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巴黎郊外的炮声(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sp;跟在大唐帝国的屁股后面抢人抢粮抢土地不积极,连吃屎都吃不上热乎的。

    可怜巴西被六头狼一样的邻国盯上,各路的兵力蜂拥而入,将这个南美洲最大国家撕扯的粉碎,下场完全可以预见。

    具体的战争过程虽然有波折,但最后被瓜分的结局难以避免。

    这就是巴西的悲哀,也是整个美洲独立自主国家的悲哀。

    作为一个地区大国,巴西在推翻帝制以后实行了民主共和,因为有着758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域,有2600余万人口,所以雄心勃勃的想做一个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地区大国。

    正是基于这一理想

    所以巴西并不愿意处处服从于大唐帝国,像其他南美洲国家一样跟着大唐帝国指挥捧舞动,去捧东方人的臭脚。

    在对外政策方面

    巴西一直坚持对唐和对欧政策的同等距离,极力避免经济过分依赖于大唐帝国,政治和军事上更是保持着独立性。

    在很多美洲问题上,巴西往往与加拿大一起发出不同的声音,阻止大唐帝国进一步文化和经济入侵,坚守着最后的底线。

    在十几年前

    与加拿大和巴西在一起并肩作战的还有卡罗莱纳共和国,如今……

    唉,不提了。

    卡罗莱纳共和国也成为了大唐帝国的附庸,甚至有组织的开始向非洲反向输出黑人,相关费用由大唐帝国一些民间组织支付。

    这些民间组织与卡罗莱纳共和国势力极大的白人至上组织联系紧密,对奴隶黑人持有强烈的不公正观点,希望能够净化北美大陆。

    巧合的是,他们有钱又有势力。

    几乎每个月都有定期的6个跨大西洋航班,将收集到的黑人运送到大西洋对面的法属摩洛哥,法国人为此会支付每人160法郎的费用。

    这笔费用,大概能够抵消1/3的运输成本。

    这几年来

    卡罗莱纳共和国流出的黑人已达到77万余人,所需要的劳动力由华人移民而来自欧洲的白人移民弥补,他们在当地能够获得平等劳工待遇。

    而这是卡罗莱纳共和国融入北美贸易圈的先决条件,即平等劳工条件。

    其理由非常充分;

    卡罗莱纳共和国不能以黑奴的廉价劳动力创造产品出口,这对北美其他各国属于严重贸易不公,有助于不平等的加强其产品出口能力。

    话回正题

    曾经延续30多年的巴西,加拿大,卡罗莱纳铁三角,在卡罗莱纳共和国举手投降以后,很自然的被纳入了北美紧密贸易圈,然后过上了甜蜜的附庸生活。

    最起码不用担心被侵略,全国的军队已从曾经的11.2万人削减到6500人,省出来的大量军费用于政府和警治机构,用于民生发展。

    这对以农业为主的卡罗莱纳共和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今轻装上阵,而且能够进口大量的廉价工业品,出口的农业品有了广阔的北美市场,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这样的生活难道他不香吗?

    还要什么自行车?

    整个美洲的政治格局由此而转变,加拿大与巴西两国在这十几年来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一个在北美洲,一个在南美洲,依然坚持着发出独立自主的声音。

    在巴西民主建国的先驱心目中,作为世界领土排行前七的大国,未来的巴西应该走出南美洲,走向世界,成长为一个能够与世界列强平等对话的大国。

    在第1次南美洲战争中,战败的巴西和阿根廷割让了大量领土,阿根廷从此堕落为南美洲中小国家。

    巴西帝国领土从原本的851.7万平方公里缩减到758.2万平方公里,实力大受损伤。

    虽然如此,巴西的领土面积依然排在英、唐、俄、法、清、加六国之后,位居世界第七,世界大国的基础还在。新笔趣阁

    其领土总面积大于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而且大部分处于宜居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未来人口承载能力相当强。

    这一切,巴西人始终怀揣着大国梦的基础。

    按照圣皇太祖陛下的原话,就是“生来就是丫鬟的穷命,却有着小姐的妄想,落差自然很大。”

    现如今爆发的第3次南美洲战争,就是彻底打破丫鬟妄想的一场战争。

    在群狼瓜分之后,巴西原有的大国基础已经被彻底粉碎了,还奢谈什么自行车?

    发生在南美洲这个天翻地动般的大事件,在欧洲连半点波澜都没有激起来,几乎无人问津。

    在欧洲的大大小小报纸上,几乎看不到任何关于第3次南美洲战争的报道。

    而向来喜欢到处插手的英,法,德,俄等国,如今个个焦头烂额,根本也无暇关心1万多公里外的南美洲局势。

    第3次南美洲战争爆发至今已经有10多天了,竟然没有一个欧洲国家与大唐帝国政府交涉,也没有一个欧洲国家外交代表谈及此事,仿若根本就不存在。

    如今的焦点和重中之重在哪里?

    欧洲,欧洲还是欧洲。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