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元军借道,三国合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养心殿内,众位高官神色担忧。

    陛下却早有预测和猜测,在他的意料之中,故而神情并无什么异色。

    “朕不得不承认,小瞧了这位新继位的齐皇。他能忍着仇恨和元国合作,这份狠辣和气魄果然不可小觑。”夏皇笑道。

    元国南下掠夺,是为了粮食,所以只要齐皇能忍气吞声,主动提出合作条件,元国的可汗岂会不同意?

    齐皇先当孙子,派使臣游说元国可汗:“可汗,南方的大夏更加富饶,粮食更多啊,我愿拿出粮食资助给你,咱俩就停止兵戈,你派兵,我也出兵而且让道,趁着夏军被赵国大幅度牵制,无力顾及北方时,我们使劲打他,抢他,如何?到时万一灭掉夏国,我们齐国愿意往南迁移三千里,割地让给你们元国,可好?”

    元国可汗想了想,连连点头:“好啊,好啊!”

    世上没有天大的仇恨,只有利益最大,杀父仇人都能成为结拜兄弟。如果真能灭掉大夏,齐国南下迁都,占据大夏这片富饶的国土,到时把北方的大半疆土让给元国又如何!

    而一旦元国得到了土地,可以自给自足,也避免了他们没事就抢掠啊!

    这的确是好算计。

    萧锐也感慨道:“父皇,儿臣太愚笨,始终未想到齐皇会玩这一手。父皇,那现在该怎么办?”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了夏皇身上。

    夏皇笑道:“我们看似是两面受敌,处于下风,但真是如此吗?战场局势总是瞬息万变的,皇儿和诸位爱卿也莫要担心。既然齐国和元国攻来,那我们迎战好了。霍爱卿,由兵部拟发调令,中军都督府配合,安排北方州府的卫所全部集结,先行组成二十万大军北上汇合冠军侯!让齐国和元国的大军休想踏入大夏之中!”

    “臣遵旨!”霍星野和叶修立即应道。

    大夏国采用卫所制度,除却冠军侯、常胜侯、骁勇侯和镇远侯驻扎边关,以军镇屯田屯兵,其他军侯和兵马都分散于各地卫所屯制,闲时农忙戍守,战时才集结大军出征。

    大夏这些年来休养生息,再加上采用屯田制,士兵操练受诸多影响限制,致使大夏的整体实力上下起伏,也给敌国探子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甚至都不知道夏国到底有多少兵!

    而像赵国,他们是募兵制,士兵就是士兵,只负责操练和打仗,就是一种职业,而随着赵皇大量屯兵,足足一百五十万以上的精锐人马毫无瑕疵。而且赵皇认为大夏受屯田制度的影响,刨去歪瓜裂枣以及战斗能力不熟练的,可调用的精湛兵力最多一百二三十万。

    所以就算大夏的疆土超过赵国,人口也超过赵国,那又如何?制度上的弊端是致命的,所以赵皇才不惧怕大夏呢,有胆量吵着要打。

    但真相呢?

    当今夏皇岂会不知道屯田制的不利。

    按照大夏国的屯田制度,各地士兵由卫所负责,而卫所又归都指挥使司负责,其职责包括练兵、巡抚、漕运、屯田,巡抚、军队刑狱甚至协助治安等等工作,看起来的确很忙,繁琐的事情让士兵们无法全心全意地操练,战斗力自然也就弱了,所以大夏对外宣称以及敌国的探查推测,认为大夏可用的精湛兵力只有一百二三十万。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大夏国到底有多少兵马!

    不仅是敌军不知道,就连大夏的兵部尚书霍星野都不清楚!

    不要怀疑,这是真的!

    虽然兵部掌管天下兵马,但是当今夏皇却下了令,由五军都督府负责掌管天下士兵军籍,并没有报到兵部汇总。所以兵部不知道,五军都督府只知道自己管辖境内的兵马,也不知道总数,所以整个大夏到底有多少士兵,只有当今陛下和内阁清楚!

    萧锐也不知道,但萧锐有贾诩等某人,他们三人猜测过,大夏国登记造册拥有军籍将士应该是二百五十万以上,如果再加上西北大营和京都中的禁军,足足三百万以上!

    三百万的兵力,何等庞大的数量啊!

    这些年来,夏皇早就知道屯田制的不利,为了让更多的士兵敢于杀敌,并自己训练弥补战斗力不足的缺点,朝廷多次颁布对士兵有利的政策,比如送田,补发饷银俸禄,提高军功等等,这些政策都在潜移默化提升士兵的战斗力。

    只不过大夏这些年来太平静,一直不打仗,才会让敌国以为夏国虽然兵多,但都是软脚虾,可用精兵少之又少。

    三百万以上的总兵力,现在才调派不到一百万的士兵征讨赵国,所以当今陛下会担心齐国和元国的来袭吗?

    养心殿中,随着夏皇的安排后,几位大臣都纷纷退下,速去安排。

    而萧锐坐在那里,静静地出神,他再想张良对他说过的话。

    当时机来临,天下的局势自然而然会发生改变。

    如今赵国把八成的精锐兵力压向苍蓝关,已经造成了赵国腹地空虚,如此时机,秦国是不是该有动静了?

章节目录