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四不两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看你就是领导吧,我们就是普通农民工,老家在山区,有老人照看就行了!如果带来这儿上学的话,我们的吃喝开销就会多很多,那我们工作赚的钱就全花在孩子身上了,一年到头就没有多少结余了!”

    这位工人师傅的话,点醒了赵殳岩,他曾经想过解决外地农民工孩子在京海上学这个问题,但是后来因为一些事情耽搁了,看来,到了提上议事日程的时候了。

    正好,全区教育大会刚开过,振兴京海教育事业三年行动计划也正在实施,外来人口孩子上学问题作为当务之急,第一个就要解决,这样才能留住人才、留住人气!

    “你说的还真是一个问题!麻烦你一件事呗,下工的时候,你帮我问一下你们的工友,有哪些人愿意把孩子接来我们京海上学的?我们政府正在想办法,给像你们这样的外来人员创造一个好的条件,包括孩子上学等一系列事项,解决你们的后顾之忧,也让你们享受本该属于你们的天伦之乐!”

    “真的吗?那真是太好了,我问全了之后就告诉你!我老伴一想起孩子就会抹眼泪,这下好了!”

    这位农民工师傅把手在衣服上搓了搓、擦了擦,然后紧紧握住赵殳岩的手,连声说着“谢谢!”“谢谢!”

    “不要谢我,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说起来,该惭愧的是我们呢,是我们政府考虑不够周全,让你们受苦了!”

    通过这件事,赵殳岩想着,还是要多到基层一线走一走,多到老百姓身边走一走,这样才能真正发现问题,切实解决问题。

    有的时候,老百姓的需求其实很简单,也很容易满足,我们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只要多多考虑一下老百姓的实际生活,做到以人为本,落实好、执行好,老百姓一定会鼓掌欢迎的!

    看来,之前推行的“三进三解三促三实现”活动,还是要常态化推进,争取推出一些制度性成果,真正了解群众对哪些事不满意,实实在在为基层解决几个实际问题,为群众办几件实事好事。

    就在赵殳岩和农民工聊着的时候,梅凡舒和龙扬走了过来。

    “赵书记,您来了怎么也不知会我们一声呢?是不是对我们公司不放心啊?要来一个微服私访?”

    “我是没有想到梅董你亲自在这里监工,我以为你在杭城呢!今天来,就是随便走走看看,对你们,我还是足够放心的!”

    “这还差不多!既然来了,我带您转转,给我们指导指导!”

    “工程这一块,你们是内行!我这个外行,不敢班门弄斧啊!对了,你们工地现在有多少工人是外地的?”

    “幸好我之前做足了功课,不然还真被您给问住了呢!我们公司按照您提出的三班倒弹性工作制,目前有256名工人,有97个是外地人,其中还有10对夫妻!”

    “外来人口占比不低啊!那他们的住宿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

    “我们公司在工地划出了一块工人生活区,建了简易工棚和活动板房,满足所有工人住宿需求,条件在泰平整个市来说,还是首屈一指的!有的工人要求高,在外面租房子住,但这只是少数,就6个年轻人!赵书记,我带您到工人生活区看一看啊!”

    赵殳岩跟在梅凡舒的身后,实地察看工人生活区情况,建有单独的洗漱区,还有几个淋浴间,活动板房里有空调、电视机等基础设施,这里的条件确实比华光县的要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