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养廉银制度(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r />
    若是不然,恐怕此时贾蕴还在边关过苦日子,也许现在都可能不在人世了,毕竟边关不太平不是。

    滴水之恩尚且涌泉相报,更别说再造之恩。

    何况除却恩情,崇明帝平日里也是对贾蕴恩宠有加,作为君王亦是勤勉,这般天子如何不尽忠?

    念及此处,贾蕴想着防范贪官污吏的方法,踌躇一番后,贾蕴开口道:“陛下,臣倒是有些想法,可臣说了,陛下切莫怪罪。”

    “哦....”崇明帝意外地看了眼贾蕴,沉吟片刻后说道:“朕给你赐字诤臣,就是希望你敢于直谏,有什么便说,朕不会没有容人之量。”

    听到崇明帝的话,贾蕴开口道:“禀陛下,恕臣直言,大乾朝贪官污吏横行,在臣看来,这是不可避免之事,究根到底,还是俸禄的事,按大乾规制,亲王的俸禄,比如忠顺王爷,一年有一万两,郡王五千两,这般俸禄自然是不用担心什么,而下面的官员俸禄就少得可怜的,一品大臣也只有一百八十两的俸禄,二品是一百五十五两两,三品是一百三十两,而越是低级的官员,俸禄也就越低,等到了八九品的官员,俸禄也只剩下了三四十两,。.CoM

    一般来说,官员每年需要支出约一百两银子,这笔银子包括了吃穿用度,还有雇佣仆人,仔细算来,就算是一品二品的官员,每年如果想要保持体面的生活也只是勉强而已,更别说富裕,到了八九品的官员,更是几乎维持不了生计。

    虽说在俸禄之外,官员还有俸米的补贴,这笔钱财的数额基本和俸禄一致,但其实也没多少。

    正因为官员们俸禄水平比较低,他们为了生计,也不得不想出来各种办法捞钱。

    臣建议,专门设置了养廉银制度,借此培养鼓励官员廉洁习性,避免贪污事情发生。”

    贾蕴提出的正是清朝的养廉银制度,因为大乾朝与清朝处境相似,故而这般制度才适合,要是设立什么类似廉政公署的组织,这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完全不适用,天高皇帝远的,官官相护实属正常,到头来,还是毫无作用,政策这种东西要适时应用,而不是异想天开。

    崇明帝听完后一脸阴沉地坐在御案前,冷淡道:“你这是在向朕抱怨。”

    贾蕴估摸着崇明帝误会他是在抱怨俸禄一事,赶忙回道:“臣不敢,臣只是觉得若想防患官员贪污,只能究其根本,若连根本都不能正视,如何谈治理。”

    一旁的忠顺王听完贾蕴的话,心里也是震惊的很,真没想到贾蕴真敢直说,这不是在顶撞天子?还真是符合“诤臣”的名号。

    崇明帝闻言也没发怒,反而脸色好上不少,对于贾蕴他还是知道的,这小子就是这么敢说,要不然也不会给他赐字诤臣。

    沉思片刻的忠顺王开口道:“话也不能这般说,人心不足,即便有养廉银,贪官仍是贪官,如何能防患?”

    贾蕴直言反驳道:“王爷,此法虽不能杜绝贪官,可却能防范,大部分的官员都是安分守己的,若能养家糊口,保持体面,谁又会冒险贪污,只要不出现大规模的贪污,百姓也不会生活不下去,至于那些敢于贪污之官吏,自有律法惩治。”

    忠顺王闻言点了点头,毕竟贾蕴说的不错,御案前的崇明帝亦是如此,若能实施,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患贪官横行。

    沉寂片刻,崇明帝无奈道:“国库匮乏,难以为继。”

    制度虽好,可国库没钱,出不起养廉银,自然难以施行。

    不过贾蕴既然提了出来,自然也想到这些,于是贾蕴回道:“臣有一策,可为朝廷添一笔养廉银,特献于陛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