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老探花(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r />
    那真是比周大人在边郡还凶猛呢。

    人家也没有别的意思,先生带着出去是会友,先生不带着,姜小郎君自己出门,那就是踢馆。

    人家就是用行动告诉别人,我是读书人,我就走这条路的。这个真没有误会。

    先生看着弟子折腾的不像样,老友怕是要翻脸,才跑去边郡的,这都没好意思同弟子们说。

    话说回来,人家先生觉得挺好的,自家小弟子这个年纪,轻狂一些正好。关键是踢馆都成功了。

    等再大一些管教也来的急。这不是,从边郡回来声名远扬的不只是圆圆,姜小郎君那也算是一个。

    不然姜小郎君哪有本事,招来人围观。弄来心烦意乱的事情。那真不是从一个方面声名远扬的。

    齐舅舅心塞的地方别提多少了。那就没好意思同姜常喜他们叨叨。当舅舅的,这些事情扛也就扛了。

    所以姜常喜说,舅舅带大的这话,齐舅舅听着就闹心,他宁可圆圆继续学文,只要有圆圆舅舅一样凶悍的实力就成。

    周澜在舅舅府上,都放松许多,四年,到底让边郡给改变了许多。周大人竟然觉得同齐舅舅们说话更随意。

    姜常喜同齐舅母们聊竟然都是正事,比如舅母的铺子,比如姜常喜的铺子什么的。

    余下的那些人家,都是同僚走动,是不用两个小的陪着的。

    第四日常乐就带着三个孩子去学堂了。人家要适应京城正常的节奏。常乐说了,熟悉京城,可以在课余时间。

    两个小的还是很听这位舅舅的安排的。觉得这样安排不错。新笔趣阁

    路上两个多月怪耽误学习的,先生也没有意见,关键是先生回来之后,特别忙,会友更多,没空看着两个徒孙。这两个孩子可不是大弟子小弟子,没人看着也能好好读书的。

    能送去学堂那真是太好了。先生觉得那是放松。

    姜常喜在府上招待上一届的探花郎,说起来都是故旧,姜常喜还是很高兴的:“付大人,今日难得清闲。”

    付大人脸色不太好看:“不清闲也得来,我夫人,儿子,老娘让周夫人费心了。”

    说的同绑架了他们家人一样,真不友好,姜常喜:“付大人见外了,主要是孩子们玩的好。”

    付大人鼻子都气冒烟了,从周澜回到京城,自家夫人,老夫人,孩子都在周府扎根了。

    说是孩子们玩得好,怎么你家孩子去学堂了,不带着自家孩子呢。你这话谁相信呀?

    这话付大人要脸,没好意思问出来。可真的心里存了气了。他一个探花郎出身的翰林院行走,比不过一个姜小郎君呀。没有人家那个排面,自家孩子进不去姜小郎君说的那个官学。

    周澜回府看到付大人,开口也不太招人待见:“老探花郎。”

    这可真是文人之间看不到的战火燎原。也不知道哪块不痛快,两人解下积怨了。

    付大人嘴角都抽抽了两下,开口一边不比周大人差:“比不得周大人,空闲在家,比我这个当差的都忙。”

    姜常喜听着话头不对,就想着自己还是撤下去的好,就不该搀和进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