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大战导火索(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在民族意识觉醒的欧洲,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将皇储的到来视为不折不扣的耻辱,他们需要真正的独立自主国家,而不是再给自己找个爹。

    一场针对皇储的暗杀行动,就在十几个热血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中开始策划,产生的影响令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对奥匈帝国的仇恨,源于两次巴尔干战争。

    巴尔干联盟的挑起战争,奥匈帝国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是该国却直接触动了巴尔干同盟的根本利益。

    独立过后的塞尔维亚一直想要谋求发展,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统治力,而陷入混乱的波斯尼亚就是最好的目标。

    不过,这引起了奥匈帝国的警惕。

    一旦塞尔维亚人拿到了波斯尼亚,在巴尔干地区将会出现一个人口和面积更大的强国,这显然不符合奥匈帝国的利益。

    因此,奥匈帝国直接出面阻止,干预了巴尔干半岛上的势力划分,直接迫使奥斯曼和其他巴尔干半岛接受波斯尼亚被自己托管的决定。

    塞尔维亚人的梦想就此破灭,眼睁睁的看着胜利果实被奥匈帝国拿走,心里岂能不恨的牙痒痒?

    不仅于此

    趁着20世纪初奥斯曼帝国混乱,奥匈帝国不再托管,而是直接将波斯尼亚占为己有。

    这让塞尔维亚人怒火中烧,认为奥匈帝国抢占了“属于自己的领土”。

    但是碍于奥匈帝国的强大,塞尔维亚咬牙忍下了这口气,没有贸然发起战争,而是决定南下发展。

    南下发展的目标,就是阿尔及利亚。

    就这样,塞尔维亚联合其他3国形成了巴尔干同盟,发动了第2次巴尔干战争。

    阿尔巴尼亚是奥斯曼帝国仅剩的欧洲领土,塞尔维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占领阿尔巴尼亚,获得该国的出海口,加快自己的发展,弥补自己内陆国家的缺憾。

    不过这样的行动,再次让引起了奥匈帝国的注意,奥匈帝国认为塞尔维亚的强大会威胁到自己。

    因此,奥匈帝国直接出面干预了战后的“胜利者瓜分活动”,让塞尔维亚获得阿尔巴尼亚的心思告吹。

    奥匈帝国一次,两次干预地区形势,令其与塞尔维亚形成了深深的裂痕。

    奥匈帝国煽风点火在巴尔干同盟闹掰之后,挑拨四国之间的关系。

    在奥匈帝国的推动下,保加利亚和其他3个曾经的盟友大打出手,盟友变成了仇敌。

    而这次战争后

    塞尔维亚虽然赢得胜利,但是奥匈帝国也收获了保加利亚这个“盟友”,更是将保加利亚打造成了“复仇国家”,与塞尔维亚不死不休。

    这样的地区形势,利用塞尔维亚的国际处境更加恶劣。

    屡屡被欺负,塞尔维亚人将这一切都算在了奥匈帝国这个罪魁祸首的头上。

    6月28日

    盛装出行的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费迪南大公与妻子索菲亚坐在敞篷车上,对着沿街欢迎的人群频频招手致意,释放善意。

    此时的萨拉热窝街头热闹非凡,很多居民站在街道两侧,欢迎尊贵的皇储殿下的到来,气氛热闹而井然有序。

    随行的安全官员乘坐在皇储夫妇前面和后面的汽车上,还有一些便衣警察步行跟随,一路向前走去。

    弗朗茨-费迪南大公在向路边群众挥手之际,转过头去与妻子索菲亚正说着话。

    就在这时候

    一名刺客冲出人群,向汽车投掷了炸弹,但未能击中目标,反而伤及了后面车辆中的人员。

    受到惊吓的费迪南大公夫妇安然抵达市政厅,在市政厅,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对市长说:

    “先生,我来到你们这里是为了向你们表示友好和信任,但你们却用炸弹来回报我。”他还表示要去医院看望受伤的人。

    刚刚发生的刺杀事件,丝毫也没有引起,弗朗茨-费迪南大公的警惕,他心中更多的是愤怒和不满。

    在市政厅会见过后

    弗朗茨-费迪南大公夫妇乘坐汽车前往医院,准备去探望在刺杀事件中受伤的人员,表达奥匈帝国绝不与暴乱行为妥协的态度。

    当车队从拉丁桥驶过时,在一家咖啡馆门口转弯减速。

    这时候

    一个身材削瘦的青年突然冲出道路边的欢迎人群,举起手枪对准敞篷汽车里的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便连开几枪。

    清脆的枪声划破热闹的街道,几乎所有人都被这突发的事件惊呆了,场面瞬间混乱起来。

    此时的弗朗茨-费迪南大公颈部中弹已经倒在血泊中,索菲亚腹部中弹也歪倒在车中,围观女人尖叫令场面更加混乱起来。M..coM

    刺客很快被安全官员按住,可悲剧已经酿成了,一切都无法挽回。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