-克里夫兰总统公开表示反对,认为这一国际合作组织是在炮制大唐帝国的势力范围。

    结果就是;

    大唐帝国一脚将米国踢出了“泛太合作组织”,其无法享受到相应被保护的权利,自然也不用承担相应的义务。

    在大阅兵典礼上,米国政府代表团被安排到丹凤门观礼台最偏僻的角落上去了,这是赤裸裸的打压和羞辱。

    大唐帝国政府行事就是这么霸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至于向来会发表反对意见的加拿大,如今连美盟的成员国都不是,因为它的正式国家地位,一直没有得到大唐帝国的承认。

    大唐帝国可不喜欢处处与自己作对的加拿大,将其吸纳进“美盟”,表面上看成员国壮大了,实际上内部纷争也增加了,决策和执行美盟政策的力度却肉眼可见的降低。

    这么样一个搅屎棍,谁愿意要他?

    这些年来

    大唐帝国的国际威望日渐高涨,至于在美洲领袖群伦的地位不无关系,在广阔的美洲土地上,没有大唐帝国点头啥事儿也干不成。

    就比如法国向米国增兵,事先就必须与大唐帝国私下沟通好,这才派兵顺利的登陆巴尔的摩,完成了远征部队的重新部署。

    纵然遭到米国强烈反对和英国的质疑,但这一切都是无用功。

    在所有的美洲事务上,大唐帝国一言九鼎,不需要征求任何人的意见,这就是其如今美洲盟主实力和地位的鲜明例证。

    在盛大典礼上

    英国派出的代表是王储爱德华殿下,他们观礼的位置紧靠着大唐帝国皇太子唐-李乾殿下,比威廉皇太孙更靠近核心位置。

    这样的安排,表现了英国地位的超然出众。

    这次大不列颠帝国派出了最高等级由爱德华殿下率领的外交使团,有几个深刻的含义。

    第一是彰显两国间特殊的传统盟友地位,主动向大唐帝国独裁君主示好,爱德华殿下的到来,无疑是最隆重的方式。

    第二根据外交对等原则,明年就是在大不列颠帝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维多利亚女皇登基50年大典,大唐帝国肯定要派出同样规格的高等级代表团。

    必须要以秦王、皇太子唐-李乾殿下领衔,其他任何一位亲王和皇子身份都不对等,这也是英方很关注的大问题。

    英国筹备女王陛下登基50周年庆典,从几年前就开始,重视程度比大唐帝国只高不低,各殖民地纷纷都呈送贵重礼品。

    埃及总督府就是在此期间,将珍贵的大量古埃及文物装船运往伦敦,为尊贵的女王陛下登基大典献上贺礼。

    第3则是借此机会,让爱德华殿下游历北美,积累起难得的第一手观感经验,这个目的显然落空了。

    自从抵达大唐帝国之后,爱德华殿下整日沉迷于灯红酒绿的贵族夜宴中,沉迷于无数美女俏妇中,哪还有半点心思放在其他方面?

    临近中午时分

    坐在观礼台上的爱德华殿下已经昏昏欲睡,眼皮子不时的打架了,他太困了。

    昨天夜里一直玩到两三点钟,早晨又那么早的起来,已经45岁的爱德华殿下哪来的这么多精力?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